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講 物質的溶解知識與技能:掌握電解水的實驗及結論,能夠區分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習慣與方法: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視頻演示)讓學生體驗實驗操作過程,得出實驗結論;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物質和實際例子講解溶液、懸濁液、乳濁液在生活中的用途;思維與素養:培養孩子們積極思考,探索科學的意識,明白科學就在身邊,用科學造福人類。青海湖周圍是茫茫草原。湖濱地勢開闊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比較溫和,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夏秋季的大草原,綠草如毯。金黃色的油菜,迎風飄香;牧民的帳篷,星羅棋布;成群的牛羊,飄動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在我國青海湖地區有一種說法,冬天撈堿,夏天曬鹽。這是什么原理呢?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一探究竟!知識點一: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感受到,一種物質能否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與這兩種物質的性質有關。那么,像食鹽和蔗糖這樣能夠溶于水的物質,是不是可以無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提出問題:20mL水最多能溶解氯化鈉(NaCl)的量是有限的嗎?設計實驗并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在 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量是一定的。提出問題:20mL水最多能溶解硝酸鉀(KNO3)的量是有限的嗎?設計實驗并觀察現象:結論:在 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鉀的量是一定的。在 ,向 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 。討論:如何判斷一種溶液是否飽和呢?分析實驗思考:1.有什么方法使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2.有什么方法使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濃溶液與稀溶液左圖:在不同的溫度下,將相同質量的硝酸鉀加入相同質量的水中;右圖:室溫下把同質量的氫氧化鈣和硝酸鉀加入同質量的水中。結論:飽和溶液 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 是稀溶液。相同溫度下,相同溶質的飽和溶液 比不飽和溶液濃。知識點二、溶解度討論:下面的哪個實驗能說明硝酸鉀的溶解性強于氯化鈉?若不能請說明理由。A BC D結論:根據溫度、溶劑量都相同,且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來比較物質 的溶解能力。一、固體溶解度化學上,為了方便比較物質的溶解能力,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定義:在 下,某固體物質在 里達到 時所溶解的 (單位g)。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問題:1.上述四種物質,20℃誰最易溶于水?2.KNO3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如何變化?(2)溶解度曲線觀察兩組溶解度曲線圖片,你能得到什么規律?溶解度規律: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代表物質:硝酸鉀)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小;(代表物質:氯化鈉)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代表物質:氫氧化鈣)溶解度曲線上的點的含義:(3)溶解性與溶解度的關系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解溶解度 大于10g 小于10g大于1g 小于1g大于0.01g 小于0.01g三、氣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思考1:打開汽水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這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什么有關?思考2.喝了汽水后,常常會打嗝。這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還與什么有關?結論:氣體的溶解度隨著壓強的增大而 ;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四、溶解的吸熱放熱問題。有些物質溶于水會放熱,如: 、 、生石灰(反應);有些物質溶于水會吸熱,如氯化銨、硝酸銨;有些物質溶于水溫度變化不大,如:氯化鈉、硝酸鈉。精熟講授① 以下對“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20℃時,31.6克硝酸鉀完全溶解在水中B.20℃時,100克溶液含31.6克硝酸鉀C.31.6克硝酸鉀溶解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D.20℃時,31.6克硝酸鉀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達到飽和狀態高效演練1-1 下列有關飽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B.某固體溶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后一定會變成不飽和溶液C.析出晶體后的溶液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一定還是飽和的D.某溶液冷卻到一定溫度時能析出晶體,就可以證明原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高效演練1-2 下列關于氯化鈉的溶解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t℃時,10 g氯化鈉可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 gB.t℃時,把10 g氯化鈉溶解在水里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 gC.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氯化鈉的溶解度是20 gD.t℃時,把31.6 g氯化鈉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1.6 g精熟講授② 小科同學往圖所示的燒杯中加入一種固體物質,攪拌后,發現溫度升高、石蠟熔化,塑料片掉了下來。小科同學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A.氯化鈣 B.硝酸銨C.氯化鈉 D.氫氧化鈉高效演練2-1 小燒杯中盛放硝酸鉀溶液,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鉀晶體。若將下列固體投入到大燒杯的水中,不斷攪拌,能使小燒杯底部硝酸鉀晶體的質量明顯減小的是( )A.氫氧化鈉固體 B.硝酸銨固體C.氯化鈉固體 D.硫酸銅晶體高效演練2-2 已知M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圖中甲、乙試管分別盛有M、N的飽和溶液,試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M、N固體。向燒杯中加入一種物質后,甲中的固體減少,乙中M的固體增加,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A.氫氧化鈉固體B.硝酸銨固體C.食鹽D.蔗糖精熟講授① 配制硝酸鉀飽和溶液時得到下表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不正確的是( )A.60℃時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8克B.60℃時等質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鉀比28℃時多C.①②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D.③所得溶液不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高效演練1-1 t℃時A物質的溶液,第一次恒溫蒸發10克水,結果沒有晶體析出,第二次恒溫蒸發掉10克水,結果析出2克A,第三次再恒溫蒸發10克水。下列有關第三次晶體析出質量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一定大于2克 B.一定等于2克 C.一定小于2克 D.一定大于或等于2克高效演練1-2 t℃時某硝酸鈉溶液400克,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第一次蒸發20克水,析出晶體4克;第二次又蒸發20克水,析出晶體6克則t℃時硝酸鈉的溶解度為( )A.20克 B.25克 C.30克 D.40克高效演練1-3 20℃時KCl的飽和溶液兩份,甲為100g,乙為150g,溫度不變,將甲蒸去10g水析出晶體mg,乙蒸發去20g水析出晶體ng,則m和n的數值關系是_______。高效演練1-4解釋下列現象的原理明顯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A.燒開水時,沒多長時間就有氣泡逸出 B.喝汽水時會打嗝C.揭開啤酒瓶蓋,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降,池塘里的魚常浮出水面精熟講授① A、B、C三個燒杯中裝有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A、B、C燒杯中分別加入25g、15g、5g硝酸鉀固體,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____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要使A燒杯中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繼續溶解,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高效演練1-1 20℃時,四個實驗小組分別取不同質量的氯化鈉,逐漸加入各省有50g水的燒杯中,不斷攪拌直到不再溶解為止,然后分別稱量剩余氯化鈉的質量。記錄數據如下表: 實驗小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水的質量/g 50 50 50 50所取氯化鈉的質量/g 15 20 25 30剩余氯化鈉的質量/g 0 2 7 1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20℃時,50g 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含有 18g 氯化鈉B.用蒸發的方法可以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C.第二組所得溶液的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9∶25D.相同溫度下,氯化鈉在水里的溶解度與水的質量無關高效演練1-2 時,將a、b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各15g,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所示;降溫到時忽略水分蒸發,現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a、b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B.時a、b溶液均為飽和溶液C.時a、b的溶解度相同D.時a、b的溶解度相同高效演練1-3圖甲是A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乙燒杯中盛有t℃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溶液質量為100克,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升高溫度,該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C.在t℃時,恒溫蒸發燒杯中的水分有晶體析出D.在t℃時,該溶液中A物質的質量是a克某物質A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現有20℃的100克物質A的飽和溶液樣品若干份,下列說法或措施正確的有( )①取樣品升高溫度至60℃將變為不飽和溶液②取樣品降溫度至10℃仍是飽和溶液③取樣品升溫至60℃加入80克物質A,固體恰好全部溶解④加入20克水降溫度至0℃仍是飽和溶液⑤蒸發掉20克水,再恢復到20℃仍是飽和溶液⑥配置圖中C狀態下的此溶液100g,需要的水比100g樣品中含有的水要少A.三種 B.四種 C.五種 D.六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