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結合實例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2.初步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3.了解實驗室制備氣體的思路和方法;4.了解溫室效應,增強環保意識,增強學生對社會與環境的責任感;5.認識自然界中的碳循環。【教學重點】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教學難點】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的選用裝置和操作方法的原理。【學情分析】二氧化碳是學生繼水之后比較系統地學習的第二種化合物,其性質和制法是初中化學核心知識之一。學生在第三章已經學過了氧氣的性質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已具備了相應的基礎知識和對一些氣體制備的實踐經驗、各項實驗探究和操作技能。再結合我所教班級學生大部分腦子一般,不容易接受新知識的特點,我將本節課分2課時來學習:第1課時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完成1、4、5教學目標);第2課時二氧化碳的制法(完成2、3教學目標);學習完本節課后完成P158頁《實驗三 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和性質》。來分散重難點,以便學生學習掌握。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通過課堂實驗探究,認識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及應用。2.了解溫室效應,增強環保意識,增強學生對社會與環境的責任感;3.認識自然界中的碳循環。4.通過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邏輯推理能力。【學習重點】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探究。【學習難點】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與石灰水的反應【實驗用品】酒精燈、試管夾、試管、試管架、玻璃導管、塑料瓶(裝滿二氧化碳)、燒杯(帶支架和蠟燭)、火柴、集氣瓶(裝滿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水、藍色石蕊試紙、紫色石蕊溶液【教學過程】引入:看課件【探究活動1】: 觀察一瓶二氧化碳氣體的顏色、氣味、狀態。觀察發現,二氧化碳 色、 味,在常溫下是 態。(學生回答,老師邊補充邊板書)常溫下,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展示幻燈片并講述: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把CO2變為固體,固體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得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成小液滴而形成白霧,因而可用作人工降雨、制冷劑、舞臺的云霧等。板書:固體二氧化碳—干冰 易升華 【探究活動2】:按下圖傾倒二氧化碳氣體并觀察現象觀察現象 你的推斷(1) (2)板書:二氧化碳密度明顯大于空氣;不能支持燃燒。講述: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探究活動3】教師演示:向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軟塑料瓶中倒入1/3容積的水,蓋好瓶蓋,振蕩幾下,觀察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現象: ,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質。學生解釋分析老師糾正:CO2氣體能溶于水,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大氣壓將瓶子壓癟了。通常1體積的水里可以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壓強變大,溶解的CO2越多,就制成了汽水。【探究活動4】將軟塑料瓶中的液體倒數毫升至試管中,滴2---3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蕩,觀察有 現象,結論: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探究活動5】再將上述試管加熱,又有 現象,結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探究活動6】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內吹一會兒氣,有現象,結論: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用來鑒定二氧化碳)【討論交流】通過上述探究活動總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小結: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140----P1421.總結:二氧化碳的用途: 。2.回答圖5--16問題 大氣中二氧化碳產生途徑: ;二氧化碳消耗途徑: 。【實踐應用】1.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檢驗這些場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對進入的人的生命構成威脅?2.設計實驗證明檸檬飲料中有CO2【 課外小實驗】向燃著的一高一低的蠟燭上罩一個燒杯觀察誰先熄滅,為什么? 【板書設計】5.3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1.通常狀況下,是無聲無味的氣體;2.固體CO2—干冰 易升華;3.密度比空氣大;4.能溶于水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不燃燒、不支持燃燒2.能與H2O反應CO2+H2O=H2CO3H2CO3=H2O+CO2↑3.能與Ca(OH)2反應CO2+Ca(OH)2=CaCO3↓+H2O4.不供給呼吸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通過探究比較,找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熟練記住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2.通過分析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能夠說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確定選取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3.能正確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能說出操作步驟并正確操作、能正確收集、檢驗和驗滿。【學習重點】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學習難點】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的選用裝置和操作方法的原理【儀器準備】分組實驗:大試管4個、污物杯1個、試管架1個、鑷子1個、長滴管1個、藥匙1個、碳酸鈉、大理石、稀鹽酸、稀硫酸 紙片若干演示實驗:錐形瓶1個、雙孔橡皮帶直導管1個、長頸漏斗1個、集氣瓶1個、毛玻璃片1個 、 澄清石灰水 、火柴1盒【學習過程】引入新課:看課件圖片引入活動一、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及反應原理【復習舊知】你能說出幾種產生二氧化碳的方法?(學法指導:通過小組討論和動手實驗,從給定的幾種方案找出適合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種方案)【自主學習】查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并從反應條件難易、反應原料是否易得、反應速度快慢、產生的氣體是否便于收集等因素進行比較,思考這些反應能否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什么原料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判斷下列方案是否可行,用“√”或“X”表示1.電解水 ( )2.高溫煅燒石灰石 ( )3.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 ( )4.大理石和稀鹽酸 ( )5.碳酸鈉粉末和稀硫酸 ( )6.大理石和稀硫酸 ( )【實驗探究】(3.4.5.6)步驟1.取兩支試管,向一支試管中加入約兩藥匙碳酸鈉粉末,另一支試管中取與碳酸鈉粉末當量的大理石。向兩支試管中加入約為試管容積的1/4稀鹽酸。觀察反應速率的快慢。步驟2.取兩支試管,向一支試管中加入約兩藥匙碳酸鈉粉末,另一支試管中取與碳酸鈉粉末當量的大理石。向兩支試管中加入約為試管容積的1/4稀硫酸。觀察反應速率的快慢。試 劑 反應速度(填“快”或“慢”)3.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4.大理石和稀鹽酸5. 碳酸鈉粉末和稀硫酸6.大理石和稀硫酸通過探究所給的(3.4.5.6)方案確定實驗室制取CO2 的藥品及反應原理: 。活動二、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實驗裝置【復習舊知】實驗室是怎么制取氧氣的呢?(學法指導:通過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的選取,小組討論并總結實驗室確定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自主學習】通過分析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和過氧化氫制氧氣所用原料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有何不同?而收集氧氣裝置的選擇依據是什么?【小結】(通過閱讀課本第138頁)總結出氣體發生裝置的選擇要考慮 和 。收集裝置的選擇要考慮 和 。活動三、選擇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復習舊知】(學法指導:從生活經驗和已有事實推測二氧化碳的性質信息,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1)打開汽水瓶蓋可觀察到 ,這個事實說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較大,且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2)在標準狀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為1.977 g / L,空氣密度為1.293 g / L,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 。小結:由(1)和(2)可知,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自主學習】(看課件)找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寫出你認為正確的裝置組合(并進行驗證裝置組合的正確性):活動四、演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復習舊知】(學法指導:利用氧氣實驗室制法,主要包括裝置選擇、操作步驟、收集方法、檢驗和驗滿,完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1)把燃燒的木條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條 ,說明 。由此可知驗滿二氧化碳方法為 。(2)向石灰水中吹氣,現象為 ,說明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Ca(OH)2]反應。由此可知檢驗二氧化碳方法為 。【交流學習】 進行演示實驗(觀察并提出問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過程為選擇裝置、實驗操作(注意操作步驟、收集方法、檢驗和驗滿方法)。活動五、【達標測試】1.下邊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有哪些錯誤?如何改正?2.通過查閱資料得知:①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②氨氣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水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小芳同學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她應選擇的反應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編號)活動六、課外探究 小發明:就地取材,選用家里現有的物品(墨水瓶、塑料瓶、圓珠筆等)自制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