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教材解讀】本課時內容通過對比文字表達式,嘗試認識化學方程式,在比較、反思化學方程式中所表達的意義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正確解讀并理解化學方程式。【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 知道化學方程式的定義、表示的意義。(2) 了解化學方程式的讀法。(3) 能求出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2、 過程與方法(1) 通過對具體化學反應的分析,培養學生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去理解和讀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2) 通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的計算,加深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化學方程式認識的討論,對學生進行尊重客觀事實,遵從客觀規律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2)通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的計算,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統一辯證的觀點。【教學重點】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教學難點】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計算。【重難點處理策略】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讓學生知道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既可以知道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又可以知道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使人一目了然。計算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時,注意強調將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相對分子質量乘各物質前面的化學計量數,這樣的計算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而且將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比化簡后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教學方法】采用“提出問題—探究方法—得出結論—解釋和應用“的模式展開教學。充分利用化學學習情景素材,盡可能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實踐性,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手段來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生動活潑的展示教學過程,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豐富多彩的集體討論、小組活動,以合作學習促進自主探究。【教學過程】【知識回顧】1、 什么是質量守恒定律?2、 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質量守恒的原因?【導入新課】我們知道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應該體現在化學反應中。那么化學反應如何表示才能體現質量守恒定律呢?這將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推進新課】(視頻學習情景)碳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討論』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化學反應,知道可以用文字表達式表示化學反應,那么文字表達式能給我們一些什么信息?以碳在氧氣中燃燒為例講解文字表達式的意義點燃碳+氧氣——二氧化碳反應物 生成物[結論]用文字表示化學反應只能表示出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但書寫起來麻煩,在國際上無法交流,且不能表示出各物質之間的量的關系。[思考]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即能在化學領域上國際通用,又能直觀地反映出遵守質量守恒呢?【學生板演】試試寫出用什么“化學用語”來表示以上化學反應。【總結】國際上為了便于交流,同時又體現出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所以化學家采用國際通用的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化學反應。【板書】二、化學方程式1、 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點燃例如:碳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O2==CO2探究活動:教材輔讀(閱讀教材P96內容,完成以下內容。)【討論】能提供給我們什么信息呢?(1) 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如:該反應中反應物為碳和氧氣,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反應條件是點燃。(2) 表示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微粒個數比。點燃如:C + O2 === CO21 : 1 : 1該反應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個數比為1:1:1.(3) 表示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注意】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通過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點燃如:C + O2 === CO212 : 16╳2 : 12+16╳212 : 32 : 44該反應中碳、氧氣、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12:32:44,即3:8:11.【總結】2、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1) 宏觀意義: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2) 微觀意義:表示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微粒個數比。(3) 質量意義:表示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練一練】你能計算出各物質的質量比嗎?點燃4P + 5 O2 ==== 2P2O5【注意】計算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比時,應將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各物質前的化學計量系數。 點燃【鞏固練習】說出化學方程式4P + 5 O2 ==== 2P2O5的意義?探究活動:【討論】化學方程式如何讀呢?從哪幾個方面讀?點燃以C + O2 === CO2為例。(1) 讀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如: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注意】“+”讀成“和”,“=”讀成“反應生成”,化學式應讀物質名稱,反應條件也要讀出。(2)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各微粒間的個數關系。如:每1個碳原子和1個氧分子在點燃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碳分子。(3)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如: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總結】3、 化學方程式的讀法(1) 宏觀讀法:讀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2) 微觀讀法: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各物質間的微粒個數關系。(3) 質量讀法: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簡記:一讀物質、二讀微粒、三讀質量點燃【鞏固練習】化學方程式4P + 5 O2 ==== 2P2O5的讀法?【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既可以知道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又可以知道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使人一目了然。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化學方程式提供給我們很多信息,我們必須要學會正確解讀并理解化學方程式。【板書設計】二、化學方程式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2、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1) 宏觀意義: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2) 微觀意義:表示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微粒個數比。(3) 質量意義:表示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3、 化學方程式的讀法(1) 宏觀讀法:讀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2) 微觀讀法: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各物質間的微粒個數關系。(3) 質量讀法: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簡記:一讀物質、二讀微粒、三讀質量【布置作業】1、 教材課本P98習題1、2 2、導學案“針對訓練”2、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