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學案細胞的分子組成(三)【知識點1: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1)核酸的作用: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2)核酸的組成元素:C、H、O、N、P2)核酸的種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3)核酸的基本單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為脫氧核糖、RNA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脫氧核苷酸,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練習:1.研究組成細胞的分子,可以幫助我們建立科學的生命觀,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幾丁質又稱殼多糖,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甲殼動物的外骨骼中的二糖B.胃蛋白酶隨食物進入腸液仍可催化蛋白質水解C.胰島素和抗體的差異與組成它們的氨基酸數目、種類和連接方式有關D.水稻細胞中由C、G、T、U四種堿基參與合成的核苷酸有6種2.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的化合物b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①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②若a為核糖,則b為DNA的基本組成單位③若m為尿嘧啶,則DNA中不含b這種化合物④幽門螺桿菌體內含的化合物m共4種⑤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0、N、P5種⑥若a為核糖,則由b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A.1個 B.2個 C.3個 D.4個3.煙草、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各具有堿基分別為( )A.8、5 B.5、8 C.5、4 D.8、44.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圖中A為糖類,則C是 ,G是 。(2)F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圖中的 。(3)E的主要載體是圖中的 。(4)E是F中 的片段。(5)“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遺傳主要是通過H上的 傳遞給后代,實際上是通過 的排列順序來傳遞遺傳信息的。【知識點2:核酸的種類及主要存在的部位】1.核酸的功能特性(1)構成DNA的是4種脫氧核苷酸,但成千上萬個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是多種多樣的,DNA分子具有多樣性.(2)每個DNA分子的4種脫氧核苷酸的比率和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其特定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代表特定的遺傳信息.(3)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種核酸,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順序也具有多樣性.2、核酸的多樣性(1)原因:核苷酸的數量不同和排列順序的多樣化.(2)遺傳信息的儲存:①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信息貯存在DNA分子中.②少數病毒的遺傳信息貯存在RNA中,如HIV、SARS病毒.3.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堿基的情況生物 類別 核酸 核苷酸 堿基 遺傳 物質 舉例細胞 生物 DNA和RNA 8種 5種 DNA 細菌、人等病毒 只含DNA 4種 4種 DNA 噬菌體只含RNA 4種 4種 RNA 艾滋病 病毒練習:5.同位素標記法是生物學上常用的實驗方法,用含有H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培養液培養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下列能被標記的是( )A.染色體、線粒體 B.葉綠體、線粒體C.高爾基體、核糖體 D.內質網、染色體6.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分子組成和細胞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淀粉、糖原、纖維素、蔗糖徹底水解后得到的產物相同B.線粒體、核糖體、染色體、葉綠體等結構中都含有DNAC.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但細胞中合成RNA的主要場所在細胞核D.膽固醇是構成動植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7.同位素標記法是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各項表示利用該方法進行物質轉移路徑的探究,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14C標記CO2,卡爾文循環中14C的轉移路徑為14CO2→14C3→14C5→(14CH2O)B.給漿細胞提供15N標記的氨基酸,15N的轉移路徑為細胞核→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C.在含15N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養液中培養洋蔥根尖,15N的轉移路徑可為細胞質→細胞核→核糖體D.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35S的傳遞路徑是親代T2噬菌體→子代T2噬菌體8.請完成下面的概念圖: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知識點3:核酸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核酸的功能:(1)細胞內攜帶遺傳物質的物質.(2)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練習:9.我國科學家童第周從單尾鰭鯽魚卵的細胞質基質內,提取了一種物質x,并將這種物質注射到雙尾鰭金魚的受精卵中,在發育成長的320條幼魚中,有106條魚由雙尾鰭變成了單尾鰭。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物質X最可能是( )A.RNA B.DNA C.蛋白質 D.磷脂10.人體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 )A.DNA B.RNA C.脫氧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11.下列哪項不是核酸類物質的功能( )A.貯藏著遺傳信息 B.催化化學反應C.構成中心體 D.轉運氨基酸12.20世紀60年代,有人提出:在生命起源之初,地球上可能存在一個RNA世界。在原始生命中,RNA既承擔著遺傳信息載體的功能,又具有催化化學反應的作用。請回答以下問題:(1)RNA可以作為遺傳物質,其具有的相應特點是 (至少寫出2點)。(2)科學家在原生動物四膜蟲等生物中發現了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①核酶的基本單位是 。②作為酶,核酶也具有專一性。酶的專一性是指 。③有一種名為L19RNA的核酶,其活性部位是富含嘌呤的一段核苷酸鏈,其作用底物是富含嘧啶的核苷酸鏈,由此推測其專一性是通過 來實現的。研究發現,L19RNA可以催化某些RNA的切割和連接,其切割和連接這些底物時與 鍵的破壞與形成有關。【知識點4: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一、實驗原理①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中.②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RNA的親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③鹽酸(HCl)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二、實驗流程取口腔上皮細胞:↓水解:①將烘干的載玻片放入加有30mL8%鹽酸的小燒杯中;②將小燒杯置于加入30℃溫水的大燒杯中保溫5min↓沖洗涂片:用蒸餾水緩慢沖洗載玻片10s↓染色:①用吸水紙吸干載玻片的水分②將吡羅紅甲基綠2滴滴于載玻片上,染色5min③吸去多余染色劑,蓋上蓋玻片;↓觀察: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結論: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中三、實驗注意事項:(1)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A液20mL,B液80mL混合配成,現配現用.→A液:吡羅紅甲基綠粉1g+蒸餾水100mL,置于棕色瓶中備用;B液:,}+蒸餾水50ml 配成pH為4.8溶液兩種染色劑混合使用,使用時現用現配.(2)0.9%NaCl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和生理功能.8%鹽酸蒸餾水(3)水解過程要水浴保溫,保溫時間要嚴格控制,以確保水解充分而又不會破壞細胞結構.(4)0.9%的NaCl溶液是為了保持口腔上皮細胞正常形態.(5)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少量存在于細胞質的葉綠體、線粒體中,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少數存在于細胞核中,即兩個部位兩種核酸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而已.(6)實驗材料選取的注意事項①若選用動物細胞,不能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因為其沒有細胞核.②若選用植物細胞,應該選用無色的材料,不宜用葉肉細胞,防止光合色素的干擾.選口腔上皮細胞而不選植物葉肉細胞,是為了避免葉綠體中色素的干擾.四、實驗現象及相關結論1、綠色明顯集中且接近細胞中央證明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2、綠色周圍的紅色范圍較廣證明RNA廣泛分布于細胞質中結論: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少量分布在線粒體、葉綠體.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 原核細胞的DNA位于擬核練習:13.以下生物學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正確的是( )實驗名稱 實驗操作及結果A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 在待測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可檢測到還原糖B 觀察細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先加甲基綠染色,再加吡羅紅染色。可觀察到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C 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 先用鹽酸水解,再用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細胞線粒體D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 洋蔥根尖經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后,部分細胞中可觀察到染色體A.A B.B C.C D.D14.下列有關“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8%的鹽酸處理后的細胞仍是活細胞B.需使用吡羅紅和甲基綠染色劑先后染色5minC.可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D.若選用人口腔上皮細胞,可觀察到細胞核呈綠色【知識點5:DNA與RNA的異同】1.核酸的功能特性(1)構成DNA的是4種脫氧核苷酸,但成千上萬個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是多種多樣的,DNA分子具有多樣性.(2)每個DNA分子的4種脫氧核苷酸的比率和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其特定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代表特定的遺傳信息.(3)有些病毒只含有RNA一種核酸,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順序也具有多樣性.2、核酸的多樣性(1)原因:核苷酸的數量不同和排列順序的多樣化.(2)遺傳信息的儲存:①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信息貯存在DNA分子中.②少數病毒的遺傳信息貯存在RNA中,如HIV、SARS病毒.3.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堿基的情況生物 類別 核酸 核苷酸 堿基 遺傳 物質 舉例細胞 生物 DNA和RNA 8種 5種 DNA 細菌、人等病毒 只含DNA 4種 4種 DNA 噬菌體只含RNA 4種 4種 RNA 艾滋病 病毒練習:15.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B.DNA和RNA中的五碳糖不相同C.DNA分子中堿基與磷酸基相連接D.編碼蛋白質的DNA片段含遺傳信息相同的兩條單鏈16.甲生物核酸的堿基比例,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遺傳物質的堿基比例,嘌呤占46%、嘧啶占54%,則甲、乙生物可能是( )A.藍細菌、豌豆B.T2噬菌體、酵母菌C.大腸桿菌、T2噬菌體D.肺炎鏈球菌、煙草花葉病毒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共4小題)1.研究組成細胞的分子,可以幫助我們建立科學的生命觀,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幾丁質又稱殼多糖,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甲殼動物的外骨骼中的二糖B.胃蛋白酶隨食物進入腸液仍可催化蛋白質水解C.胰島素和抗體的差異與組成它們的氨基酸數目、種類和連接方式有關D.水稻細胞中由C、G、T、U四種堿基參與合成的核苷酸有6種【分析】1、蛋白質的結構的多樣性與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有關。2、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四種堿基分別是A、T、C、G;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四種堿基分別是A、U、C、G。【解答】解:A、幾丁質又稱殼多糖,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甲殼動物的外骨骼中的多糖,A錯誤;B、胃蛋白酶的適宜pH為1.5﹣2.0,腸液為略堿環境,胃蛋白酶隨食物進入腸液后失活,不能催化蛋白質水解,B錯誤;C、胰島素和抗體的差異與組成它們的氨基酸數目、種類、排列順序、肽鏈的空間結構有關,與氨基酸的連接方式無關,組成不同蛋白質的氨基酸的連接方式相同,都是脫水縮合形成肽鍵,C錯誤;D、水稻是真核生物,細胞內有DNA和RNA兩種核酸,故C、G既可以參與脫氧核苷酸,又可以參與核糖核苷酸的組成,T只參與脫氧核苷酸的組成,U只參與核糖核苷酸的組成,因此由C、G、T、U四種堿基參與合成的核苷酸有6種,D正確。故選:D。2.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的化合物b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①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②若a為核糖,則b為DNA的基本組成單位③若m為尿嘧啶,則DNA中不含b這種化合物④幽門螺桿菌體內含的化合物m共4種⑤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0、N、P5種⑥若a為核糖,則由b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A.1個 B.2個 C.3個 D.4個【分析】核酸分為脫氧核糖核酸(DNA)與核糖核苷酸(RNA)兩類,其組成單體都是核苷酸。【解答】解:①若m為腺嘌呤,則b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①錯誤;②若a為核糖,則b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構成RNA的基本組成單位,②錯誤;③尿嘧啶(U)是構成RNA的基本單位核糖核苷酸中所特有的一種堿基,若m為尿嘧啶,則b一定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構成RNA的基本單位中的一種,DNA中不含尿嘧啶核糖核苷酸,③正確;④幽門螺桿菌屬于細胞生物,體內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其含有的化合物m(含氮堿基)共5種(A、U、G、C、T),④錯誤;⑤化合物b是核苷酸,其組成元素有C、H、O、N、P5種,⑤正確;⑥若a為核糖,則b是核糖核苷酸,由核糖核苷酸組成的核酸是RNA,RNA主要分布在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⑥錯誤;故選:B。3.煙草、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各具有堿基分別為( )A.8、5 B.5、8 C.5、4 D.8、4【分析】核酸分為兩種,即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們的基本組成單位依次是脫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組成的五碳糖分別為脫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堿基有四種,即A、C、G、T,核糖核苷酸的組成堿基有四種,即A、C、G、U。【解答】解:煙草是植物,既有DNA也有RNA,堿基有A、G、C、T、U5種。煙草花葉病毒為RNA病毒,只含有RNA,故堿基只有A、U、C、G 4種。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要求考生識記核酸的種類、分布及基本組成單位,明確細胞類生物的細胞同時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再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各選項作出準確的。4.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圖中A為糖類,則C是 磷酸 ,G是 蛋白質 。(2)F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圖中的 D 。(3)E的主要載體是圖中的 H 。(4)E是F中 具有遺傳效應 的片段。(5)“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遺傳主要是通過H上的 F 傳遞給后代,實際上是通過 D 的排列順序來傳遞遺傳信息的。【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2、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基因在染色體上,并且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解答】解:(1)據圖分析,A、B堿基和C構成了脫氧核苷酸,若A是脫氧核糖,則C是磷酸;F是DNA與G蛋白質共同構成了H染色體。(2)F是DNA,其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即圖中的D。(3)E是基因,基因的主要載體是H染色體。(4)基因(E)是有遺傳效應的F (DNA)片段。(5)生物體的遺傳是通過染色體上的F(DNA)傳遞給后代的,實際上是通過D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來傳遞遺傳信息的。故答案為:(1)磷酸 蛋白質(2)D(3)H(或染色體)(4)具有遺傳效應(5)F D二.核酸的種類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共4小題)5.同位素標記法是生物學上常用的實驗方法,用含有H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培養液培養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下列能被標記的是( )A.染色體、線粒體 B.葉綠體、線粒體C.高爾基體、核糖體 D.內質網、染色體【分析】1、脫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用被3H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培養液培養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一段時間后,含有放射性的結構應該是含有DNA的結構。2、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其次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有少量分布。【解答】解:A、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其次是線粒體,A正確;B、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不含葉綠體,B錯誤;C、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中的高爾基體、核糖體中均不含DNA,C錯誤;D、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中的內質網中不含DNA,D錯誤。故選:A。6.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分子組成和細胞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淀粉、糖原、纖維素、蔗糖徹底水解后得到的產物相同B.線粒體、核糖體、染色體、葉綠體等結構中都含有DNAC.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但細胞中合成RNA的主要場所在細胞核D.膽固醇是構成動植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分析】1、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質中的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組分,其次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除外膽固醇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2、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和RNA,而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3、淀粉、糖原、纖維素屬于多糖,都是由許多分子的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的,蔗糖屬于二糖,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脫水縮合形成。【解答】解:A、淀粉、糖原、纖維素徹底水解后得到的產物都是葡萄糖,蔗糖徹底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錯誤;B、線粒體、葉綠體中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而核糖體由蛋白質和RNA組成,不含DNA,B錯誤;C、細胞中的RNA是通過轉錄形成的,轉錄的場所主要是細胞核,合成的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因此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C正確;D、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此外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D錯誤。故選:C。7.同位素標記法是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各項表示利用該方法進行物質轉移路徑的探究,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14C標記CO2,卡爾文循環中14C的轉移路徑為14CO2→14C3→14C5→(14CH2O)B.給漿細胞提供15N標記的氨基酸,15N的轉移路徑為細胞核→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C.在含15N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養液中培養洋蔥根尖,15N的轉移路徑可為細胞質→細胞核→核糖體D.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35S的傳遞路徑是親代T2噬菌體→子代T2噬菌體【分析】用物理性質特殊的同位素來標記化學反應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標記可用于示蹤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通過追蹤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穩定同位素,如15N、18O等。【解答】解:A、在卡爾文循環中的轉移路徑為14CO2→14C3→(14CH2O),A錯誤;B、核糖體是無膜的細胞器,B錯誤;C、15N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可參與轉錄過程,培養液中15N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可先進入細胞質,再進入細胞核中參與轉錄,轉錄生成的mRNA 與核糖體結合作為翻譯的模板,C正確;D、在T 噬菌體親、子代之間傳遞的物質是 DNA,35S標記的是T 噬菌體的蛋白質,子代T2噬菌體中不含35S,D錯誤。故選:C。8.請完成下面的概念圖:① 核苷酸 ;② 核糖核苷酸 ;③ 脫氧核糖 ;④ 4種堿基 ;⑤ 核酸 ;⑥ RNA ;⑦ 細胞核 ;⑧ 細胞質(線粒體、葉綠體) 。【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四種堿基分別是A、T、C、G.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四種堿基分別是A、U、C、G.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解答】解:核酸的基本單位是①核苷酸,核苷酸包括脫氧核苷酸和②核糖核苷酸,其中脫氧核苷酸由磷酸、③脫氧核糖和④4種堿基組成,核苷酸連接形成⑤核酸,核酸有兩種,DNA和⑥RNA,DNA主要分布在⑦細胞核中,少量分布在⑧細胞質(線粒體、葉綠體)中。故答案為:①核苷酸 ②核糖核苷酸 ③脫氧核糖 ④4種堿基 ⑤核酸 ⑥RNA ⑦細胞核 ⑧細胞質(線粒體、葉綠體)三.核酸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共4小題)9.我國科學家童第周從單尾鰭鯽魚卵的細胞質基質內,提取了一種物質x,并將這種物質注射到雙尾鰭金魚的受精卵中,在發育成長的320條幼魚中,有106條魚由雙尾鰭變成了單尾鰭。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物質X最可能是( )A.RNA B.DNA C.蛋白質 D.磷脂【分析】1、核酸分為DNA和RNA,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2、轉錄是指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翻譯是指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解答】解:將這種物質注射到雙尾鰭金魚的受精卵中,在發育成長的320條幼魚中,有106條魚由雙尾鰭變成了單尾鰭。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物質X最可能是RNA,RNA分子上攜帶有單尾金魚的遺傳信息,并能在雙尾魚的受精卵中表達。故選:A。10.人體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 )A.DNA B.RNA C.脫氧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分析】核酸的功能:(1)細胞內攜帶遺傳物質的物質。(2)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解答】解:AB、人體細胞內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其中只有DNA是其遺傳物質,A正確,B錯誤;CD、核酸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核苷酸不是,CD錯誤。故選:A。11.下列哪項不是核酸類物質的功能( )A.貯藏著遺傳信息 B.催化化學反應C.構成中心體 D.轉運氨基酸【分析】1、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細胞中的核酸根據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為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兩種,構成DNA與RNA的基本單位分別是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個脫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形成,每個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形成。2、RNA是核糖核酸的簡稱,RNA有多種功能:①有少數酶是RNA,即某些RNA有催化功能;②某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③rRNA是核糖體的構成成分;④mRNA攜帶著從DNA轉錄來的遺傳信息;⑤tRNA可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中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解答】解:A、儲藏遺傳信息是核酸的功能之一,A錯誤;B、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少數酶的本質是RNA,B錯誤;C、中心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中心體不含核酸,C正確;D、在蛋白質合成中的翻譯階段,位于細胞質基質中轉運氨基酸的物質是轉運RNA,D錯誤。故選:C。12.20世紀60年代,有人提出:在生命起源之初,地球上可能存在一個RNA世界。在原始生命中,RNA既承擔著遺傳信息載體的功能,又具有催化化學反應的作用。請回答以下問題:(1)RNA可以作為遺傳物質,其具有的相應特點是 可以復制,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可以儲存遺傳信息,可以指導蛋白質合成,能產生變異 (至少寫出2點)。(2)科學家在原生動物四膜蟲等生物中發現了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①核酶的基本單位是 核糖核苷酸 。②作為酶,核酶也具有專一性。酶的專一性是指 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③有一種名為L19RNA的核酶,其活性部位是富含嘌呤的一段核苷酸鏈,其作用底物是富含嘧啶的核苷酸鏈,由此推測其專一性是通過 核酶與底物間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形成氫鍵 來實現的。研究發現,L19RNA可以催化某些RNA的切割和連接,其切割和連接這些底物時與 磷酸二酯 鍵的破壞與形成有關。【分析】核酸的功能:(1)細胞內攜帶遺傳物質的物質.(2)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2、酶絕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3、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2)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3)作用條件較溫和:高溫、過酸、過堿都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溫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會失活。【解答】解:(1)RNA可以復制,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可以儲存遺傳信息,可以指導蛋白質合成,能產生變異,故RNA可以作為遺傳物質。(2)①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核酶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②酶的專一性是指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③有一種名為L19RNA的核酶,其活性部位是富含嘌呤的一段核苷酸鏈,其作用底物是富含嘧啶的核苷酸鏈,由此推測其專一性是通過核酶與底物間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形成氫鍵來實現的。研究發現,核糖核苷酸之間以磷酸二酯鍵連接成RNA鏈,L19RNA可以催化某些RNA的切割和連接,其切割和連接這些底物時與磷酸二酯鍵的破壞與形成有關。故答案為:(1)可以復制,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可以儲存遺傳信息,可以指導蛋白質合成,能產生變異(2)①核糖核苷酸 ②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③核酶與底物間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形成氫鍵 磷酸二酯四.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共2小題)13.以下生物學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正確的是( )實驗名稱 實驗操作及結果A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 在待測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可檢測到還原糖B 觀察細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先加甲基綠染色,再加吡羅紅染色。可觀察到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C 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 先用鹽酸水解,再用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細胞線粒體D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 洋蔥根尖經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后,部分細胞中可觀察到染色體A.A B.B C.C D.D【分析】1、斐林試劑是由甲液(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乙液(0.05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還原糖,使用時要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需水浴加熱。2、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3、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以使活細胞中線粒體呈現藍綠色。【解答】解:A、使用斐林試劑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時,需將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到待測樣液中,A錯誤;B、觀察細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時,應使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B錯誤;C、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時,健那綠是活細胞染料,不能先用鹽酸水解,C錯誤;D、由于有絲分裂過程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且是不同步的,大部分細胞處于間期,故將洋蔥根尖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部分細胞中有染色體,D正確。故選:D。14.下列有關“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8%的鹽酸處理后的細胞仍是活細胞B.需使用吡羅紅和甲基綠染色劑先后染色5minC.可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D.若選用人口腔上皮細胞,可觀察到細胞核呈綠色【分析】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原理:(1)染色: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與DNA的親和力強,吡羅紅與RNA的親和力強,即甲基綠+DNA→呈現綠色,吡羅紅+RNA→呈現紅色;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染色,可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2)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解答】解:A、8%的鹽酸處理后的細胞已經喪失活性,A錯誤;B、實驗中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液應混合加入,B錯誤;C、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有紫色的大液泡,會造成顏色干擾,因此可以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來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C錯誤;D、細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因此甲基綠可以將細胞核染成綠色,D正確。故選:D。五.DNA與RNA的異同(共2小題)15.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B.DNA和RNA中的五碳糖不相同C.DNA分子中堿基與磷酸基相連接D.編碼蛋白質的DNA片段含遺傳信息相同的兩條單鏈【分析】DNA和RNA的比較:英文縮寫 基本組成單位 五碳糖 含氮堿基 存在場所DNA 脫氧核糖核苷酸 脫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細胞核中,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有少量存在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細胞質中【解答】解:A、tRNA呈三葉草型,部分部位存在氫鍵,A錯誤;B、DNA中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RNA中五碳糖是核糖,B正確;C、DNA分子中脫氧核糖與磷酸基相連接,C錯誤;D、編碼蛋白質的DNA片段的兩條單鏈是互補的,堿基排列順序不同,所含遺傳信息也不相同,D錯誤。故選:B。16.甲生物核酸的堿基比例,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遺傳物質的堿基比例,嘌呤占46%、嘧啶占54%,則甲、乙生物可能是( )A.藍細菌、豌豆B.T2噬菌體、酵母菌C.大腸桿菌、T2噬菌體D.肺炎鏈球菌、煙草花葉病毒【分析】DNA與RNA的判定方法:(1)若核酸分子中有脫氧核糖,一定為DNA;有核糖一定為RNA。(2)若含“T”,一定為DNA或其單位;若含“U”,一定為RNA或其單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細胞中大量利用“T”,可認為進行DNA的復制;若大量利用“U”,可認為進行RNA的合成。(3)但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則為單鏈DNA,因雙鏈DNA分子中A=T、G=C、嘌呤(A+G)=嘧啶(C+T)。(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則肯定不是雙鏈DNA(可能為單鏈DNA,也可能為RNA)。【解答】解:(1)甲生物:核酸中嘌呤堿基數和嘧啶堿基數不相等,該生物可能只含RNA,也可能既含有DNA又含有RNA,因此該生物可能是藍細菌、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但不可能是T2噬菌體(DNA病毒,只含DNA);(2)乙生物的遺傳物質中嘌呤和嘧啶堿基數不相等,說明該生物的遺傳物質不是DNA,即乙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應該是RNA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故選: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