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華師大版 七上§ 6. 3 千姿百態的地形(2)---等高線地形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 等高線地形圖這張地圖你看得懂嗎?1、海拔(絕對高度):海拔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一、海拔與相對高度如圖,甲地海拔1500米,乙地海拔500米。表示地面高度的兩種表示方法:海拔與相對高度2、相對高度:相對高度指某地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如圖,甲地比乙的高1000米;(相對乙地而言,甲地高度1000米)視頻:海拔和相對高度(點擊圖片可播放)二、等高線地形圖1、等高線:經過實地測量各地的海拔高度,然后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起來,就成了等高線。一般要在每條等高線上標明海拔高度。如,測出某地區海拔100米的各個地點,并用曲線將它們連接起來,就形成一條等高線。2、等高距:某個地形(如一座山),可以畫出無數條等高線 ,兩條相鄰的等高線之間的距離稱為等高距。畫出所有的等高線 ,并說一說等高距多大。等高距50米3、等高線地形圖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稱為等高線地形圖。視頻:等高線地形圖(點擊圖片可播放)4、等高線地形圖中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態請你觀察右邊的等高線地形 圖,回答下列問題:(1)每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 高度都相等嗎?(2)每兩條相鄰的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都一樣嗎?(3)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會 不會交叉?(4)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形是陡坡還是緩坡?(5)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地 形是平緩還是陡峭?相等一樣不相交密集處是陡坡,稀疏處是緩坡。5、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1)等高線上的高度是海拔,同一條等高線上海拔相等,單位是米;(2)等高距全圖一致;(3)等高線為閉合曲線,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圖上完全呈現出來;(4)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不重疊,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5)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陡緩,而等高線之間間距越大,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6)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7)等高線地形圖中,若是盆地,則為中間低四周高。讀等高線地形圖:(1)指出甲的名稱、乙的海拔;(2)指出①的海拔、②、③與⑤的名稱;(3)指出A地與B地的相對高度;(4)指出A位于B的什么方位。甲是山頂,乙山的海拔560米;①的海拔500米;②是鞍部、③是山谷、⑤是懸崖峭壁;A、B兩地相對高度為0米(兩地等高)。A位于B的東南方向(南偏東方向)。三、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如圖,想要繪制這個山地的等高線地形圖。方法如下:第1步,設想有一個海平面,當把海平面移動到海拔1100m處時,海平面會與山體有無數個交點,這些交點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海拔相同。我們把這些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成為等高線。第2步, 將海平面再移動到海拔1200m處時,還是會形成這一海拔高度的等高線。第3步, 用相同的方法,將海平面再移動,分別可以得到海拔高度為1300m、1400m時的等高線,以此類推……得到更多的等高線。第4步, 將這些等高線全面投影到水平面上,就得到了等高線地形圖。課堂小結1、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指某地比另一地高出的垂直距離。2、等高線地形圖是指用等高線來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形的地圖;3、等高線為閉合曲線,等高距全圖一致;4、等高線一般不相交,等高線重合處為峭壁,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陡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5、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課堂小練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世界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深度為11034米,它們的相對高度為( )A.2185.14米 B.3152.84米C. 19882.86米 D. 無法計算C課堂小練2、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A處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 B.山頂C.山谷 D.陡崖A課堂小練3、下列關于等高線的描述,正確的是( )A.等高線上標的數據是相對高度B.等高線都是閉合的曲線C.等高線上也可以不標數據D.等高線地形圖上不能表示出平原B課堂小練4、下面等高線地形圖中,主要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D課堂小練5、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鞍部的是( )D課堂小練6、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B下節精彩繼續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上§6.3千姿百態的地形(2)課后練習姓名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指的是( )A.絕對高度 B.相對高度 C.海拔 D.平均高度2、甲地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是2000米,比乙地低1000米,則( )A. 甲地海拔1000米 B. 甲乙兩地相對高度1000米 C. 乙地海拔1000米 D. 甲地海拔3000米3、關于等高線敘述正確的是( )A.地面上相對高度相同各點的連線 B.所有等高線平行C.坡陡地方等高線稀疏 D.坡緩地方等高線稀疏4、關于等高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等高線的高度是相對高度 B.等高線閉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頂C.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D.等高線向高凸出的地方是山脊5、某登山隊要到山頂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到山頂C容易 B. A到山頂C容易 C.從正南到山頂C容易 D.從正北到山頂C容易(第5題圖) (第6題圖)6、關于圖中①、②兩幅等高線地形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圖表示的實地面積比②小 B. ①圖的比例尺比②圖大C. 虛線位置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D.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7、下列關于等高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等高線是均勻分布的,處處等距B.同一幅等高線圖上坡緩的地方,等高線密集C.等高線的數值中間大周圍小則表示盆地D.同一幅等高線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8、等高地形圖中,適合攀巖運動的地形是( )A. 陡崖 B.山頂 C.山脊 D. 山谷9、下面等高線地形圖表示的地形名稱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頂 B.山谷、山頂、山脊、盆地C.山脊、山頂、山谷、盆地 D.山谷、山脊、山頂、盆地10、圖中,A點的海拔是 ,B點的海拔是 ,AB兩點的相對高度 ,BC兩點的相對高度是 ,AC兩點的相對高度是 。(第11題圖) (第12題圖)11、圖中,A為 ;G為 ;EF為 ;CD為 ;H的海拔約為 ;此圖中等高距為 ;甲比乙兩山峰高出 。參考答案1、B 2、B 3、D 4、C 5、A6、D 7、D 8、A 9、A10、1500米 500米 1000米 1000米 2000米11、鞍部 懸崖 山谷 山脊 500米左右 200米 170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上§6.3千姿百態的地形(2)預學案姓名請您以教材為藍本,完成下列問題:一、知識點預習:1、海拔是指地面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指某地比 高出的垂直距離;2、有些地圖上畫有很多彎彎曲曲的曲線,可以看出 ,這叫做 “等高線地形圖”;3、經過實地測量各地的 高度,然后把 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起來,就成了等高線。4、請你觀察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每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都相等嗎?(2)每兩條相鄰的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都一樣嗎?(3)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會不會交叉?(4)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形是陡坡還是緩坡?(5)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地形是平緩還是陡峭?二、知識點運用:1、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起伏高低的地形圖是( )A.等高線地形圖 B.分層設色地形圖C.導游圖 D.政區圖2、等高線地形圖上,若干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是( )A.盆地 B.陡崖 C.鞍部 D.山頂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 )A.海拔高 B.坡度陡 C.坡度緩 D.相對高度小4、等高線地形圖表示( )A. 地形的類型 B. 地形的分布 C. 地形的起伏 D. 地形的地質構造5、關于等高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B. 等高線閉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C. 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兩點,海拔肯定相同D. 不在同一等高線上的兩點,海拔肯定不同6、下面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請判斷坡度最緩的是( )參考答案:一、知識點部分:1、海平面 另一地 2、高低起伏的地形 3、海拔 海拔高度相同4、(1)相等 (2)一樣 (3)不交叉 密集處是陡坡 (5)稀疏處是緩坡二、知識運用部分:1、A 2、B 3、B 4、C 5、C6、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HS版七上6.3千姿百態的地形(2).pptx HS版七上6.3千姿百態的地形(2)課后小練.doc HS版七上6.3千姿百態的地形(2)預學案.doc 海拔與相對高度.mp4 等高線地形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