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血液循環 第3課時【課前準備】課本翻到41頁、基礎訓練翻到22頁、研學稿、雙色筆一、學習目標(2 min)?1. 描述血液循環的途徑。(重難點)2. 簡述血液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難點)3. 說出血液循環的作用與意義。二、學習過程(30 min)(一)自主預習(瀏覽課本41-45頁,完成基礎訓練22頁 課前預習)(4 min)(二)重點探究(26 min)① 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5 min)② 解讀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15 min)圖1 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之一“ —— ”表示血液循環中的動脈血 “ - - - - - ”表示血液循環中的靜脈血圖 2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之二練習:基礎訓練選擇題2、9,非選擇題4③ 血液和脈搏(略)(6 min)練習:基礎訓練選擇題10三、當堂檢測 基礎訓練23頁 判斷(5 min)1、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圖中0~④表示與心臟相連的血管;⑤~③表示心臟中的四個腔;b表示兩個毛細血管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體循環的途徑是①④aO⑥當血液流經時,血紅蛋白與氧結合①與②均為靜脈①與②中流的均為靜脈血2、如圖圖示中,圖1是“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材料的處理,圖2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圖3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請據圖回答:(1)圖1中濕棉絮包裹在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時常往棉絮上滴加 ,目的是為了 。通常情況下,使用 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2)圖2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小魚尾鰭血液流動的圖像。你認為[2]是 血管,判斷依據是 。(3)當我們身體內有了炎癥,圖3中[ ] 的數量會增多,A是 ,A與C在結構上的區別是C有 ,D 的作用是 。四、能力提升(選做題)古代人民對血液循環已有一定的認識,《黃帝內經》中就有“諸血皆歸于心”,“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等論述。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頭表示血流方向。請分析作答:若A為肺,甲血管中流的是血管中流的是 。(2)若A為小腸,則甲血管中的含氧量 乙血管中的含氧量。(填“高于”或“低于”)(3)某同學口服感冒藥后,感冒藥成分最早出現在心臟四腔中的 。(4)空氣中的某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肺,該氣體最先到達心臟四腔中的 。五、作業布置 基礎訓練23-2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