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麗水市2021學年第二學期初中學科教學質量監測模擬卷(三)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試題卷考生須知:1.全卷由社會·法治兩部分組成,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本次考試采用閉卷形式。全卷答案必須做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3.請用藍色或黑色筆將姓名、準考證號分別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部分(50分)終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1.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國歷史上第二次由分裂割據走向統一局勢,是由以下哪位歷史人物實現的(▲)A.贏政B.楊堅C.李淵D.忽必烈2.唐太宗在金鑾殿瑞門看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得意的說:“天下英雄,盡入吾轂中。”這體現了隋唐推進科舉制度的意義是(▲)A.選拔官員,推進有教無類B.促進社會階層流動C.籠絡人才,擴大統治基礎D.推動教育,文化發展3.生產工具的進步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下列推動了唐代社會發展的是(▲)A.都江堰的修建B.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C.耬車的發明創造D.曲轅犁的使用4.《夢粱錄》記載:“大小鋪席,連門俱是,即無虛空之屋。”而《咸淳臨安志》亦有“薪南粲北,舳艫相銜”的記載。這兩段材料共同說明(▲)A,唐都的長安是國際性大都市B.北宋人民物質生活豐富多彩C.南宋都城臨安商業繁榮發展D.元朝時期對外交往頻繁活躍5.某校七年級(1)班的歷史小組針對某一歷史主題進行探究,以下是他們搜集到的部分史實資料,那么他們探究的主題是(▲)探究主題相關史實資料●北魏孝文帝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宋朝時黨項族吸收中原先進的農耕文明陽●元朝阿拉伯人同漢、蒙等族雜居相處,形成新的民族一回族A.民族融合B.對外開放C繁榮與發展D.政權并立6.下表為漢至宋南北方戶數統計表(單位:萬戶)。表中戶數變化最能說明這一時期(▲)朝代地區西漢(2年)西晉(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A.經濟重心南移B.政治統治開明C.城市經濟活躍D.民族融合加強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三)試題卷第1頁共8頁可日可織7.下列對明清時期文化成就的描述,正確的是(▲)A.《本草綱目》廣泛記載了農作物的特性、栽培方法B.《紅樓夢》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C.《農政全書》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地中海D.明朝中后期,昆曲和京劇成為最有影響的兩大劇種耶路散冷8.右圖所示國家被稱為歐洲人的“大花園”“大菜籃”,其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①可耕地面積大②地理位置優越③灌溉技術先進④礦產資源豐富D.②④紅海、伊拉特A.①③B.①④C.②③9.俄烏沖突后,作為中立國的瑞士也參與了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凍第8題結了俄羅斯有關個人和機構在瑞士資產(約60降水最(老米)億美元),并禁止瑞士公司與被制裁對象進行業務150100往來。這些做法最有可能給瑞士造成沖擊的行業是(▲)13.5791月基塔萊A.旅游業B.金融業赤道C.工礦業D.手表業10.影響右圖所示地區形成“逐水草而居”生產特色的主導因素是(▲)A.溫帶草原氣候,干濕交替B.高原地勢平坦,草場廣布降水量(花米)C.草原平坦遼闊,氣候干燥100D.干季濕季時空的年際變化500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13579月“多多馬21.(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游牧方向200千米材料一:中國古代貨幣演變史(局部)第10題兒A0青半兩錢重和通寶春秋戰國貨幣泰朝西漢北宋材料二:《東京夢華錄》卷二記載北宋首都開封店鋪林立,“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材料三:《宋會要》記載,宋代在對外貿易中大量使用金、銀、銅幣進行交易。考古發現,今東南亞地區、日本、朝鮮均有大量宋代金屬貨幣出土。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三)試題卷第2頁共8頁可日00000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