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水的物理性質。(2)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認識水的組成。(3)能結合分子、原子的知識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觀構成,得出水的化學式,培養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能力。2.過程與方法:(1)結合資料,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探究和思維方法,認識實驗探究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性。(2)通過電解水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現象的能力。(3)借助多媒體指導學生觀察動畫和圖片,培養學生的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思維能力。(4)通過分子模型加深理解物質的微粒性。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地對待客觀事物,愛護自然資源的情趣。逐步建立認識人類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增強科學探究的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電解水的實驗。難點:通過電解水的實驗歸納、分析得出水的宏觀組成和微觀結構。教學過程【圖片導入】上課前老師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提出問題圖片中都出現了什么物質?你對它有哪些了解?【閱讀并板書】請同學們閱讀課本108頁中水的物理性質有關內容并完成下表,一、水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即1個大氣壓下)純凈水:顏色 氣味 狀態 密度 凝固點(冰點) 沸點【提出問題】你能否用水的物理性質解釋下列問題:1.冰能浮在水面上,與水的哪些性質有關?2.玻璃瓶中的水結冰后為什么會將瓶子凍裂?3.高原地區燒開水為什么要用高壓鍋?二、水的組成請同學們回顧3.3所學《物質組成表達式》H2O的意義在很長的時間內,水曾經被看作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直到18世紀末,拉瓦錫通過對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的研究,確定水的組成。【讓我來告訴你】某化合物隔絕空氣受熱后, 分解成氧氣和氯化鉀,由此說明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三種元素。說明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_______。(填“改變”或“不改變”)預測:想一種方法把水分解,通過鑒定它的分解產物來推斷水的組成元素。【提示信息】1、氫氣氫氣可以燃燒,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的火焰,燃燒產物是水,點燃氫氣時,必須驗純,防止發生爆炸。2、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氧氣,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電解水實驗】1、注意觀察電源兩極所連接的試管以及試管內產生氣體的體積的多少?2、思考:正極產生的氣體多,還是負極產生的氣體多?體積比大約是多少?分別如何檢驗?(邊實驗邊指導學生完成P109的填空)【想一想】由實驗我們可以知道水通電分解后生成了氫氣和氧氣,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呢?結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思考】1.為什么通電分解水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提示:科學家已經探明氫分子和氧分子都是雙原子分子;而且證實在同溫同壓條件下,等體積的不同種分子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用動畫來表示水電解微觀過程【結 論】1、水是由氫(H)和氧(O)兩種元素組成的。2、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3、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小結】水是純凈物,是一種化合物,又是氧化物。從宏觀分析,水是由氫(H)和氧(O)兩種元素組成的。從微觀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每個水分子是 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課堂練習】1、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可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其中的電源負極相連的一端產生的氣體是 和電源正極相連的一端產生的氣體是 負極與正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 : 說明水的由 組成。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純水是碧藍色的 B 水凝固點為0℃,沸點為100 ℃C 在101kPa時,4℃的水密度最大 D 水在煮沸時可以分解成氫氣和氧氣3、下列變化中不同于其他三種變化的是( ) A 水變為冰 B 冰變為水 C 水變為水蒸氣 D 水通電4、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電源的正、負:A為 極,B為 極。(2)C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D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體積比是【作業】必做:P110習題4.2 1-5題練習冊同步練習選做:找5道有關《水的組成》習題做活頁紙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