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含問答題總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含問答題總結)

資源簡介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含問答題總結)
新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
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
1.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
2.綜合運用感官并用比較的方法能觀察到種子更多的特征。
3.用放大鏡觀察種子的細微結構和顆粒較小的種子的特征。
4.不同植物種子的顏色、形狀、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內部結構基本相同。
(1)種皮:具有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的作用;
(2)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發育成一株植物;
(3)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
(4)胚根:將來發育成根;
(5)子葉:具有儲存營養物質的作用。
5.挑選飽滿、沒有受過傷的鳳仙花種子可以將種子放入水中,觀察種子在水中的沉浮。
6.在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填寫記錄表、寫觀察日記、拍照、畫圖、使用測量紙袋等方式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
7.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8.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來繁殖后代。(馬鈴薯、洋蔥、番薯等)
9.種子萌發時先長出根,然后長出莖和葉,根的生長速度很快。
10.無論把種子的種臍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終都是向下生長的。(向地性)
11.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實驗
(1)選用紅色的水是為了便于觀測。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為了防止試管中的水蒸發到空氣中。
(3)實驗現象: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中的水面下降。
(4)實驗結論:試管中水面下降說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2.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3.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態特征不同。常見的有直根系、須根系和變態根。
14.植物的葉子平展而且在莖上交叉生長是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接受陽光.
15.植物的葉子能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自身生長發育所需的養料。
16.莖的運輸作用實驗
(1)實驗現象:將鳳仙花的莖縱切開,發現莖的縱切面上有紅色的線狀結構。將鳳仙花的莖橫切開,發現莖的橫切面上有紅色的點狀結構。
(2)實驗結論:莖具有運輸的作用。
17.葉具有吸收陽光及蒸騰水分的作用的實驗
(1)將葉子用黑色紙遮住,使它見不到陽光。5天后,觀察到被遮住光的這片葉子會變黃。
(2)在葉子上套上一個干燥的塑料袋。觀察到塑料袋內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
18.不同形態的莖
19.觀察花的結構:從外到內進行解剖
20.鳳仙花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
21.花萼:由許多片萼片組成,花開放以前保護花的內部結構。
22.花蕊包括雌蕊與雄蕊。
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子房
柱頭——可分泌黏液,能粘住花粉。
花柱——花粉由柱頭進入子房的通道。
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里面的胚珠發育成果實里面的種子。
雄蕊包括:花藥、花絲
花藥——內含花粉。
花絲——支持花藥。
23.像鳳仙花一樣由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四部分組成的花,叫完全花。
如:油菜花、白菜花、豌豆花、牽牛花、桃花、玉蘭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等。
24.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花、黃瓜、絲瓜、柳樹、楊樹、桑樹等。
25.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兩性花。有雄蕊沒有雌蕊的花叫雄花,有雌蕊沒有雄蕊的花叫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單性花。
26.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種多樣,它們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傳粉的過程。只有完成傳粉,植物的花才能發育成果實。
27.像油菜花那樣由蜜蜂等昆蟲傳播花粉的叫做蟲媒花。像蒲公英那樣,靠風傳播花粉的叫風媒花。
28.植物有傳播花粉的方法:(1)自花傳粉,如大麥、小麥、大豆、豌豆、芝麻等;(2)異花傳粉;(3)風媒花,如楊樹、櫟樹、樺樹等;(4)蟲媒花,如油菜花、白菜花、桃花等。
29.果實一般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
(1)果皮的作用是能保護胚珠,使種子正常發育。
(2)蘋果、桃子、西瓜等我們食用的是植物的果實。
(3)豌豆、蓮子、花生等我們食用的是植物的種子。
種子的傳播方式
彈力傳播 果皮自動爆裂 鳳仙花、油萊、綠豆、大豆、噴瓜、
動物傳播 果實外有倒鉤 蒼耳、鬼針草、蒺藜
果實美味多汁 櫻桃、番茄、葡萄、西瓜
風傳播 種子輕、帶翅或有絨毛 蒲公英、榆樹、楓樹、薊、槭樹
水傳播 種子的種皮包有海綿狀 蓮蓬、椰子、水葫蘆、睡蓮
30.油菜和鳳仙花一樣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部分組成。
31.鳳仙花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
第二單元 電路
1.所有的電器工作都需要電,電與生活緊密相連。
2.我們將能產生電的裝置稱為電源,生活中使用的電都是由電源提供的。
3.像電燈、電視機等由發電廠供電,像手機、石英鐘等由電池供電。
4.電是一種能量來源,能產生光和熱。連接小燈泡和電池的線,稱為導線。
5.小燈泡的結構分為: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連接點(兩個)。只有電流通過燈絲形成通
路的時候,小燈泡才能發光。
6.干電池的一端是銅帽,是電池的正極,用符號“+”表示,另一端是鋅殼,是電池的負極,用符號“-”表示。
7.由電源、導線、開關、用電器等連接而成的電流通路叫電路。
8.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不僅小燈泡不能發亮,而且電池會發熱并很快消耗和損壞,所以應該盡快切斷電流。
9.發電廠發出的、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里、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
10.電從電池的正極(+)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負極(—)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11.在簡單電路中,電源、導線和用電器是必須的,但開關不是必須的。
12.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小燈泡壞了;燈座松了,沒有連上;電池沒電,電線沒連接好;導線斷了,電池盒或小燈座出了問題等。
13.檢測故障電路的方法:第一種檢查法,直接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完好;第二種替換法,用沒有故障的燈泡、電池、導線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需要材料多,成本較高);第三種電路檢測器。
14.電路檢測器是一個簡單電路,由電池、小燈泡和若干導線組合而成。
15.電路檢測器只適合電池類電路,但不能檢測220V的家用電路。
16.檢測電路前,先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以檢測它能否正常工作;為保證檢測的準確性,需要檢測兩次。
17.有的物質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一般情況下多數金屬屬于導體,還有人體和水也屬于導體;有的物質不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絕緣體包括塑料、布、紙張等。
18.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電線外面用塑料包裹,是因為塑料為絕緣體。
19.導體和絕緣體有什么作用?答: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20.不要用濕布擦拭電器、插座和開關,也不能用濕的手觸摸它們。
21.開關的作用是控制電流的通斷。手電筒的亮滅是由開關控制的。
22.開關進行電路連接和斷開的部分需要用金屬來做導體,而其他地方必須用絕緣體如塑料、等來做。
23.常見的開關有遙控開關、閘刀開關、按壓開關、旋鈕開關和拉線開關等。
24.工程設計全過程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
25.安全用電的措施:
(1)家用電器的電流很強,所以在使用電器時,應該格外小心。(2)電器的導線破舊老化,應該及時更換,以免發生意外。(3)接臨時電源要用合格的電源線、電源插頭和插座,電源線接頭要用膠布包好。(4)濕手不能接觸帶電設備。(5)也不要用濕布擦帶電設備。(6)更不能將濕毛巾掛在電扇或電熱取暖器上。(7)遇到電器起火,不能用手去拔插頭,應先切斷電源,再用絕緣物體將插頭撥開。(8)在戶外活動時,不要靠近高壓電線、架線鐵塔變電所。(9)更不要去碰電線桿上的電線或掉落在地上的電線。(10)遇到雷雨天氣時,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樹下,空曠處的大樹容易遭到雷擊。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1.巖石與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
3.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他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跡。
4.我們觀察巖石的方法有手摸、鼻聞、輕輕敲打、放在水里、用小刀刻劃(或指甲、銅鑰匙等刻劃)等。我們可以觀察巖石的顏色、光澤、條痕、軟硬、氣味、花紋、輕重等來描述巖石。
5.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4層。
6.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萬年的時間。
7.你認為巖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從哪里發現它們?
與土壤相比,巖石體積大,質地硬;土壤顆粒小。我們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巖石;在有植物生長的地方找到土壤。
8.我們可以從巖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
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是海洋。
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可以通過巖石的化學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齡。
9.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巖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等。
10.土壤是動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進作物生長。
11.通常用放大鏡、小刀、手電筒、銅鑰匙等觀察下面三種常見巖石
12.我們可以用指甲、銅鑰匙、小鋼刀等工具粗略的來檢驗礦物的軟硬。可把礦物分成幾個等級:軟-----能用指甲刻劃出痕跡。較軟-----不能用指甲刻劃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劃出痕跡。較硬----不能用銅鑰匙刻劃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劃出痕跡。硬----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劃出痕跡。
13.我們如何去觀察、描述一種未知的巖石?
14.我們可以用眼睛觀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觀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畫等方法觀察,可以從顏色、軟硬、光滑、光澤、有無層理、氣孔、斑點、條紋等等方面對巖石進行描述。
15.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石英、云母、長石都是自然界的礦物。花崗巖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長石、云母。
16.用互相刻劃的方法測試石英、長石、云母三種礦物的硬度,把它們按從軟到硬的順序排列為:云母(軟)、長石(較軟)、石英(較硬)
17.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邊緣是否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把礦物分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種。
18.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
19.在生活中,我們的鐘表、計算機、鉛筆等地方都用了巖石和礦物。
20.制作標本所需的工具與材料:剪刀、膠水、筆、紙盒、卡紙、棉花等。
21.概括制作標本規范的步驟:采集——編號——圖鑒——添加標簽——存放——展示。
22.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
23.我們可以在小區花壇、沙漠、工地等地方可以找到巖石、沙和黏土。
24.冷熱、風、地表變動、植物的根等都會對巖石產生變化。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發生變化的現象叫風化。巖石風化后產生了沙和泥土。
25.土壤中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26.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27.沙質土、壤土、黏質土三種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
28.查閱資料,舉例說說三種土壤分別適合哪些植物生長。
沙質土壤一般可安排種植花生、大豆、果樹、中藥材等。壤土宜種各種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質地。黏質土適合種植稻米、荷花、蓮花、蘆葦、金銀花。
29.巖石、礦物和土壤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寶貴資源,我們必須要保護這些自然資源。
30.巖石是組成地球的外殼,而礦物是構成巖石的積木。
新教科版科學問答題總結
1、不同植物種子的外部形態有什么不同之處?
答:不同植物種子的顏色、大小、形狀、氣味、表面的光滑程度等各不相同。
2、不同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有什么相同之處?
答:不同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基本相同。種子表面都有種皮,內部都有胚,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玉米等單子葉植物的種子中有胚乳。
3、種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發育成植物?
答:種子中的胚有可能發育成植物。
4、為什么要選擇飽滿、沒有受過傷的種子播種呢?
答:因為飽滿的種子里面儲存的養分充分,能夠滿足種子萌發的需要;受過傷的可能是被人為破壞的,也可能是被蟲咬傷了的,如果種子中的胚根、胚芽受到損害,種子就無法萌發。
5、需要提供什么條件,種子才能順利你萌發呢?我們的依據是什么呢?
答: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6、為什么種下的種子有些沒有萌發,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種子損壞了,溫度、水分、空氣等條件沒有滿足。
7、在做根的作用的實驗中,試管中水位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答:試管中的水減少了,說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8、根除了能吸收水分,還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呢些現象可以作為證據呢?
答:要拔出一顆小苗很容易,但要拔出一顆根系龐大的樹就不容易了。
9、植物的葉子平展且在莖上交叉生長有什么好處?
答:葉子平展且在莖上交互生長,可以使葉子最大面積的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生存提供充足的養分。
10、植物的莖、葉對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答:植物的莖具有運輸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的作用;植物的葉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活所需的養分,此外還有蒸騰水分的作用,葉的蒸騰作用可以促進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有助于散發體內熱量調節植物提問維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動。
11、植物的莖包含哪幾種類型,代表性的植物有哪些?
答:直立莖:鳳仙花、向日葵
攀緣莖:葡萄、爬墻虎
纏繞莖:矮牽牛
匍匐莖:西瓜
12、雄蕊和雌蕊分別有什么作用?
答:雄蕊中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頂端,雌蕊可以發育成果實和種子。
13、花的哪一部分將來可以發育成果實?
答:雌蕊可以發育成果實。
14、果實都有果皮和種子,他們分別有什么作用?
答:果皮具有保護和傳播種子的作用;種子可以繁衍后代。
15、一個鳳仙花果實有多少粒種子呢?一株鳳仙花大約可以收獲多少粒種子?結出這么多的種子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答:一個鳳仙花果實中大約有18粒種子。一株鳳仙花大約可以收獲幾百粒種子。結出這么多種子,有利于鳳仙花種族的延續并壯大。
16、植物有哪些傳播種子的方式?他們的果實和種子分別有什么特點?
答:彈力傳播;特點:果實能爆裂
風力傳播;特點:它們的種子都具有輕、帶翅或絨毛等特點
水流傳播;特點:果實較輕,能漂在水上
動物傳播;特點:果實帶小刺或味美多汁
17、成熟的鳳仙花植株包括哪幾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呢?
答:成熟的鳳仙花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
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
莖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葉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果實里有種子,種子的存在使物種得以繁衍后代。
18、鳳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多長呢?鳳仙花生長變化規律是什么呢?
答:鳳仙花的生命周期大概是150—240天,生長變化規律為先快后慢。
19、你認為小燈泡是如何亮起來的?
答: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經過導線、小燈泡燈絲回到電池的負極,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回路。
20、在線路中,電是持續流動的,你認為電流動的路徑是怎樣的呢?
答:點從電池的正極出發,經過導線和用電器再回到電池的負極。
21、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并舉例
答:容易導電的稱為導體。如:回形針、鑰匙、導線、鐵釘、金屬紐扣、鉛筆芯
不容易導電的稱為絕緣體。如:橡皮、木質鉛筆、粉筆、塑料尺、干樹枝
22、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答:巖石用途:作為建筑材料,礦物和礦產來源,精美的工藝品,入藥。
土壤用途:它是地球上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
23、花崗巖、砂巖、大理巖各有哪些特征?
答:花崗巖的特點:(花斑狀),由黑、白、肉紅等顏色或無色透明的顆粒組成,顆粒(較粗),粗糙很(堅硬)。
砂巖的特點:有紅、土黃、灰等多種顏色,看起來像許多(粗細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 粗糙,(硬)。
大理巖的特點:純白色、黑色等,常有美麗的(條紋),顆粒較粗,比較粗糙,(較軟),遇鹽酸冒氣泡。
24、組成花崗巖的三種礦物分別是什么?分別具有哪些特征?
答:云母:黑色顆粒:透明,絲綢光澤,條痕為銀白色。
長石:乳白色或肉紅色的顆粒:半透明,玻璃或泥土光澤,條痕為白色。
石英:無色、透明的顆粒:透明,玻璃光澤,條痕為白色。
25、你知道巖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
答:巖石:顆粒大、感覺粗糙、不容易團成小球、無法涂痕、無氣味;
沙:顆粒小、感覺粗糙、不容易團成小球、涂痕不均勻、無氣味;
黏土:顆粒細小、感覺細膩、容易團成小球、涂痕均勻、有氣味。
26、土壤分層實驗中,土壤由哪幾部分組成?
答:土壤分層實驗中,靜止后位于水底的是(沙礫),中間的是(沙和粉沙),最上層是顆粒最小的 (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腐殖質)。
27、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
答:沙礫、沙和粉沙、黏土、腐殖質
28、觀察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答:觀察土壤可采用(看、聞、摸、捻、倒入水中)等方法進行觀察。
29、按照土壤的成分可以分為哪幾類?分別適合種植什么作物?
答:沙質土適合種(薯類、花生、西瓜)等植物,黏質土適合種(水稻、小麥、玉米、豆類) 等植物,壤土適合絕大多數植物種搞。
30、開關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控制電流的通與斷呢?
答:(開關)用來控制電路中的(電流通斷),按下開關,電流(接通),松開開關,電流(斷幵)
31、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沙質土、壤土、黏質土三種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
32、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答:巖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等。
土壤是勱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迚作物生長。
33、為標本添加標簽,在標簽上要寫好哪些信息?
(1)巖石編號、名稱
(2)采集時間、采集地點、采集人
(3)巖石的顏色、大小等特征
2.3《用沉的材料造船》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五年級下冊《船的研究》單元的第3課,給出學生熟悉的橡皮泥和鋁箔兩種沉的材料,讓學生通過設計、制作、改進一艘可以承載一定重量的船,再次引導學生經歷技術與工程相關的學習過程,感受科學與技術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本課內容承接上一課浮的材料可以造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提出研究問題“沉的材料可以造船嗎”。第二部分——探索,主要由兩個活動組成,體驗“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技術與工程的典型的學習過程。探索活動1,用橡皮泥和鋁箔做船,認識到沉的材料可以造船,摸索讓沉的材料浮起來的方法;探索活動2,測試用橡皮泥和鋁箔制作的船能否裝載一定量的金屬墊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經歷反復修改、制作的過程,從而讓自己所制作的船具有一定的載重量和穩定性。第三部分——研討,學生通過回顧、反思,提煉出用沉的材料造船和實現船穩定漂浮的方法,體會到體積、形狀對船只載重量和穩定性的影響。第四部分——資料,通過圖片展示,感受渡船和雙體帆船的穩定性與它們底部寬闊的構造有關,幫助學生理解船只的穩定性問題。
【學情分析】
通過上節課的研究,學生已經認識到用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但在生活中,學生見到較多的是鋼鐵造的輪船,因此對于沉的材料能造船理解難度不大。學生也能夠依據生活經驗用橡皮泥和鋁箔做成船,讓船浮在水面上。但是,學生一般不會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因此,學生再次體驗“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的技術與工程的典型學習過程,并嘗試結合學習體驗來回顧總結,能夠從技術層面初步感知增大船的浮力原理。此外,在學生操作過程中,還會遇到“穩定性”不足的問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沉的材料可以造船。
2.相同質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鋁箔,做成船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3.認識到船的穩定性與其結構有關。
4.了解其他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造船技術的發展。
科學探究目標
1.探索用橡皮泥和鋁箔造船,不斷改進船的形狀來承載一定重量。
2.經歷“設計—制作—測試—分析—改進—再設計”的工程設計的典型過程。
3.通過操作、閱讀資料等形式來改進船的穩定性。
科學態度目標
1.體會到不斷改進設計對結果的影響。
2.從船的發展歷程學習中,激發創造欲望。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感受到科學和技術緊密相連,它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發現相同重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鋁箔,做成船型后,它們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難點:不斷改進船的形狀、結構來增加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水槽、防水橡皮泥、鋁箔、墊圈、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學生材料一套、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出示船的圖片,請學生說說除了用木頭、竹子這些浮的材料造船,還能用哪些材料來造船。
2.出示橡皮泥和鋁箔,教師演示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提問:除了用浮的材料造船,我們可以用沉的材料造船嗎?(引出課題:用沉的材料造船)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上節課的內容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聚焦船的材料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用沉的材料造船的興趣。
二、探索
(一)用橡皮泥、鋁箔造船
1.教師先將沒有經過任何造型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實驗是否能沉入水底。
讓學生觀察結果,教師提問:你們有什么辦法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嗎?
學生討論,教師可以不給出最后的結論。
教師出示鋁箔紙。談話:這種紙的材料是鋁箔,同學們可能不太熟悉,鋁箔和橡皮泥一樣,放到水中會沉下去。我們把它做成船的形狀,是否可以浮到水面上,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
2.提出研究任務及要求:用橡皮泥、鋁箔各造一艘簡單的船。
3.指導學生按照活動手冊的方法記錄,明確先畫設計圖,再按圖紙造船。
4.學生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按照圖紙造船,可以在制作過程中對設計圖進行適當的修改,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5.展示各組的設計圖與作品。思考:沉的材料為什么能浮起來?
6.小結: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就有可能浮起來。
(二)測試用橡皮泥和鋁箔制作的船能否裝載一定量的金屬墊圈
1.提問:我們現在已經掌握了讓橡皮泥船和鋁箔船浮起來的方法了。我們做的船載重情況如何呢?
2.提出研究任務及要求:反復測試橡皮泥船和鋁箔船最多裝載多少個墊圈。
3.在活動手冊上記錄兩種船各自承載最大量的墊圈數。
4.學生分組活動并做好記錄,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在測試過程中可以不斷改進、完善小船,使船的載重量增加。
5.小組匯報交流船的載重情況。
設計意圖:橡皮泥和鋁箔是兩種容易加工的材料。教學中讓學生經歷工程設計的典型過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認識到船要實現加大載重量,需要不斷改進設計,提高制作技術。
三、研討
1.通過制作小船,思考:你們用了什么方法讓橡皮泥和鋁箔漂浮在水面上?為什么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就能浮在水面上?
2.播放視頻:體積變大,浮力增大。
3.教師追問:在放墊圈的過程中,為了讓船型橡皮泥和鋁箔穩定地浮在水面上,我們又用了什么方法?
4.小結:橡皮泥和鋁箔是沉的材料,把它們做成船型,它們所占的空間體積變大了,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增大了,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設計意圖:探索實踐之后,學生通過討論和思考,歸納出讓沉的材料浮起來的方法;通過量化的數據、可視的畫面,明確材料做成船型后體積增大;這既是對實踐過程的回顧,也是方法的提煉,更是對浮力認識的深化。
四、資料
出示渡船和雙體帆船的圖片,讓學生觀察他們的特點,請學生說說這樣的結構特征,對船的穩定性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此環節將教材中研討的第二個問題和資料板塊相結合,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操作總結出結論,深入體會形狀對船只穩定性的影響。
圖片
——EN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寿阳县| 大理市| 汝南县| 湖口县| 韩城市| 延川县| 萨迦县| 贡觉县| 孟津县| 高阳县| 年辖:市辖区| 习水县| 横山县| 孟津县| 财经| 富源县| 库伦旗| 黄冈市| 略阳县| 砀山县| 修武县| 阳朔县| 小金县| 工布江达县| 佳木斯市| 漳州市| 云浮市| 城口县| 凤台县| 万全县| 武川县| 米林县| 柳江县| 汪清县| 兴仁县| 沿河| 芮城县| 静安区| 靖宇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