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六課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課標要求:辨識各種文化現象,領悟優秀文化作品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特別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信。科學精神:運用辯證思維能力科學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進程和歷史必然性,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做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公共參與: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自覺投身文化強國建設的偉大實踐。思維導圖核心考點一 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1.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形成時期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具體內容 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相同點 二者都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提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一脈相承、延續發展、不斷升華的關系,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體與主流。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必要性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決定的,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要性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銜接,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相匹配。考向一 革命文化典例1 (2017·全國Ⅲ)80多年來,紅軍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壯麗的遠征吸引了國外許多作家和記者,誕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埃德加·斯諾著《紅星照耀中國》,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寫《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現了長征這部壯麗史詩,引起強烈反響。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歷久彌新的精神價值③革命文化的內涵是在交流過程中確定的④革命文化通過大眾傳媒的傳播而具有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革命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是由其自身決定的,③④錯誤。變式1 (2021·福建高考)1926年,福建省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在廈門大學囊螢樓成立,進步學生羅揚才擔任書記。1927年,羅揚才遭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就義前留言:“為革命而死,我們覺得很光榮很快樂……不必為我悲傷,應踏著我們的血跡前進!”在中共廈大黨支部號召下,大批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2019年,廈門大學全面啟動培養學生黨支部書記的“揚才計劃”,引導優秀黨員學生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該計劃以羅揚才的名字命名是為了更好地( )①改進教育方法,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②傳承紅色基因,彰顯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③弘揚時代精神,在學習中轉化為物質力量④營造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人生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該計劃以羅揚才的名字命名與改進教育方法無關,故①不選。該計劃以羅揚才的名字命名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而不是弘揚時代精神,而且是在實踐中轉化為物質力量,故③不選。故本題選D。考向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典例2 (2021·山東高考)今日之中國,正如您所愿◆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江山破碎,國弊民窮”的年代,獄中飽受折磨的方志敏,于人生最后時刻以生命寫就了“可愛的中國”。他相信,“蠻可愛蠻可愛”的中國,一定會有一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這是方志敏一邊和死亡打著照面一邊勾勒出來的朗日晴空,也是革命戰爭年代無數中國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信仰。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感悟“可愛的中國”,從文化生活角度,闡述你對“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的理解。答案 “可愛的中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們應延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前行方向,從先烈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強大精神動力;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變式2 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有助于為中國道路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撐,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下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表述正確的是( )①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②是中華文化獲得空前發展、重新走向輝煌的必然選擇③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④植根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馘e誤,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④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易錯點 誤認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需要對革命文化進行批判繼承提醒 革命文化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對待革命文化不能像對待傳統文化那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也不能像對待落后文化那樣予以改造。訓練 一件打滿補丁的舊睡衣,反映出領袖樸實、節儉的崇高風范;一根用過的扁擔,展現了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嘉興的紅船,記錄著開天辟地的歷史時刻;延安的窯洞,彰顯著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無論是平常的日子還是具有特殊意義的節假日,革命文物像磁石一般吸引著觀眾走近那段激動人心的歲月。為此,我們應該( )①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②豐富革命文化的時代內涵,創新其表達形式③挖掘革命文物的內涵和價值,講好紅色故事④拓展革命文物的數量和種類,改造革命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 D核心考點二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1.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原因 ①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 ②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要求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貼近人民的精神生活 ②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 ③生動展示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3)文化發展為了人民原因 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 ②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是發展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要求 ①國家: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②文化工作者:生產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豐富高品質文化消費產品的供給,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提醒] 廣大文藝工作者進行文藝創作應堅持的原則①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創作深入人心的優秀作品。②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支撐。③反映時代,把握時代脈搏,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1)每一種文化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時代精神的展現。(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類歷史前進的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3)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只有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只有傾聽特定的時代聲音,才能吹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號角。3.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1)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2)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既向前看,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后看,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3)通過綜合創新,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提醒]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和“面向未來”①“不忘本來”,就是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因為我們有著燦爛的文化,有著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的本來。②“吸收外來”,就是放眼世界,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以此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這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則與遵循。③“面向未來”,指的是“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考向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典例 (2020·全國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農村改革帶來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勞動中萌發,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激情和靈感在希望的田野上點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誕生。如今,這首唱響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結成標示時代巨變的音樂符號,激勵著億萬中華兒女奮發進取。這表明( )①群眾喜聞樂見是評價藝術價值的客觀標準②社會主義文藝要堅持謳歌人民、謳歌勞動③激情與靈感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與動力④優秀的文藝作品既要回應時代要求又能引領時代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佗坼e誤,評價藝術價值的客觀標準、藝術創作的源泉與動力都是社會實踐。圖示法把握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變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關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文章合為時而著”,要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②要堅守傳統習俗,同時融通古今中外文化資源,綜合創新③要依靠人民,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④要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善于運用外來文化直接解決中國的時代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資源,但不是堅守傳統習俗,②錯誤。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把握文化發展規律,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解決中國的時代問題,但不是運用外來文化直接解決中國的時代問題,④錯誤。易錯點 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識錯誤提醒 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訓練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币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永恒的精神財富。一段時間以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沉渣泛起,社會上質疑英雄烈士、歪曲歷史的現象和行為不時出現,造成了惡劣影響,為此,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這( )①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以培養英雄和先鋒為著眼點②有利于弘揚和傳承革命精神,使其具體內涵能夠因時而變③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④說明立法應努力回應社會關切,國家須筑牢理想信念之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針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沉渣泛起,社會上質疑英雄烈士、歪曲歷史的現象和行為不時出現,造成了惡劣影響,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這說明立法應努力回應社會關切,國家須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④符合題意。核心考點三 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1.建設文化強國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堅決抵制、依法取締腐朽文化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要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 ①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②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③要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弘揚時代新風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①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 ②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快發展現代文化產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文化產品的質量 ③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2.堅定文化自信(1)原因: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2)要求①我們要繼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夯實文化自信的基礎。②文化自信不僅僅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某一階段優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對全部中華優秀文化的自信。我們要堅定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③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特別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信。考向一 文化強國典例1 (2021·湖北高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規定了政府、企業、個人等各類主體反食品浪費的職責義務,以法治方式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推動反食品浪費形成全民自覺。這種方式旨在( )①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②培育和踐行文明健康的新風尚③運用法律規范替代內在的道德約束④推動良好生活方式的自發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依法治國,還需以德治國,法律規范不能替代內在的道德約束,③錯誤;材料中以法治方式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推動反食品浪費形成全民自覺,而不是推動良好生活方式的自發形成,④不選。如何解答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試題(1)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個范圍十分廣泛的問題,它貫穿于整個《哲學與文化》第三單元,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既要考慮知識的顯性界定,也要注意材料的隱性界定。(2)回答這一問題時要注意以下知識角度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等等。變式1 賡續文化血脈,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演進,創造了無窮無盡的文化珍寶,奠定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基礎。近百年來,在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實踐中,我們的人民又創造了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尤其是抗疫斗爭和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和當代社會主義文化價值的強大力量,進一步增強了全國人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這啟示我們建設文化強國要( )①深入挖掘、充分調動我國的優秀文化資源②提高公民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③使中國的偉大精神、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④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考向二 文化自信典例2 (2018·北京高考)萬古奔騰的長江,孕育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為全面展示新時代長江的自然風貌和文化景觀,多位藝術家深入長江流域采風,創作了巨幅長卷《長江萬里圖》。該作品雄渾磅礴、風光萬千,畫出了一條中國人心中砥礪奮進的文化長河?!堕L江萬里圖》的創作( )①體現了自然性與人文性的統一②說明時代精神是藝術創新的源泉③體現了創作者為祖國河山立傳的文化自信④說明客觀真實是評價藝術作品的根本標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阱e:文化創新的源泉是社會實踐。④錯:是否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評價藝術作品的根本標準。變式2 2007年11月,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英文簡稱UNWTO)第17屆會議通過了對《世界旅游組織章程》修正案,決定將中文增列為本組織的官方語言。根據規定,該修正案經全體大會通過后,尚須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國履行批準手續后方可生效。2021年1月25日,中文作為UNWTO官方語言正式生效。這表明( )①增加國際組織官方語言,豐富世界文化多樣性②中文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增強我國文化自信③有利于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④將提高中文在國際社會使用比例,增強中文的國際影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俨环项}意,增加國際組織官方語言,與豐富世界文化多樣性無直接關系;②說法錯誤,“中文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說法絕對。易錯點 誤認為堅持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方向保證提醒 堅持文化自信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方向保證。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訓練 方向引領行動,行動成就目標。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需要( )①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②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③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④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相協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①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與題干強調的重點無關;④不符合題意,堅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相協調,強調的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這與題干強調的“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無直接聯系。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青灰色的院墻,復古的檐角窗欞,隨處可見的歷史文化標識,漫步于文華胡同,讓人神清氣爽。作為2020年京城十大“最美街巷”之一,文華胡同在提升胡同環境品質的同時,以李大釗故居為核心,通過整理臨街建筑外立面、增設公共文體設施、布置文化景觀等,打造了一條兼顧紅色文化、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的示范胡同。文華胡同的改造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以紅色文化為主軸,涵養精神家園②以文化遺產為載體,展現多樣文化③以文化交流為依托,實現文化融合④以大眾傳媒為手段,提升生活品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鄄环项}意,材料未涉及文化交流;④不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以大眾傳媒為手段,提升生活品質”。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革命文化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升華②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弘揚革命文化中的紅色基因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和進程④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 B解析 ②說法太片面,排除;③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和進程,但不起決定作用。3.“濟南市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于2021年3月公布。此次入選的革命文物共8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34處。公布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旨在( )①傳承紅色基因,釋放強大紅色力量②研究中華文明演進和展現文化多樣性③珍惜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發展文化產業④發揮革命文物文化載體屬性,激發愛國熱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诓环项}意,公布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有利于研究中華文明演進和展現文化多樣性,但不是目的;③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文化事業而不是文化產業。4.電視節目《海報里的英雄》,在主旋律框架下創新破局,以電影戲劇、歌舞交響樂、深度專家訪談等融合化表達來解讀經典電影海報、展現英雄抗戰往事,讓流淌著的歲月痕跡和文化記憶長久延續,以年輕化表達圈粉無數。該節目能成功圈粉,是因為( )①用精神的力量搭建起跨越歲月的橋梁,照亮當下的你我②激發凝聚力和創造力,鑄就了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根基③繼承并弘揚了革命文化,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④立足經典中珍貴記憶,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 A解析 材料未體現激發凝聚力和創造力,②不選。文化創作應立足于社會實踐,④不選。5.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一定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更加自覺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①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②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③是由我國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④是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夢的關鍵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②不符合題意。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④不符合題意。6.習近平總書記在形容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時候,經常引用陳望道蘸著墨汁吃粽子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我們知道墨汁的味道當然不是甜的,但是有理想信念的共產黨人,真理的味道比糖還甜。這是因為( )①堅定信念,在為人民利益的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②崇高的理想是推動人們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③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是無窮的,堅定信念則無往不勝④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①不符合題意,堅定信念,在為人民利益的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是做法,不是原因;③中“堅定理想信念則無往不勝”夸大了理想信念的作用,排除。7.2021年2月8日,原創主旋律歌曲《紅色永傳承》正式發布,為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獻禮?!耙驗檫@信仰,就有了方向,滿腔奮發的熱血,溫暖著胸膛,美好的時光,江河般流淌,奔騰不息的未來,給我們力量……”這首歌的傳唱有利于( )①凝聚青春力量,展現自我風采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③維護國家主權,促進祖國統一④堅定理想信念,激發責任擔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鲍I禮文藝作品是文藝創作的一種特殊類型,通過重溫歷史,回眸經典,追溯燃情歲月,不僅可以為重大政治活動和重要節日、紀念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更可以帶領觀眾追憶光輝歲月,致敬偉大歷史。優秀的獻禮文藝作品應( )①將人民群眾作為源泉和動力,堅持作品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②聚焦時代主題,彰顯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積極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③立足社會實踐,講好中國故事、謳歌中國精神、弘揚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④將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根本任務,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 D解析 ①錯誤,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源泉和動力;④錯誤,優秀的獻禮文藝作品以培育“四有公民”為根本任務。9.(2018·海南高考)習近平指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體現繼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馬克思主義的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這里強調的有( )①文化創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資源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進文化創新③吸收國外文化的精華是推進文化創新的時代要求④文化創新的本質在于深入發掘傳統文化的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俦硎鲥e誤,文化創新要立足于社會實踐;④錯誤,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是文化創新的根基,但不是本質。10.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上述要求旨在( )①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②促進中外文化的借鑒與融合③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④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②③不符合題意,促進中外文化的借鑒與融合和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11.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然召喚著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新使命。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必須( )①把文化建設作為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②消除各民族文化在發展程度上的差異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馘e誤,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②錯誤,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在發展程度上的差異并不能消除。12.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覺醒;一個民族的振興,最終取決于思想文化的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為此,我國必須( )①倡導意識形態多元化,促進中外文明的交流和互學互鑒②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③樹立中華傳統道德觀,培養先進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④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C解析 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反對意識形態多元化傾向,①說法錯誤。中華傳統道德觀并不都是正確的,③說法錯誤。1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建交70周年,“風雨同舟·守望相助——印尼國際藝術節中國專場”線上演出在印尼國家電視臺播出。此次演出實現了科技與藝術的相互融合,同時打破劇場觀眾人數和僅此一次觀看的限制,助力中華文化的廣泛傳播,也突出了交融合作的美好愿景。這一線上演出有利于( )①講好中國故事,培養國人高度的文化自信②展現文化多樣性,促進兩國文化交流③促進其他民族深入理解、認同中華文化④發揮媒體作為文化交流途徑的重要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坼e誤,不同民族文化有其特殊性,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但認同的只能是本民族文化;④錯誤,媒體是文化交流的一種手段,不是途徑。14.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中指出,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回答好這一重大課題,需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 )①積極開展中外文化交流,增強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②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致力于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④自覺走在時代前列,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馘e誤,應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②不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致力于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15.(2021·北京高考)近期,北京調整了千余處公交車站名稱,其中多處恢復了歷史悠久的老地名。如“祈年大街北口”站改為“打磨廠”站,“龍潭路西口”站改為“東四塊玉”站,“東花市大街”站改為“鐵轆轤把”站……老地名的恢復留住了一份念想。公交站“喚回”老地名( )A.是對市民文化需求的表達,說明文化根源于人們的情感需要B.是對城市歷史印記的保留,能彰顯城市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C.是對地名文化意義的挖掘,延續并且增強了公交站的文化生命力D.是對傳統文化發展的促進,融合了城市發展新理念與民族傳統精神答案 B解析 文化根源于社會實踐,A錯誤。恢復歷史悠久的老地名,給城市留住一份念想,這說明公交站“喚回”老地名是對城市歷史印記的保留,能彰顯城市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B符合題意。公交站“喚回”老地名,其目的是延續城市歷史與文化,延續歷史的脈絡與印記,厚重城市文化底蘊,C中“公交站的文化生命力”說法錯誤,排除。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且公交站“喚回”老地名與城市發展新理念沒有關系,D排除。16.文化自信是推動文藝繁榮發展的精神之基、價值之本和動力之源。矚目新時代文藝高峰建設,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找準構筑文藝高峰的導航儀和坐標系,才能擔負起歷史重任和時代使命。堅定文化自信( )①要求我們既接續民族的文化血脈,又植根于當代實踐②既要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優秀,又要重視其價值的永恒性③既要正確把握文化的時代性,又要預防傳統文化因時而變④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中,歌唱《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分享會的舉行,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主創人員亮相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借此表達中國電影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敬意。該電影取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坦言,影片獲得市場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人對70年間國家發展的高度認同。在他看來,“對自己國家懷有激情和摯愛的普通中國人,他們是這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此次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各方嘉賓圍繞技術、體制、文化和審美等多方面進行經驗互動互鑒,對未來中國電影界更好地傳承和傳播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和文化軟實力進行了期許和展望,進而希望可以借助“一帶一路”的包容精神和共贏理念來建設、完善世界新秩序,建立全人類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等層面在內的“命運共同體”。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的知識,分析我們應該如何推動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答案 (1)文化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中國電影的發展要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2)文化發展要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推動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必須符合人類歷史前進的時代潮流,反映時代風貌。(3)文化發展要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推動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既要繼承和弘揚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又要充分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即融通中外各種資源。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中國共產黨人在一百年的奮斗中,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2021年2月20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拔覀凕h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薄皩W習黨史,從黨的非凡歷程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睂W黨史,要樹立大歷史觀,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學黨史,要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把14億多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1)結合材料并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分析學習黨史對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的意義。(2)結合材料,運用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的知識,說明“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答案 (1)①學習黨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有利于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②繼承共產黨人的優良革命傳統,弘揚革命文化,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③在學習黨史中探究歷史規律,牢記初心使命,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2)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②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推動實踐的發展。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可以牢記初心使命、堅定信仰信念,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有利于全黨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