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階段提升復習四 全面依法治國 4.法律是治國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熱點緣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兒童是人類的未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我國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2020年10月,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7年后首迎“大修”,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積極回答了當前未成年人網絡沉迷、校園欺凌等社會熱點問題和公眾關切,做足加法、補足短板、擴充內容,強化可操作性,讓未成年人保護法真正成為新形勢下保障最廣大未成年人權益的基本法,實現未成年人保護的“良法善治”。命題角度1 回應社會關切,用法律護航花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全國人大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成立起草工作小組,圍繞當前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充分開展調研和聽取有關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起草形成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并于2020年6月28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常委會審議后隨即通過多種途徑多次征求了全國各省、社會公眾、有關專家學者、相關部門等多方面意見、建議。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知識,說明立法機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誕生過程中是如何作為的。答案 (1)在我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國家立法機關。(2)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慎行使立法權,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適應時代發展,回應社會訴求,依法有序推進立法進程,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3)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立法過程問計于民,充分討論審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表決通過,確保立法質量。命題角度2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多地紛紛啟動未成年人保護法主題宣傳活動。該法從原來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四大保護的基礎上,增設政府保護、網絡保護,進一步織密了未成年人保護的法網。6月1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就騰訊運營的“王者榮耀”手機網絡游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一案,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是全國首例由社會組織提起的未成年人保護民事公益訴訟。結合材料,運用法治社會有關知識,談談我們應如何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答案 保護未成年人需要全方位、全社會的努力。①深入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未成年人保護的法治意識。②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的協作,發揮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未成年人保護中的積極作用。③建設完備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服務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保證未成年人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④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強化法律在維護未成年人權益中的權威地位,完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依法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命題角度3 特定的情境負有刑事責任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也將負有刑事責任。但需要強調的是,應當負刑事責任必須滿足幾個條件: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且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相信修正案一經通過,這種個別調整刑事責任年齡的做法,可以嚴厲制裁社會危害嚴重的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安全。這既回應了社會關切,也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運用矛盾的特殊性的知識,說明為什么規定特定的情境下12~14周歲未成年人負有刑事責任。答案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現階段12~14周歲未成年人,認知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有了較大提升,明知不能為而為之,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法律明確指出12~14周歲未成年人,只有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且情節惡劣,并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才能認定其需要負刑事責任。此舉既可以嚴厲制裁社會危害嚴重的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安全,又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命題角度4 自覺弘揚法治精神2020年10月,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變的是條文,不變的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初衷。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就是要著力解決現實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把成熟的實踐做法上升為法律,注重做好相關法律的銜接配合。某班要組織一次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班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以“為什么在學生中弘揚法律精神”為主題,寫一篇發言稿提綱。要求:①觀點明確,緊扣主題,理由充分,合乎邏輯。②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③字數在150字左右。答案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評分細則:等級水平 等級描述水平4 觀點鮮明,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見解;緊扣主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展開論述;邏輯嚴密,條理清晰水平3 觀點比較明確,能表達自己的見解;能扣住主題展開論述,知識運用比較準確;邏輯性較強,有條理水平2 觀點不明確;論述不能集中指向主題,羅列知識;知識運用不正確;論述缺乏邏輯,條理性差水平1 應答與試題無關;或重復試題內容;或沒有應答1.給孩子們一個更安全、更溫馨的成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心愿。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高票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其主要亮點:關愛呵護“留守兒童”細化監護人監護職責;筑牢網絡安全“防火墻”加強監管防止沉迷;不做“沉默的羔羊”強化各方報告義務;強化學?!胺谰€”向性侵和欺凌說不。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相關國家制度的基礎②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③全國人大常委會盡職盡責,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規④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行使立法權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建立和完善其他國家制度的基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進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護制度,①正確。材料的主旨不是民主集中制,②排除。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立法,為未成年人保護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而不是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規,③不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完善法律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④正確。故本題選B。2.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和修訂后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于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降到12周歲。這次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修改完善,如將收容教養措施改為專門矯治教育。對特定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實施專門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等。以下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權,貫徹了依法治國原則②修正內容符合國情和實際,堅持與時俱進,推進了科學立法③修正案體現我國國家性質,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刑法作為根本大法在保護人民方面的作用④以上法律修正完善對于解決未成年人犯罪引發的社會矛盾,具有重大現實意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全國人大可以行使最高立法權,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關,可以行使立法權,故①錯誤。對于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降到12周歲。修改和完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做到了堅持與時俱進,推進了科學立法,對于解決未成年人犯罪引發的社會矛盾,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故②④入選。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故③錯誤。故本題選C。3.2021年6月1日,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時施行。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針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保護、勤儉節約意識培養、網絡保護等作出更加具體明確的規定,進一步壓實了監護人、學校、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修訂后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與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改相呼應,并且明確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則和機制等。這說明兩部法律的修訂有利于( )①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身心健康等基本民主權利②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全面貫徹依法治國的方針③明確主體的質詢權,落實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④貫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體現最真實的民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身心健康等不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①說法錯誤。法律的修訂有利于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全面貫徹依法治國的方針,②符合題意。質詢權是人大代表的權利,題中落實的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③說法錯誤且不符合題意。未成年人保護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保護、勤儉節約意識培養、網絡保護等實施的法律,貫徹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是最真實的民主的體現,④符合題意。 4.政治與法治中“措施類”“如何做”主觀題題型內容:本題型一般以典型事件、做法等為背景,要求考生結合材料中的信息,運用所學相關知識,提出解決某一問題的措施等。設問呈現形式:往往以“分析如何解決……”“怎樣應對……”“如何……”“怎么實現……”等形式呈現。(2020·山東高考改編)關于治理高空拋物墜物的“呼”與“應”民有所呼 ①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危及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社會公眾強烈呼吁各方徹底整治高空拋物墜物。 ④某智庫針對社區治理進行的一次網上“微調研”顯示,在應對高空拋物墜物等問題上,30.03%的人認為社區采取過有效措施;26.40%的人認為社區雖采取過相關措施,但大都流于形式;39.60%的人表示所居住的社區并未采取相關措施。 法有所應 ②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③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筑物管理人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治理高空拋物墜物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社區居民應如何參與社區的高空拋物墜物治理。(9分)解題流程第一步 審設問, 定方向第二步 析材料, 調知識 信息點①: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危及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 答題要求:提高自身道德素養,拒絕高空拋物墜物信息點②: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汕謾嗳艘婪ǔ袚謾嘭熑?答題要求:積極參與民法典學習宣傳,增強法治意識信息點③: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筑物管理人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 答題要求: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為社區治理建言獻策信息點④:某智庫針對社區治理進行的一次網上“微調研” 答題要求:勇于監督,對違法行為、社區治理、執法工作進行監督第三步 組答案, 用術語 (1)提高自身道德素養,拒絕高空拋物墜物。 (2)積極參與民法典學習宣傳,增強法治意識。 (3)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為社區治理建言獻策。 (4)勇于監督,對違法行為、社區治理、執法工作進行監督。(1)按知識邏輯找方法:分解原理(知識),對應知識找方法。一般材料會引出一個話題,要求就此話題回答如何做,難度較低。如經濟與社會中企業如何提高市場競爭力;政治與法治中公民怎樣參與民主決策,政府怎樣做到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中國共產黨怎樣做到執政為民;哲學與文化中如何對待文化的多樣性、怎樣進行文化創新、怎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怎樣實現人生價值等。(2)按材料邏輯找對策:適用于材料信息比較多的題目,應先劃分材料層次,對應材料層次找對策。具體做法是:↓(3)按主體邏輯想辦法:找出材料和設問主體,對應主體想辦法。若設問已經明確指出了主體,就應該對主體可實施的主要行為詳細列舉,并盡量結合教材知識、材料、時政等進行分析。若設問沒有明確指出主體,就應該盡量在材料中搜索相關主體,提出解決方案。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2016年以來,黨中央先后召開多次會議,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謀篇布局,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等新理念新思想,并對制定長江保護法做出明確部署。2019年,長江保護法納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立法起草小組在立法過程中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制定出法律草案。2020年12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長江保護法?!肮沧ゴ蟊Wo、不搞大開發”寫入法律。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表示,將加強長江流域規劃與管控,同時,海事部門還將聯合相關部門開展長江流域河道非法采砂、長江“十年禁漁”執法行動。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知識,說明我國在長江生態環境治理中是如何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的。答案 (1)黨中央為長江生態環境治理謀篇布局,并對制定長江保護法作出明確部署,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堅持了黨對長江生態環境治理立法的領導,為長江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2)全國人大行使立法權,在長江保護法立法過程中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提高了長江保護法立法質量,確保了長江生態環境治理有法可依。(3)政府部門嚴格依法行政,依照長江保護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協調配合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推進長江流域綠色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