資源簡介 (共38張PPT)8.1 公平正義的價值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1.通過探究與分享闡明公平的內涵與個人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關系,感受公平正義是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追求。2.辨析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增強對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的價值判斷和辨別能力。3.增強對罪刑法定原則、無罪推定原則等法律術語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學習目標1.什么是公平?公平的內涵有哪些?2.公平的重要性?(重點)3.什么是正義?正義的要求有哪些?4.正義的重要性?(重點)自學思考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本P108-113,完成下面的目標思考題。視頻:羅翔老師《絕對的公平與正義》你認為存在絕對的公平正義嗎?什么是公平?公平思考:1.假如你是這位父親,你會怎樣分配這四錠黃金?材料:古時候,一位父親臨終前要把四錠等重的黃金分給三個兒子。三個兒子中,大兒子精明能干,為賺取這四錠黃金出力最多;二兒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親生病時端茶送藥,最得父親喜歡;三兒子身殘體弱,為人善良,父親最擔心他以后的生計。到底怎么分呢?探究一:公平的含義探究與分享(P109)二兒子多一些平均分配大兒子多一錠小兒子多一錠四錠黃金的分配方案:多勞多得:貢獻大無勞動能力法律規定:人人平等結合“分黃金”的故事,談談什么是公平?傳統美德:贍養父親含義: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1.公平的含義A.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沒有比較就無所謂公平;B.衡量公平要有一定的標準,沒有參照標準就無法衡量是否公平;C.公平要求我們待人處事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公平平均公平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將站在同一起跑線,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所有參加高考的考生都適用統一的規則和標準,沒有因人而異,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規則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機會公平指的就是發展機會的公平,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有同等的機會。機會公平在中國,高考,是人生中難得的一次相對公平的競爭。公平有著豐富的內涵,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具體要求:A.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B.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C.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機會公平權利公平規則公平2.公平的內涵及具體要求?認識公平思考:張桂梅校長曾說:“我救了一代人”,結合這句話談談公平對個人的價值?暖哭!這是華坪女高畢業生送給張桂梅的禮物!3.為什么要維護公平?(價值/作用/意義)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到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公平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 據媒體報道,通報稱,2022年6月10日凌晨,唐山市路北區某燒烤店發生一起尋釁滋事、暴力毆打他人案件,造成惡劣影響,引發廣泛關注。至11日下午,9名涉案人員已全部歸案。此外,公安機關還發現相關人員有涉嫌黑惡組織犯罪的嫌疑,目前正在加緊偵查調查。 6月12日下午,唐山市委、市政府決定,從即日起開展為期半個月的夏季社會治安整治“雷霆風暴”專項行動,把打擊鋒芒對準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犯罪活動,出重拳,用重典,懲惡務盡,絕不手軟,以雷霆萬鈞之勢盡銳出戰、決戰決勝。思考:為什么唐山市委、市政府要開展社會治安整治“雷霆風暴”專項行動?②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3、公平的重要性?(P110)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3.公平的價值( P110 )公平正義的價值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二、正義的力量1.正義的含義 P111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遵紀守法助人為樂尊老愛幼……正義行為違法亂紀弄虛作假恃強凌弱……非正義行為二、正義的力量范圍 常見的正義行為 常見的非正義行為家庭 生活學校 生活社會 生活孝敬父母,勤儉節約,鄰里和睦……勤奮好學,尊敬師長,遵守紀律,團結同學,熱愛集體……凌弱恃強,結伙打架,不尊敬老師,不團結同學,不遵守校紀校規,逃學逃課遵紀守法,文明禮貌,扶弱助殘,愛護環境,誠信正直,見義勇為……家庭暴力,賭博酗酒, 男尊女卑,不孝敬老人小偷小摸,不遵守公共秩序,損毀公共設施,不遵守交通規則請你再來列舉:生活中的正義或非正義行為的例子。檢察機關以危險駕駛罪提起公訴法官判定為緊急行為,不構成犯罪公平正義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后續 6月10日晚,唐山警方通報,當日發生在唐山市路北區某燒烤店涉嫌尋釁滋事、暴力毆打他人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陳某志、劉某被抓獲歸案。6月11日凌晨,唐山警方又抓獲李某瑞等三名涉案人員。同時,唐山警方通報,已組織警力赴外省對其他四名外省籍涉案人員進行抓捕。至11日下午,9名涉案人員已全部歸案。思考:9名涉案人員已全部迅速歸案,這說明了什么?①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思考:為什么有這么多群眾實名舉報?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后的72小時,已有34起實名舉報②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前者是公平,后者是正義!思考:正義的要求是什么?③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公平與正義2、正義的要求: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①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②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③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張桂梅頒獎。以表彰她在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正義之舉。思考:習主席對她的行為進行獎勵,這說明,正義有什么意義?“科技精英殺妻分尸,超過200人為他求情”徐建平,浙江紹興人,其將妻子殘忍殺害,一審被判處死刑。他在上訴狀中寫下萬言書,提出自己擁有10項國家發明專利,想用為國家、社會做貢獻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過錯,據此請求二審法院從輕審判。徐建平日常為人親和、孝敬父母,有超過200人為他上書請愿。如果你是二審法官,會如何裁決?3、追求正義的意義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陳春秀,山東人,2004年參加高考“落榜”。2020年5月21日,陳春秀參加完成人高考,通過學信網發現自己被冒名頂替上大學。2020年6月17日,陳春秀發表聲明,已聘請律師幫助維權,將起訴頂替者陳某某。6月22日,山東理工大學表示:學校將積極協調,努力幫助被頂替者陳春秀實現讀書愿望。6月29日,山東通報聊城市冠縣頂替上學問題調查處理及相關情況。相關問題已經查清,并依規依紀依法對相關人員作出處理。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冒名頂替罪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結合陳春秀案例以及刑法修正案新增“冒名頂替罪”,談談正義的重要性。②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思考國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國家助學金制度完善失業保險制度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以及人民群眾權利的實現;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思考正義和制度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呢?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P113公眾號:我的課件家園公眾號:我的課件家園公眾號:我的課件家園公眾號:我的課件家園4.正義與制度的關系如何?①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②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③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閱讀感悟罪刑法定是我國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罪刑法定原則意味著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的種類、幅度,均由法律規定,對于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該規定折射出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它是司法文明的重要標志。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一些少數民族考生實施高考加分政策對于特困家庭的學生,可申請減免學雜費;對一些貧窮地區實行優惠的經濟發展政策;對高消費征收高消費稅……國家促進社會正義的重大舉措國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義?3.正義的價值(重點)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 P111②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 P112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P113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P113課堂筆記公平正義的價值認識公平正義的力量公平的含義和內涵公平的意義正義的含義正義的要求對個人對社會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正義的意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課堂小結1.2022年1月 10日,江某訴劉某案一審宣判,劉某須賠償江某各項經濟損失 49.6 萬元及精神損害撫慰金20萬元。判決書指出,作為被救助者的劉某,對施救者江某女兒并未充分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理應承擔法律責任。江某女兒無私幫助他人的行為與公序良俗相契合,應予褒揚,其受到不法侵害,理應得到法律救濟。在此案件中( )①劉某受到了相應行政制裁 ②江某通過訴訟手段,尋求了國家的法律救濟 ③法院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④法治承載了道德理念,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課堂練習2.現在找工作比較難,但社會給我們創造的機會很多,不少單位公開招聘,應聘者可以憑自己的實力去競爭。這說明( )A.參與競爭是獲得勞動權利的唯一途徑B.應聘就可以獲得就業的機會C.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D.我國的就業形勢不嚴峻C3.中學生小強在公交車上發現小偷行竊,機智提醒并協助其他乘客抓獲了一同作案的兩名小偷。小強的行為是( )①正義的行為,代表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②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③多管閑事,不利于保護自己④既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做到了見義巧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4.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下列事件符合堅守公平要求的是( )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乘客不聽勸阻大聲打電話②某些網絡平臺流量至上,通過刷單虛構交易數據③我國實行新冠疫苗免費接種,共筑全民免疫屏障④大學生開設公益培訓,指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課堂練習5.材料:2021 年 1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于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結合材料,說明在法治上對于實現正義有什么要求。①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在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對見義勇為的行為予以鼓勵。②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③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1 公平正義的價值 課件.pptx 羅翔老師:絕對的公平與正義.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