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水“曬鹽”【教學內容】海水“曬鹽”——粗鹽的提純【教學目標】1.學會用重結晶法提純混有泥沙的粗鹽,知道粗鹽提純的步驟。2.了解食鹽的用途和工業上精制食鹽的方法。3.通過指導學生進行粗鹽提純的實驗,使學生再次熟知過濾這一分離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4.能設計除去“Ca2+、Mg2+、SO42—”等可溶性雜質離子的方案。5.通過交流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體驗、分享成功思考的喜悅,培養學生樂于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難點】1.學會用結晶法提純混有泥沙的粗鹽2.除去可溶性離子的方法。【教學準備】教學媒體:海水“曬鹽”視頻。儀器:多媒體、蒸餾水、粗鹽;燒杯、玻璃棒、蒸發皿、坩堝鉗、酒精燈、漏斗、藥匙、鐵架臺(帶鐵圈)、濾紙等。【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意圖【發現之旅:認識粗鹽的成分】出示各種不同的鹽的圖片:以上得到的食鹽往往還含有一些雜質,這樣的食鹽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生活和工業生產中,必須進行處理,到底怎樣將粗鹽提純呢?這節課我們共同來探究這個問題。如果讓你完成,你準備怎樣做?【問題】1.你們知道粗鹽水中含哪些雜質嗎?2.我們平常除去可溶性雜質的思路是什么?【探究之旅1除去粗鹽中的不溶性雜質】【問題】1.如果粗鹽中只含有泥沙,應什么方法除去呢?2.除去泥沙后,再怎樣操作才能得到食鹽晶體?強調: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以防液滴飛濺,待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探究之旅2除去粗鹽中的不溶性雜質】根據大家剛才的回答,知道泥沙屬于不溶性雜質,通過過濾可將其除去,而CaCl2.MgCl2.Na2SO4屬于可溶性雜質,其中真正的雜質是Ca2+、Mg2+、SO42—,對于這些可溶性雜質,我們通常將它們轉變成沉淀、氣體或水而除去,那么怎樣才能將Ca2+、Mg2+、SO42—完全除去,你們都選用了哪些試劑?各有什么作用?為了將Ca2+、Mg2+、SO42—除干凈,通常加入的試劑都是過量的,這樣又給溶液引入了新的雜質,怎樣能將新加入的雜質除去?找到了除雜的試劑,最終要得到NaCl溶液,上面加入的各試劑是按照什么順序加入的?順序可以變化嗎?為什么?根據大家剛才的討論回答,大家已經知道了除雜質加入的順序,你們能設計出方案嗎?讓學生寫出化學方程式,找兩位同學到黑板板演。【生活之旅:了解食鹽的用途】【問題】此時我們得到的食鹽就為精鹽了,說說食鹽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食鹽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必需品,是重要的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食鹽還是制造燒堿、氯氣、鹽酸和純堿等的基本原料,被廣泛用于制造化學肥料、塑料、合成橡膠和染料等。【思維碰撞,分享收獲】1.自主構建知識框架2.提升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思路 學生觀看投影圖片,思考。同學之間討論,相互交流說出各自的見解。思考回答:泥沙、可溶性雜質等。回顧之前的分離混合物常用的方法。學生討論,并進行粗鹽和過濾的操作,指出過濾中的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學生思考回答需進行蒸發操作。進行實驗操作并填寫實驗報告。學生討論,如何將可溶性雜質轉化成不溶性雜質,轉化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研討、交流回答: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Na2SO4,選擇試劑:Na2CO3、NaOH、BaCl2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加入HCl和Na2CO3。小組交流討論不完善的地方可以進行交流補充。學生歸納方案:1.量取適量的水置于燒杯中,加粗鹽溶解;2.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過量的NaOH溶液,過量的Na2CO3溶液;3.過濾;4.所得濾液中逐滴加入鹽酸學生思考體會。學生討論,老師可根據學生的掌握適時提醒。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NO3)2+Na2SO4=BaSO4↓+2NaNO3BaCl2+Na2SO4=BaSO4↓+2NaClMgCl2+2NaOH=Mg(OH)2↓+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學生討論、思考、分析。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說出食鹽的用途。 體會化學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出本節的課題——粗鹽的提純。利用圖片直觀的想象出粗鹽中含有泥沙。啟發學生思考,除去不溶性、可溶性雜質的方法。回顧之前學過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分組實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總結出除去不溶性雜質與可溶性雜質常用的思路和方法。啟發學生思考,找到合理的方案。讓學生明確除雜質要不引入新雜質。讓學生明確加入試劑的順序。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總結規律,拓展知識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大量練習化學方程式書寫,熟知酸堿鹽的復分解反應。通過提問調動學生及時思考。體現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3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