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的條件【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 初步認識燃燒現象,了解燃燒的概念.(2) 知道物質燃燒的必須條件。(3)能利用物質燃燒的條件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燃燒現象。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燃燒條件的探究,進一步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與步驟,體會科學探究的思考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體會燃燒為人類文明進步、社會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燃燒失控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從而辨證的認識燃燒,體會”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只有深入了解燃燒,才能使其為人類造福的意識。(2)通過探究“燃燒的條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生知識基礎】1.學生對生活中的燃燒現象比較熟悉,在前面的化學學習中也已經了解了部分物質的燃燒情況,對燃燒的條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2.探究能力:(1)針對所給問題,結合已有生活經驗與所學知識,設計探究的實驗方案。(2)能用實驗論證自己的方案。(3)能辨證地認識化學在生產與生活中的作用。【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2.教學難點:(1)燃燒條件的應用(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法 演示實驗 討論【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用具】本課題中探究活動和演示實驗用具,課件【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創設情景】播放錄象【提問】看完短片,你對火有了怎樣的認識?【提問】怎樣才能讓火更好的為人類造福呢?【講述】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第四章第一節——燃燒與滅火。 【觀看】【思考并回答】略【思考并回答】略 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回顧燃燒的“功”和“過”,并由此進一步體會“科學是把雙刃劍”,只有掌握其規律,才能趨利避害,也激發起學生探究燃燒本質與燃燒條件的興趣。【提問】火是怎樣產生的?【布置任務】請同學們把自己學過的或生活中看到過的2~3個燃燒事例及其燃燒現象填寫在學案上。【布置任務】同學們找到了哪些事例?請與大家交流。【提問】根據以上事例,同學們能否歸納和描述什么是燃燒?【提問】燃燒具有什么特征? 【回答】略【回顧、思考并填寫學案】【交流匯報】略【思考并回答】略【思考并回答】略 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燃燒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提問】燃燒究竟需要怎樣的條件呢?請根據自己對燃燒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布置任務】同學們根據以上猜想通過自己10分鐘的探究活動尋找物質燃燒的條件。【介紹】著火點【提問】為什么不同的物質點燃方式不一樣?【小結】燃燒的條件 【思考并回答】略【提出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并得出結論】【交流匯報與討論】【傾聽】【思考并回答】略【傾聽】 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用探究學習的方式去研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興趣實驗】水火相容【提問】為什么水中的白磷能夠燃燒起來?【小結】燃燒的條件【練習與實踐】 【觀看】【思考并回答】【傾聽】 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新知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札記】學案:物質的燃燒一、你在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燒的事例,請把你知道或了解的2-3個燃燒事例及其燃燒現象填寫在學案上。事例 觀察到的現象鎂條的燃燒 發光、放熱、有白色固體物質生成物質燃燒的特征可歸納為:二、燃燒條件的探究:1. 你猜想物質燃燒的條件有哪些?2. 針對你的猜想,你準備做什么實驗?3. 把你的實驗記錄下來步 驟 現 象 結 論4.你得出的物質燃燒的條件是什么?5.把你的結論說出來與同組同學一起交流。三、要想讓可燃物燃燒得更劇烈一些,你有哪些方法?為什么可以用這些方法?四、練習與實踐1.用火柴可點燃酒精燈,但不能引燃煤塊,原因是……………………( )A.煤的著火點高 B.煤是固體C.煤和空氣接觸面小 D.酒精易燃,煤不易燃2.下列關于燃燒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燃燒不一定都產生火焰 B.燃燒不一定都要先點火C.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D.發生燃燒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時,反應物一定的碳和氧氣3.火柴劃著后,如果將火柴梗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A.氧氣不足 B.火柴下部木條沒有達到著火點C.火柴的著火點升高 D.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下沉的緣故4.在古代人類很早就掌握了鉆木取火的方法,鉆木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的三句話來解釋。①木頭內能增大,溫度升高;②溫度達到了木頭的著火點,且木頭與氧氣接觸,木頭便燃燒起來;③鉆木頭時,克服了摩擦力而做功。正確解釋鉆木取火原理的順序是 (填“序號”)5.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把白磷放入100℃的沸水中,白磷不會燃燒,原因是 。6.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的軍隊點燃戰船,熊熊燃燒的戰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使曹軍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據燃燒的條件,填寫:①曹軍的木船是 。②木船燃燒的條件是 。7.燒柴草,把柴草攤開變得松散,火燃燒得更旺。這是為什么?8.下列因素都會影響燃燒。請說明發生什么影響,并舉例加以說明?(1)氧氣濃度的大小(2)可燃物的著火點(3)可燃物與氧氣接觸的面積(4)可燃物干燥程度—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