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對于氣體的制法與收集較為熟悉?懂得氣體的收集方法與物理性質有關?并且學生懂得要制取某種物質?必須通過含有該物質元素的其它物質通過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來實現?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學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燒?碳還原氧化銅?除了看書之外不會想到用大理石與鹽酸反應來制取?所以要在課前安排學生查覽資料?收集能產生二氧化碳的物質。學生的基本情況是素質參差不齊一個班級43人?其中10左右較優秀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近20個中等水平學生約10人。針對這一情況?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講一些基礎知識有關提高部分可將課后鞏固題作為提高題讓較優秀的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試著做。二.教學目標及難重點(知識與技能,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室里制取氧氣的方法和設計思路?探索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和實驗裝置讓學生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提出假設?實驗探獲得結論?和方法體驗化學實驗的方法的科學性能進行初步的科學探究活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問題討論?培養學生求實、創新、合作的科學品質。 通過師生間、學生間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探究欲。三.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重點說明信息技術應用在支持教學優化與支持學生學習方式創新中的教學教材中直接給出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這樣學生雖能一下子記住所用藥品?但是過后接觸到其它能夠產生二氧化碳的藥品時可能會混淆?故本人在介紹完教材中所用藥品后又初充介紹為什么不用濃鹽酸或硫酸代替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關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擇則采用探究的方式進行。 具體設計如下? ①讓學生列舉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分析學生所舉例子后直截了當介紹實驗室制取CO2的藥品、通過演示實驗探究反應原理?并投影出相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通過比較演示的方式提醒學生不能用濃鹽酸或硫酸來代替稀鹽酸制取CO2 ?原因是濃鹽酸具有揮發性使制得的氣體不純?硫酸與碳酸鈣反應后產生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阻止硫酸與碳酸鈣進一步發生反應。反應無法徹底進行。也不好用碳酸鈉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從而歸納出實驗室在選擇藥品制取氣體時應注意的事項。由此確立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意識。 ②引導學生回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套裝置?學生討論并思考如下問題?A、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B、確定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C、收集氣體一般有哪兩種方法?D、確定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通過氧氣和二氧化碳相關性質的比較?了解制備氧氣與二氧化碳時其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異同。初步確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與方法。在教學中本人將相關比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體展示?一邊引導學生回憶氧氣制取的裝置一邊歸納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用表格歸納出方法并投影出來。四.信息化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1.信息化教學環境分析:們上課的教師配備聊多媒體設備、電子白板、投影儀非常有利于信息化教學的開展。但在教學實際中,針對我的學科內容,我選擇了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2.教學資源準備情況:多媒體2.教學資源準備情況:通過靈活選擇儀器?創設培養學生類比、歸納、演繹能力的情景儀器?注射器、錐形瓶、平底燒瓶、燒杯、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雙孔?單孔?帶直導管?彎導管?的導管、水槽、酒精燈、鐵架臺、課件。藥品?塊狀大理石、碳酸鈉粉末、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持優化教與學的情況分析合作與交流復習比較討論交流實驗與探究歸納與小結提高與發展反饋 . 【引入】:同學們你知道二氧化碳氣體有什么用途嗎?那你想知道實驗室怎樣制取二氧化碳的嗎?【復習】:在前面我們已經研究過氧氣的實驗室制備,我們先一起來回憶以下的相關知識,看看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請同學們填寫表格內容,然后思考問題(附表格見后)先請同學們填寫表格中關于氧氣的“反應原理”和“制取裝置”部分?!咎釂枴?.通過復習你們覺得根據什么可以進行發生裝置的選擇?(學生用資料問題1)2.有誰能告訴其他同學裝置d可以用在什么情況?【對同學的回答表示肯定和鼓勵】請同學們接著填寫表格中關于氧氣的氣體性質及收集裝置的選擇?!咎釂枴?.你們覺得根據什么可以確定氣體的收集裝置?(學生用資料問題2)【對學生的回答做積極評價】請同學們完成剩下的關于氧氣的表格并思考根據什么來確定氣體的檢驗方法。 【對學生的回答做完善和強調】【提問】:請同學們打開教材p頁,把上面的儀器從前面開始標上1,2,……序號,然后和同學討論可以組裝出哪些發生裝置?比較這些裝置的優缺點。(配合展示實物)【提問】在使用裝置b,c時怎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藥品的順序是怎樣的 酸液應該加到什么位置 (理由 ) (學生用資料問題4)【思考,討論,得出不同的發生裝置】【思考,討論,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并學會分析比較裝置的優缺點。通過引導把這個比較難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解決,理解,應用。【能力提高】不知道同學們是否發現我們的裝置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能控制反應的進程,同學們看看我這里有一個裝置它能控制發應的進程,看了它的工作原理,下來后你能想一些其他的裝置嗎?(學生用資料問題5)【布置練習】 積極思考:學生在表格提示下完成制取氧氣的三個化學方程式,物質狀態,反應條件及發生裝置的選擇【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回憶氧氣的物理及化學性質,收集方法并完成表格。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根據氣體的物理,化學性質確定氣體的收集裝置?;貞浥f知,思考問題?!镜贸鼋Y論】【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根據信息學生完成表格【學生之間可以討論,體現合作學習】通過交流拓展自己的思路?!舅伎迹懻?,得出不同的發生裝置】【思考,討論,交流】【下去和其它同學討論交流得到能力的提升】 通過信息化技術ppt復習讓學生自己發現新知,教師只是在這里引導好學生即可。通過圖片和表格引導學生總結出實驗室制備氣體的一般思路的關鍵! 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是理科學習中需要的基本技能。六、教學評價設計該教學環節十分流暢。同時,還注意到了從學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注重了學生思維的啟發,注重了學生個性的張揚(如,要求學生上臺設計實驗時所設計的裝置不能有雷同等)。如果學生設計裝置時所提供的儀器不是媒體展示的,而是儀器的實物,學生設計的感受和體驗將會變得更為真切。驗證二氧化碳的方法,在新課導入時已經做了鋪墊,所以,該教學環節采用快捷、簡明的教學策略是合理的。研究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最終的落點還在于初步學會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操作。雖然這一探究活動屬于技能訓練型活動,但是教者還是在其中融進了“相信你會反思”這一教學環節,這種設計為學生又一次提供了探究性學習的機會,同時也使接近尾聲的課堂教學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高潮??此埔粋€小小的變革,實則體現了“民主、平等、科學、對話、協商”的新型課程文化,體現了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新課程理念。課堂結束語,言簡意賅,富有激情,催人奮進。教學設計理念先進,探究活動求真務實,學科特點鮮明,教學過程流暢,教學語言精美,師生互動積極,目標有效達成。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將問題權進一步交給學生,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課堂教學迸發出更多的生成性的火花。七、課后反思1.學生中存在著巨大的潛能課堂是一個創造奇跡的神奇地方,學生在學習,教師也在學習,二者是互動的,通過上面的教學使我充分認識到了學生的力量,他們在無形中促使我進步。使我真正領悟到了“教學相長”的內涵。在這堂課中,我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直接給學生想要的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癥結。對這種做法我也僅僅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做的,還有一種隱憂:會不會找不到答案?會不會這節課的任務完不成?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這種嘗試讓我更加相信學生中潛藏的巨大潛能。我會把這種做法繼續堅持下去。相信學生—你能行的!2.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但興趣的調動和強化都離不開教師的培養和激發,因此,適時的給學生以鼓勵和引導,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使他們不斷發現、不斷探索、不斷進步的動力。3..為學生多創造動手的機會。通過“思考、討論、交流、觀察分析、歸納、動手實驗”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較好地突破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原理和裝置的這一教學難點,學生在活動中產生了深刻體驗,從而牢固地建構了判斷氣體發生裝置的方法。從這一教學實踐中,我深刻理解了“心中悟出始知深”學生要想牢固掌握化學知識,就必須用心的創造與體驗來學習化學,課堂教學在本質上是一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參與、主動發現與探索、獨立思考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去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現成的觀點和結論。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在努力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建構地學習中,親歷探究過程,體驗化學的學習樂趣,讓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使他們感受化學的學習樂趣,使他們感受到化學課堂教學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從而真正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閱讀(1646)| 評論(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