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自主學習1、半坡原始居民(1)距今約____ 年,生活在____ 流域。(2)生產生活:普遍使用______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耒耜耕地,種植______畜牧業:飼養_____ 等動物。手工業:制造 ______,已會紡線、織布、制衣。居住:住著 _______的房子,屋內有灶坑,供飲煮和取暖用。2、河姆渡原始居民(1)距今約 -____ 年,生活在________ 流域。(2)生產生活:使用 ______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 ____ 。畜牧業:飼養_______。手工業:制造 -___簡單的_______ 和原始樂器。居住:住著 _______ 房子,過著 _____生活,已經挖掘______ 。3、原始農業的發展:中國是農業大國,原始農業興起于中國 、長江、 等流域,在世界上最早人工載培 ,載培 。原始農業由最初的刀耕火種發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種。農作物 , 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 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閱讀材料回答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白虎通》(1)原始居民發明“耒耜”的作用是什么?(2)“耒耜”等勞動工具的出現標志著什么?自主學習答案1.(1)6000、黃河。(2)磨制、粟、豬狗、陶器、半地穴式2.(1)7000、長江。(2)磨制、水稻、豬狗、陶器、玉器、干欄式、定居、水井。我還想知道黃河流域、淮河流域、水稻、粟、種植、家畜、磨制工具。耕種時用來翻土。(2)脫離了刀耕火種,原始農業的生產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基礎練習一、單選題中國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慈鐖D《中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局部)??梢哉f中華文明( ?。?br/>A. 產生于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 B. 在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種植小麥C. 最早誕生于長江流域余姚河姆渡 D. 早期先民均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屋內蒙古赤峰興隆洼遺址發現了早期栽培粟和黍的遺存,時間在距今10000年至8000年前;河北武安磁山遺址出土了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粟,距今7300年左右。這可以用來研究( )A. 農業種植方式的變化 B. 生產工具的改進C. 遠古人類的群居生活 D. 原始農業的產生目前人們了解河姆渡人生活狀況的科學依據是( )A. 神話傳說 B. 影視作品 C. 考古發現 D. 學者推斷下列各項能夠反映河姆渡人生產生活的有( ?。?br/>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如圖是《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中國兩大農業區圖》,其中①區域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br/>A. 粟 B. 稻 C. 小麥 D. 玉米2020年8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就餐飲浪費行為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民以食為天”,我們應該節約、珍惜糧食。我國先民最早種植和食用的兩種糧食作物是( ?。?br/>A. 水稻和玉米 B. 水稻和粟 C. 粟和小麥 D. 小麥和水稻位于湖南的玉蟾巖遺址出土的稻谷、位于北京的東胡林遺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這些文物共同佐證了( ?。?br/>A.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的國家B. 中國大地上的農業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C. 長江中下游是亞洲稻的起源地之一D. 我國早期國家農業的發展情況中華文明主要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誕生的。如圖所示的文物出土于( ?。?br/>A. 長江流域B. 珠江流域C. 黃河流域D. 遼河流域下列各圖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的是( )A. B.C. D.下列考古發現,能夠證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進步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能過上定居的生活,最重要的因素是( ?。?br/>A. 飼養家畜 B. 天氣變暖C. 能制作陶器 D. 原始農業的發展考古學家發現,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有的有百余件隨葬玉器等精美工藝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卻一無所有。這種現象表明( ?。?br/>A. 個人愛好不同 B. 各地風俗不同 C. 玉器基本普及 D. 出現貧富分化二、材料解析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表:中國原始農耕時代的代表性遺址及其考古發現遺址 考古發現半坡遺址 炭化粟;磨制石器、骨器;半地穴式圓形房屋遺跡河姆渡遺址 人工栽培水稻遺址;磨制石器、骨器;干欄式建筑遺跡——整理自統編教材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1) 根據材料一,指出我國原始農業分布的特點。(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在生產生活方面的相同之處。(3) 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理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考古發現包括近 10萬件石器,大量的動物化石,還有大量灰燼層等,其中中下部灰燼層最厚處可達六米,灰燼中有很多石頭、骨頭和植物種子等。材料二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發現了稻谷、谷殼、稻稈和稻葉等堆積物,最厚處達 1米。從完整的谷粒外形看,其屬于栽培的秈稻稻谷。這些遺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圍內,說明當時有豐富的糧食儲存。材料三半坡遺址的總面積有十萬多平方米,這是一個原始氏族公社時期的聚落。由于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了大面積的發掘,收獲是很豐富的。比較完整的房屋遺跡發現了 40多處,此外還有儲藏東西的窖穴100多個,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達萬件之多,燒制陶器的窯址六座,還有遺留下來的許多獸骨、果核和腐爛的糧食等。(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考古發現的近10萬件石器,說明北京人使用的生產工具是什么。“考古發現有大量灰燼層,其中中下部灰燼層最厚處可達六米”,這說明了什么?(2) 材料二中的考古發現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是什么。(3) 材料三中的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為彩陶。請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個半坡遺址出土的代表性彩陶。(4) 從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歷史的主要證據來源是什么?中考真題(2022·廣東省陽江市)根據近代考古發掘,在臺灣臺南縣出土的黑陶,高雄市出土的彩陶,質地、形狀同大陸東南沿海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十分相似;特別是一種幾何形花紋的陶器,和福建一帶的原始文化有著相同的特征。據此可以判斷,臺灣和大陸的聯系開始于( )A. 史前時期 B. 堯舜時期 C. 夏商時期 D. 三國時期(2021·江蘇省連云港市)博物館講解員說:“這里的人們以粟為主食,還能制作彩陶。”與之相符的遺址可能是( ?。?br/>A. 北京人遺址 B. 山頂洞人遺址 C. 河姆渡遺址 D. 半坡遺址(2021·江蘇省南京市)“中華文明的起源是一個過程,以農業產生為上限。”有助于印證和推測“上限”的是( )A. 北京人的發現 B. 半坡遺址發掘 C. 青銅工藝成就 D. 鐵制農具出現(2021·湖南省永州市)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是我們研究歷史的重要證據。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會半坡居民農耕生活的是( )A. 鐵制農具 B. 司母戊鼎C. 魚紋彩陶盆 D. 刻有文字的甲骨(2022·山西省晉中市)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下面的出土文物從器物造型和圖案設計上可以印證我國原始居民( )A. 會農業種植 B. 具有樸素審美觀念C. 會制作陶器 D. 開始飼養家禽家畜(2022·湖南省懷化市)中國廣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類。我們從考古發掘出的一些遺址中,能夠看出早期人類的生產生活情況。符合生活在黃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種植粟等條件的遠古遺址是( )A. 半坡遺址 B. 河姆渡遺址C. 良渚古城遺址 D. 周口店猿人遺址(2022·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據考古發現,下列遺址的原始居民中最早種植粟的是( )A. 元謀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居民(2022·重慶市)實物史料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證據。如圖所示實物遺存可以證明當時已經出現( ?。?br/>A. 原始農業 B. 青銅鑄造 C. 紡織業 D. 冶鐵業【答案】1. A 2. D 3. C 4. D 5. A 6. B 7. B8. C 9. A 10. C 11. D 12. D13.(l)特點:分布廣;大多分布在黃河流城和長江流城。(2)都使用磨制石器或骨器;都有原始農業;都是定居生活。(3〕生產工且的改進是原始農業發展的重耍標志;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原始農業的發展推動中華文明的起源。14.【小題1】打制石器;北京人會使用火。【小題2】會種植水稻,有豐富的糧食儲存。【小題3】人面魚紋彩陶盆。【小題4】遺址和文物。15.【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信息,根據考古發掘,臺灣出圖的彩陶與大陸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十分相似,可推斷在史前時期大陸與臺灣發生聯系,故選A選,史前時期16.【答案】D【解析】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他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過著定居生活,還飼養豬狗等動物,打獵、捕魚,會制造彩陶和紡線、織布、制衣。17.【答案】B【解析】根據“中華文明的起源是一個過程,以農業產生為上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上限指的是原始農業的興起。半坡遺址是我國重要的原始農業遺址之一,B正確;北京人屬于舊石器時代,A錯誤;夏朝開始出現了最早的青銅器,鐵制農具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CD錯誤。18.【答案】C【解析】最能反映原始社會半坡居民農耕生活的是魚紋彩陶盆,ABD與原始農耕生活無關。19.【答案】B【解析】根據出土文物“豬紋陶缽”“魚鳥紋彩陶壺”“五道紋彩陶盆”可知,這些文物從器物造型和圖案設計上都非常精美,栩栩如生,可以印證我國原始居民具有樸素審美觀念,B符合題意;ACD全面無法體現,表述錯誤,排除。故選:B。20.【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距今約6000多年的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還飼養豬、狗等家畜,種植蔬菜,還從事漁獵,已經會建造半地穴式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會制作彩陶。故選:A。21.【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是原始農耕的典型代表,他們會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種植粟最早的國家,D項符合題意;AB項原始人不會種植粟,不符合題意;C項河姆渡人是原始農耕的代表,會種植水稻,不會種植粟,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22.【答案】A【解析】如圖所示實物遺存可以證明當時已經出現原始農業。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遺跡,這表明長江中下游是亞洲稻的起源地之一。農業工具以骨耜最為典型。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