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第二課時)教學目標①認識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②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重點和難點重點: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難點: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實驗準備實驗用品: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教學設計教學過程 點評教師:(投影顯示)市售過氧乙酸\[C2H4O3],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下: 名稱 質量分數 過氧乙酸 40% 水 55% 雙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義有哪些? 學生:過氧乙酸的質量分數為40%,表示每10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溶液含4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55份質量的水和5份質量的雙氧水。教師:你們回答得很不錯!同學們,我們家住農村,你們在家有沒有看到過父母在種地時選種的過程啊? 學生:(不少同學)見過。 教師:你們能簡單地說說這個過程嗎?學生:好像是先要配什么藥水,然后把種子放到藥水中,就把好種子選出來了。教師:那么,你知不知道,他們配的是什么藥水啊? 學生:不知道! 教師:其實,他們配的藥水只不過是鹽水,但卻規定了一定的溶質質量分數,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藥水時幫幫父母呢? 學生:當然想了!教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用兩種方法來配制16%的食鹽水。我們先一起來看桌子上的儀器和藥品(師生一起: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20%的食鹽溶液)。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配制選種液。在此之前,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歸納一下。 學生:(看書,并通過討論,進行歸納) 師生共同總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為: 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教師:下面我們開始用第一種方案配制該選種液:請你用水和食鹽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師生一起:計算要配制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食鹽各多少克?(學生思考、計算;師生交流,教師適時加以點撥) 教師:(板書) 解:已知溶液的質量是50克,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6% , 所需溶劑的質量為:50 g×16%=8 g 所需溶劑的質量為:50 g-8 g=42 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42克,食鹽8克。 教師:我們已經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計算。下面進行探究實驗。學生:用天平稱取食鹽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做巡回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師:好了,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實驗小組已經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最后一步操作:裝瓶,貼簽。注意:你認為在標簽上要注明什么? 學生:應注明溶液的名稱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學生進行操作)教師:好!第一種方法用食鹽和水來配制溶液同學們完成得相當出色。但有時候,我們用到的藥品不是純凈的溶質,而可能是某溶質質量分數的濃溶液,那在配制時又該怎么操作呢?學生:往濃溶液里加水啊! 教師:不錯。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試,用20%的食鹽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其步驟與第一種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 學生:先計算:要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各多少克? 教師:請你繼續談談你的具體計算方法。 學生:因為是加水稀釋,所以整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我們不妨設所需20%的食鹽水的質量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質質量就為20%x,而100克16%的食鹽水中含有的溶質質量為:100 g×16%=16 g。 教師:接下來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試著做一做。(投影顯示解題格式與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并進行展示和交流。 教師: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計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質量,可是液體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體積表示,那該怎么辦呢? 學生:用密度公式換算一下就行了。 教師:一般情況下,16%的鹽水的密度大約為1.03 g/L。 學生:(進行計算) 教師:我們的計算結果是:需要水的質量為 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為 mL。完成以上計算后,接下來應該怎樣操作呢? 學生: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倒入一只干凈的燒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的體積,加入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后裝瓶,再貼上標簽。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教師:同學們的計算和實驗操作都做得很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獲得了哪些新知識和技能,請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學生:(學生分組交流看法和觀點,達成共識) 教師:(布置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