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導學案 第___周第___課時課題 8第一次世界大戰 課 型 新授課 主備人備課組審核 級部審核 學生姓名教師寄語 把每天的小事做好,你就是成功的。學習目標 1、知道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理解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嚴重后果。2、了解薩拉熱窩事件的主要過程,認識突發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3、理解一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樹立熱愛和平的意識。前置性自學1. 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2)重要原因: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沖突不斷(3)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2.交戰雙方:_________(同盟國)和三國協約(協約國)。_______為了自身利益,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3.戰場:歐洲戰場是主戰場,后擴大到非洲、亞洲太平洋等地4.過程:(1)開始:_____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2)轉折:1916年,___________爆發,交戰雙方為德國和法國,“_______”“地獄”“屠場”等稱呼表明了此次戰役的殘酷性。(3)加速:1917年美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俄國十月革命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4)結果: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_______的失敗而結束。5.性質: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_________戰爭6.特點: 這場戰爭持續時間長、規模大、十分殘酷 使用新式武器、傷亡慘重影響: (1)是人類歷史上一次規??涨暗膽馉?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2)大大削弱了_____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3)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_________二 .合作探究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的主要參與國,利用科學新技術,不斷制造和使用新式武器,如飛機、坦克等,這大大增加了人力的傷亡和物質破壞。有人認為一戰之所以災難巨大,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因此應當停止科技的步伐。聰明的你,同意這種觀點嗎?拓展提升新式武器:坦克、遠程大炮、毒氣、飛機、潛艇四.當堂反饋1.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在評價20世紀初的歐洲形勢時說:“歐洲變成一只‘火藥桶’,只等一?;鹦菍⑺!边@說明了A.人們期待著戰爭的爆發 B.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戰爭一觸即發C.戰爭將會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D.資本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以下是19世紀中后期至20世紀初列強實力對比變化表,這些變化最終導致了項 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業增長速度(%)1.34.61.98.1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置1425A.美德經濟迅速崛起 B.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C.英法國際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3.1914年秋,正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評論道:“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A.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 B.三國同盟的形成 C.薩拉熱窩事件 D.軸心國集團4.此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一場典型的陣地戰和消耗戰,雙方共傷亡70多萬人,有“絞肉機”之稱。此戰役是A.雅克薩之戰 B.薩拉托加戰役 C.凡爾登戰役 D.太平洋戰爭5.這場戰爭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卷入了戰爭,死傷3000多萬,它對人類造成了物質和精神上的巨大損害。在該戰爭過程中,退出右圖中所示軍事集團而加入對方軍事集團的國家是A.德國 B.奧匈帝國C.法國 D.意大利6.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A.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B.促進了殖民地人民的覺醒C.是十月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D.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8. 下列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敘述,錯誤的是A.戰前在歐洲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B.拉熱窩事件是戰爭爆發的導火線C.凡爾登戰役是大戰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D.日本偷襲珍珠港使美國卷入大戰自我評價專欄 自主學習: 合作與交流: 書寫: 綜合: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持續時間 4年多參與國家 30多個死傷人數 3000多萬經濟損失 3400多億美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