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學制)化學八年級全冊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教案 (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五四學制)化學八年級全冊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教案 (表格式)

資源簡介

《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關系。
(2)從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原因。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具體的探究活動,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2)通過對化學反應實質與質量守恒原因的分析,使同學們了解實驗探究的一般步驟,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探究,讓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樂趣。
(2)培養學生樹立實踐出真知的觀念、嚴謹求實和辨證地看待事物的的科學態度。
【學情分析】
1. 學習本課題前,學生已知用微粒的觀點從質變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學變化的實質,知道物質經過化學反應可以生成新的物質,但沒有深入思考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是否改變。
2.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積累了一定的討論、探究式的學習能力,能比較默契地進行小組實驗,初步具備實驗探究能力。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人教版)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質量守恒定律是新課標中要求理解的內容,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是后面學習化學方程式以及初中化學計算的理論基礎。教材并不是一開始就給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而是先讓學生思考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的問題,然后通過作出假設、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方法,讓學生通過思考與討論,得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一規律,是本課題的重點,運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釋和分析質量守恒定律,從微觀角度認識原子的三不變: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從而實現本課題難點的突破。
【教學重點】
質量守恒定律含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教法與學法】
1.自主、合作與探究相結合的方法,小組協作研究學習。
2.講練結合,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歸納、分析、總結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1.課件:紅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的視頻;微課視頻的錄制;電解水的微觀過程動畫;時長五分鐘的音樂(歡樂頌)
2.教師演示實驗用品:鎂條、砂紙、酒精燈、坩堝鉗、石棉網、火柴、托盤天平
3.分組實驗用品:鐵釘、砂紙、硫酸銅溶液、燒杯、托盤天平、碳酸鈉粉末、稀鹽酸、小試管、天平
【主要流程】
教學環節 知識線 活動線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微課視頻講授】設疑引入:校運會上,裁判員發令槍發令時,產生的白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根據已學的表達式以及之前學過的知識,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在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改變了,物質的質量是否有發生改變呢?介紹實驗探究的一般步驟針對剛才提出的問題作出猜想:反應物的質量總和可能大于、等于、小于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方案一: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視頻播放結合講解)知識梳理實驗一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實驗現象(1)紅磷燃燒產生______(2)氣球_______(3)反應前后天平______思考:1.實驗一的容器底部為什么要鋪一層細沙?2.玻璃管的上端系一個小氣球的作用是什么?總結:無數實驗證明,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這個定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講解:把握質量守恒定律應注意以下四點:(1)適用所有“化學反應”,不考慮物理變化(2)僅指“質量”,不能擴展到體積、分子數等(3)守恒的是“質量總和”,應考慮沉淀、氣體(4)“參加”,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不算8.針對四個注意點做相關練習:(1)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蠟燭燃燒時慢慢變短 B.白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質量不變 C.鐵釘生銹后質量增加 D.水結冰質量不變(2)在A+B→C的反應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應,求生成的C的質量 。(3)在A+B→C的反應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應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質量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1L氫氣和1L氯氣反應生成2L的氯化氫氣體,這句話對嗎? 思考并回答: P2O5 有學生回答改變,有學生回答不改變。觀看視頻填寫《金牌學案》P84學生回答并填寫:生答: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氣球先脹后癟;反應前后天平平衡1.防止紅磷燃燒時放熱炸裂瓶底2.起緩沖作用,防止瓶內氣體受熱膨脹而沖開瓶塞學生在課本P94的定義上做標記書上做標記學生思考并回答:第一題選D,因為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一切化學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第二題為9克;第三題為8克;第四題說法錯誤,因為質量守恒定律指的 通過生活實際設疑,引起學生興趣,結合已經學過的知識,步步引入,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引導學生認識思路的重要性以此實驗為例,學生對接下來的分組探究實驗目的和操作會更加清晰,更容易掌握。通過觀察實驗,描述實驗現象,并思考相關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與邏輯思維把學生的認識引向深入,只有經過科學理論證明的經驗歸納才可以成為定律。通過教師分析講解,引導學生加深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有針對性地做題目,學以致用,可以檢查知識的把握程度,加深理解。
【自主探究】請同學們自己動手用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課本P93 方案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并把實驗現象記錄在《金牌學案》P84表格中。投影實驗步驟。約定:音樂起,開始實驗;音樂停,實驗停止。 六個人一個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實驗前,小組內討論實驗步驟,然后進行實驗。小組分工合作,記錄實驗現象。試驗后小組內討論。 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逐步培養一個開放自主的探究。
【知識梳理】實驗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 質量的測定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CuSO4+FeFeSO4+Cu實驗現象(1)鐵釘表面產生___________(2)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_____(3)反應前后天平___________結論:實驗可知__________ 的各物質的______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___________, 這個規律叫質量守恒定律 學生回答并填寫《金牌學案》鐵釘表面產生紅色固體;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反應前后天平平衡。結論: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質量總和 培養學生準確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由實驗現象總結歸納出實驗結論,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自主探究】質量守恒定律是否適用于一切化學反應呢?現在我們來再做一組實驗。課本P94實驗5-1鹽酸和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約定:音樂起,實驗開始。音樂停,實驗結束。并把實驗現象記錄在《金牌學案》P84表格中。 六個人一個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實驗前,小組內討論實驗步驟,然后進行實驗。小組分工合作,記錄實驗現象。試驗后小組內討論。 激發學生認知的沖突,學生會發現反應前后天平不平衡,引發思考。
【知識梳理】實驗三鹽酸和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Na2CO3+HClNaCl+H2O+CO2實驗現象(1)產生大量_______________(2)碳酸鈉粉末逐漸_________(3)反應前后天平___________討論: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嗎?引導學生分析在敞開容器中,沒有稱量二氧化碳的質量,導致天平不平衡。 學生回答并填寫《金牌學案》產生大量氣泡;碳酸鈉粉末消失;反應前后天平不平衡。學生回答;符合,因為生成的氣體逸出 學會準確記錄實驗現象,引起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觀察老師進行演示實驗5-2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完成《學案》P84中實驗4 觀察、思考,做實驗記錄 從多重類型的反應進行探究,發現問題。激發求知欲。
【知識梳理】引導學生根據表達式,鎂條燃燒后生產氧化鎂,加上氧元素的質量,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比反應前鎂條的質量重。實驗四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預測鎂條燃燒后質量的變化實驗現象(1)鎂條燃燒發出____________(2)生成_________(3)反應前后天平___________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沒有變重的原因是:反應生成的白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鎂,以及坩堝鉗上附著的白色固體為氧化鎂,造成部分生成物損失。【設疑】如果在燃著鎂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實驗結果會如何?【總結歸納】以上兩個實驗的裝置需要密閉,才能反應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質量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是一切化學反應【借助表現,突破難點】[課件演示]動畫: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微觀過程,模擬化學反應的過程。[講解]在這一反應中,水分子先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分析討論]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分子種類發生變化了嗎?②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是什么?[投影]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 學生回答并填寫《金牌學案》變重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反應前后天平不平衡變重討論,做記錄學生回答:①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②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進行思考對比,采取設問的方式,結合所學的質量守恒定律,對質量的變化進行判斷,鞏固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觀看電解水的微觀動畫,更加清晰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深化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為學習化學方程式奠定理論基礎 。
【小結】學完本節課,你有何收獲呢? 學生回答: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和原因 溫故知新
【練習】1、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析的是( ) A、潮濕的衣服在陽光下曬干 B、蠟燭燃燒越來越短 C、水電解后越來越少 D、高錳酸鉀受熱后質量減少2、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22g ,則有____g的氧氣參加反應。 3、將25g氯酸鉀和1 g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至完全分解,得到殘余固體質量為14g,則產生氧氣____g。 學生回答:第一題選A,因為A為物理變化,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第二題為16g固體減少的質量為氧氣的質量,故求出氧氣質量為12g. 講練結合,學以致用
【板書設計】
質量守恒定律
1. 定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前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
2. 四點注意事項:參加 化學反應 質量 質量總和
3.微觀解釋:原子的三不變
【教學反思】
該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活動與探究中,引導學生認真完成實驗和做好結果記錄,對實驗現象進行思索歸納,并通過師生互動,得出結論。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的問題為線索來貫徹課堂主線,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力求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既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更關注學生的興趣激發、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及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形成。這些實踐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獲得知識、技能,也培養了學生認真扎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索的學習方法。但本人在教學環節的銜接上不夠嫻熟,課堂時間的把握不夠到位,仍需要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以及教學語言方面多加錘煉。
學生自主思考學習,做實驗記錄
由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變化的實驗引出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其注意事項
微課視頻講授
教師引導,分析歸納質量守恒定律
自主學習
通過鐵與硫酸銅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小組合作
實驗探究
教師指導,學生動手探究實驗
通過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引發認知的沖突
知識梳理
實驗探究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討論,引導學生由實驗歸納出規律
引導學習
通過水電解的微觀過程動畫,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
師生共同探討,生成新知
歸納總結
師生共回憶,歸納,知識應用
鞏固練習
小結,并通過基礎習題檢驗所學知識
物質總質量不變
種類
質量
不變
不變
原子
元素
種類
數目
質量
質量守恒定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瓮安县| 米泉市| 台江县| 亳州市| 湘乡市| 读书| 阜南县| 莱西市| 万安县| 无锡市| 出国| 万源市| 穆棱市| 房产| 宿松县| 双流县| 房山区| 静安区| 沛县| 鄂州市| 天等县| 宜川县| 大理市| 中山市| 石狮市| 乌海市| 宾川县| 湖北省| 辽阳市| 墨江| 习水县| 罗平县| 原平市| 广饶县| 开封市| 福安市| 德化县| 南充市| 色达县|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