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環節”教學學案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一、學習目標:二、學習過程(一)讀一讀:(預習課文,自主完成基礎知識,記下發現的問題)1.孫文——孫逸仙——孫中山(20世紀中國第一位偉人,自稱洪秀全第二)。思想變化: —— , —— 。2.早年革命活動: (組織)——孫中山;1894;地點 ;宗旨“振興中華”;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興中會性質:中國第一個 革命團體;廣州起義——1895;孫中山、陸皓東等;失敗。1905年,孫中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二)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背景:①群眾基礎——《 》簽訂后,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②思想基礎——資產階級思想得到迅速傳播。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 》、陳天華《 》《警世鐘》——宣傳民族民主革命,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③組織基礎——各種革命團體紛紛成立,如:華興會、光復會④領導基礎—— 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2.中國同盟會目的: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時間: 年8月地點: ,政治綱領: 、 、 、 領導機構:孫中山為總理,建立領導機構機關報: 性質: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 。意義: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二)試一試:3.興中會與中國同盟會的比較名稱 時間 地點 創建人 綱領 性質4.三民主義與同盟會綱領的關系革命綱領 指導思想 革命類型 地位(三)議一議:4. 孫中山選擇革命道路的原因:5.三民主義的局限性:6.如何理解孫中山是我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四)講一講:(五)練一練:1.康有為和孫中山的政治活動( )a、都以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為目的b、都主張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進行改革c、都極力排斥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d、都未能動搖清政府封建統治的基礎2.下列事件中,與孫中山無關的是( )a、成立興中會 b、建立同盟會 c、領導辛亥革命 d、直接領導武昌起義3.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 )a、三民主義 b、人文主義 c、啟蒙思想 d、社會主義4.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宏偉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最早提出開發三峽水利的設想,這主要體現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a、國共合作 b、民族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權主義5.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隨后,民主革命團體紛紛出現,在孫中山推動下,1905年8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骨干聚集日本東京,成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材料二: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這三樣有一樣做不到,也不是我們的本意,達到這三樣目的之后,我們中國當成為至完美的國家。孫中山材料三:所有國民軍對外之行動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國前此與各國締結之條約,皆繼續有效。二、償還外款照舊擔認,仍由各省洋關如數攤還。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權利,一律保護。(1)材料一中孫中山成立的“統一的革命組織”的名稱是什么?該組織的指導思想是什么?(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分別對應該組織指導思想的哪一項?并據材料二分析孫中山當時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國家是什么樣的國家?他準備怎樣建立?(3)據材料二、三分析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或三大革命有什么局限性?(6)孫中山先生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思想品質?(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