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講 溶液與溶解度-講義1.溶液知識檢測1.溶液:(1)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 溶劑 (如水、酒精等物質)。(2)被溶解的物質叫 溶質 。(3)溶液:由溶質溶解于溶劑后形成的 均一的 、 穩定的 混合物。2.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比較: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形成過程 固、液、氣溶解在液體里 固體小顆粒 懸浮在液體里 小液滴 分散在液體里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長期放置 均一、穩定 分層 分層舉例 糖水、汽水、飲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混合物:由 多種物質 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溶液、懸濁液、乳濁液都屬于混合物。4.常用的溶劑:水、酒精、汽油、丙酮等。5.固體藥品的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夾,粉末狀或細晶體用__藥匙__取,必要時可用紙槽取。6. 液體藥品的取用:瓶塞倒放,試劑瓶的標簽 朝向手心 ,瓶口緊挨試管口,倒完后蓋緊瓶塞,將試劑瓶放回原處。典型例題例1-1. 【解答】解: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體中,不均一、不穩定,不屬于溶液。B、豆漿不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屬于溶液。C、冰水屬于純凈物,不屬于溶液。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D。例1-2. 【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是無色,例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故A錯;B、溶液是溶質溶解于溶劑后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故B正確;C、面粉與水混合可形成懸濁液不屬于溶液,故C錯;D、溶液的是均一的,溶液的上層濃度和下層濃度相同,故D錯。故選:B。例1-3. 【解答】解:(1)生理鹽水中,溶質是氯化鈉(食鹽),溶劑是水;故答案為:氯化鈉;水;(2)醫用酒精溶液中,溶質是酒精,溶劑是水;故答案為:酒精;水;(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體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質是白磷,溶劑是二硫化碳;故答案為:白磷;二硫化碳;例1-4. 【解答】解:A、手拿試劑瓶,標簽向里,故A錯B、試劑瓶口與試管口緊挨著,故B錯;C、試管要傾斜,故C錯;D、取完藥品蓋好瓶蓋,放回原處,標簽向外。容易下次取放,故D正確。故選:D。變式訓練變1. 【解答】解:①食鹽水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②鋇餐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懸濁液,③牛奶不均一不穩定,屬于乳濁液,④血液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懸濁液,⑤肥皂水不均一不穩定,屬于乳濁液,⑥泥水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懸濁液,⑦色拉油溶于水不均一不穩定,屬于乳濁液,⑧色拉油溶于汽油屬于溶液。故答案為:①⑧;③⑤⑦。變2. 【解答】解:A、無色透明是通過觀察得到的,故A錯誤;B、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上層溶液與下層溶液一樣甜,故B正確;C、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屬于混合物,不能由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點來推理,故C錯誤;D、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所以水分、溫度不變時,蔗糖和水不分離,不能由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點來推理,故D錯誤。故選:B。變3. 【解答】解:A、取用固體藥品氫氧化鈉時,應用藥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觸藥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向試管中鋅粒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鋅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向試管中氯化鉀顆粒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氯化鉀顆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取用粉末狀藥品,先將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圖中所示操作正確。故選:D。變4. 【解答】解:(1)氯化鈉溶液是氯化鈉固體溶于水形成的.(2)若外界條件不變,在溶液中溶質不會從溶劑中出來.因為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故答案為:(1)氯化鈉(2)不會; 在常溫、密封放置情況下,氯化鈉溶液是穩定的.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知識檢測1.在一定條件下,物質能夠溶解的數量是有限的。2.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 溶質的性質 、 溶劑的性質 、 溫度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在 一定溫度 下,在 一定量的溶劑 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注意:(1)兩個前提條件: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否則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就沒有確定的意義。(2)飽和溶液是對一定的溶質而言的。如某溫度下的蔗糖飽和溶液是對蔗糖飽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質(如食鹽),仍可溶解。4.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大多數物質適用)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5.濃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較多溶質的溶液叫做 濃溶液 ;溶有較少溶質的溶液叫做 稀溶液 。注意: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典型例題例2-1. 【解答】解:由圖示可知,在乙、丙中都含有未溶解的樟腦晶體,是相應氣溫下樟腦飽和溶液。故選:C。例2-2. 【解答】解:A、不斷攪拌能加速溶解而不影響實驗效果,正確;B、加熱能加速溶解而不影響實驗效果,正確;C、將固體顆粒粉碎能加速溶解而不影響實驗效果,正確;D、加溶劑不影響溶解速度,錯誤;故選:D。例2-3. 【解答】解:物質溶解與否,溶解能力的大小,首先取決于物質本身的性質,其次取決于外界條件如:溫度、壓強、溶劑種類等。而與溶劑和溶質的質量無關。故ABC正確,D錯誤。故選:D。例2-4. 【解答】解:A、溫度一定時,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該物質,KNO3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說明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故此選項說法正確。B、溫度升高時,物質的溶解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氫氧化鈣,故此選項說法錯誤。C、溶液中存在某種物質的固體,則此溶液一定是該物質在這一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故此選項說法正確。D、條件改變后飽和與不飽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故此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例2-5. 【解答】解:A、M溶液蒸發20g水,無晶體析出,所以M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再蒸發10g水,析出5g的晶體,M1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故A錯誤;B、M1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M2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故B錯誤;C、M溶液蒸發20g水,沒有物質析出,說明M溶液一定時不飽和溶液,蒸發10g水,析出5g的晶體的M1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M2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故C錯誤;D、M1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M2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故D正確。故選:D。例2-6. 【解答】解:A、由圖示知,A處是飽和溶液和稀溶液的交集,表示飽和的稀溶液,故A說法正確;B、由圖示知,A是飽和溶液,B是不飽和溶液,故B說法錯誤;C、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這種溶質,在一定溫度下,向硝酸鉀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后硝酸鉀不溶解,故C說法正確;D、在同一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故D說法正確。故選:B。變式訓練變1. 【解答】解:A、溫度相同,溶劑的量也相同,且白糖和食鹽全部溶解,所以無法比較出室溫下白糖和食鹽溶解性大小,故A錯誤;B、溫度相同,溶劑的量也相同,6g白糖全部溶解,而4g食鹽不能全部溶解,所以在室溫時白糖的溶解性大于食鹽的溶解性,故B正確;C、溫度不相同,所以不能比較出白糖和食鹽溶解性大小,故C錯誤;D、溶劑的種類不同,所以無法比較出白糖和食鹽溶解性大小,故D錯誤。故選:B。變2. 【解答】解:A、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也可能為稀溶液,如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為稀溶液,故選項錯誤。B、濃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是很稀的溶液,故選項錯誤。C、不能利用100克水的溶液來判斷飽和溶液,主要看某溫度下,一定量溶劑中溶解的溶質,故選項錯誤。D、在一定溫度下,不能繼續溶解該物質的溶液,為該溶質的飽和溶液,故選項正確。故選:D。變3. 【解答】解:向接近飽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都可以使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②加入氫氧化鈣,能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變小,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還可以采取③升高溫度的方法。故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變4. 【解答】解:A、甲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的溶液沒說是否有不溶物,所以不一定飽和,故A錯;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可能剛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故B錯;C、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現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說明此時有不溶物,屬于飽和溶液,故C正確;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與濃度有關,與是否飽和無關,故D錯。故選:C。變5. 【解答】解: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質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為濃溶液、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質的量較多的是濃溶液;含溶質的質量較少的是稀溶液.①對同一溶質來說,在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濃.②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如氫氧化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也可能是較濃的溶液.故答案為:濃溶液;稀溶液;①濃;②正確;正確.3.溶解度知識檢測1.溶解度: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注意:(1)四個關鍵詞: 一定的溫度 , 100g溶劑 , 達到飽和 , 溶質的質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溫度下,100g溶劑中所能溶解的溶質的最大質量;(3)溶解度單位為克;(4)公式:S=×100(克)2.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 升高 而明顯增大,如 硝酸鉀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 氯化鈉 ;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減小 ,如 氫氧化鈣 。3.物質的溶解性等級(以20℃的溶解度為標準):溶解性等級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溶解度/g >10 1~10 0.01~1 <0.01舉例 食鹽 氯酸鉀 氫氧化鈣 碳酸鈣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表示方法①溶解度表(會查看);②溶解度曲線:以溫度為橫坐標,溶解度為縱坐標,形象地描繪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的曲線。(2)變化規律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增大 (陡升型),代表物質是 硝酸鉀 ;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小(平緩型),代表物質是氯化鈉;③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減小 (下降型),代表物質是 氫氧化鈣 ;④氣體的溶解度一般隨壓強的增大而 增大 ,隨溫度的升高而 減小 。典型例題例3-1. 【解答】解:20℃時,四種物質各10克,分別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體剩余的物質,溶解度應小于10g。A、20℃時,氯酸鉀的溶解度小于10g,有固體剩余,故選項正確。B、20℃時,氯酸鉀的溶解度大于10g,沒有固體剩余,故選項錯誤。C、20℃時,氯酸鉀的溶解度大于10g,沒有固體剩余,故選項錯誤。D、20℃時,氯酸鉀的溶解度大于10g,沒有固體剩余,故選項錯誤。故選:A。例3-2. 【解答】解:A、沒有指明是否達到飽和狀態和100克溶劑。B、不是100克溶液,是100克溶劑。C、沒有指明溫度,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是不變的。D、符合溶解度的定義,正確。故選:D。例3-3. 【解答】在20℃時,將18.6克A物質放入50克水中充分攪拌,有1.6克A物質未溶解,則溶解了17g,所以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所以20℃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34g。故選:D。例3-4. 【解答】解:溶解度是在溫度相同時衡量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能力大小的,溫度不同,大小無法比較。故選:D。例3-5. 【解答】解:由于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只受溫度的影響,而且硝酸鉀的溶解度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為增大硝酸鉀的溶解度,只能升溫。故選:A。例3-6. 【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30℃時,甲的溶解度為25g,所以此溫度下,50g水最多可以溶解12.5g甲物質,故A錯。B、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乙曲線向下傾斜,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升溫后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仍為飽和溶液,故B錯。C、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所以20℃時,將甲和乙的飽和溶液中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后,析出晶體一樣多,故C錯。D、乙曲線向下傾斜,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甲曲線向上傾斜,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0℃,甲有溶質析出,乙溶質質量不變,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甲<乙,故D對。綜上,故答案為:D例3-7. 【解答】解:(1)20℃時KNO3的溶解度31.6g,說明20℃時1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所以20℃時,在裝有5g KNO3晶體的試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蕩,此時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2)40℃時KNO3的溶解度63.9g,40℃時10g水中最多溶解6.39g硝酸鉀,所以5g KNO3晶體全部溶解,溶液中溶劑與溶質的質量比為10g:5g=2:1;(3)60℃時,KNO3的溶解度110g,即6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鉀,故60℃時,100gKNO3飽和溶液,恒溫蒸發10g水后,析出晶體的質量為11g.故答案為:(1)飽和;(2)2:1;(3)11.變式訓練變1. 【解答】A、在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氯化銨50克,因此,氯化銨的溶解度為50克錯誤,因為沒有指明溫度;故選項錯誤;B、20°C時,100克硫酸鈉溶液里含有20克硫酸鈉,所以20°C時,硫酸鈉的溶解度為20克錯誤,不是100g水中,也沒有說達到飽和狀態;故選項錯誤;C、10C時,100克水里溶解20克硝酸鉀,所以硝酸鉀在10℃時的溶解度為20克錯誤,因為沒有說達到飽和狀態;故選項錯誤;D、60C時,5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55克硝酸鉀,因此,60°C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0克正確,因為它符合溶解度的四要素,故選項正確;故選D。變2. 【解答】解:A、溶解度是帶有單位“克”的;故不正確;B、溶液的質量等于溶劑質量加溶質質量,此時飽和溶液質量應為136克,故B不正確C、該溶液在20℃時已形成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該物質了;故不正確;D、該溶液在20℃時已恰好形成飽和溶液,再加10g水后就變成不飽和溶液了。故正確;故選:D。變3. 【解答】解:A、t℃時,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燒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蕩后靜置,燒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體,所以t℃時100g水中溶解熟石灰的質量小于0.3g,所以t℃時,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0.3 g,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加,降低溫度后,未溶解的白色固體會減少,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C、0.15g熟石灰的燒杯內加入50g水,燒杯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體,說明氫氧化鈣未全溶,溶質的質量應該小于0.15g,所以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小于50.15 g,故本選項符合題意。D、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低,升溫會使溶解在水中的氫氧化鈣析出,所剩溶液仍飽和,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4. 【解答】根據題目信息可知,析出晶體以后溶液就飽和了,比較兩次蒸發可以發現,恒溫蒸發20克水,析出5克無水晶體,相當于在第一次恒溫蒸發10克水,析出2克無水晶體的基礎上,又蒸發了10克水,蒸發出3克無水晶體。說明后蒸發10克水和3克晶體組成的溶液是飽和溶液,設物質的溶解度是S.。解得:S=30克故選C變5. 【解答】解:A、因相同溫度,相同的溶劑,氯化鈉有剩余的溶質,而蔗糖沒有剩余的溶質,兩燒杯中的溶液質量不相等,故A錯誤;B、因相同溫度,相同的溶劑,氯化鈉有剩余的溶質,而蔗糖沒有剩余的溶質,則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不同,故B錯誤;C、由圖可知,氯化鈉溶液中有固體剩余,則20℃時,在50g水中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溶質有剩余,則為飽和溶液,故C正確;D、因在20℃時,在50g的水中蔗糖固體沒有剩余,則可能是恰好達到溶解的最大極限,也可能是還能繼續溶解溶質,則溶液可能為飽和溶液,也可能為不飽和溶液,故D錯誤;故選:C。變6. 【解答】解:(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P點的含義是t1℃時,a、b的溶解度都是20g;(2)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20g,所以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不能形成80g溶液;(3)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cba;(4)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將t1℃時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溫度升高到t2℃時,能形成飽和溶液的是c.故答案為:(1)t1℃時,a、b的溶解度都是20g;(2)不能;(3)cba;(4)c.變7. 【解答】解:(1)據表格可以看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多余的硝酸鉀繼續溶解,需要升高溫度,故填:升高;(2)80℃時硝酸鈉的溶解度是1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鈉的質量為150g,形成硝酸鈉溶液的質量是250g,要降溫析出70g晶體,就是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鈉80g,查表可知,相應的溫度為10℃,故填:10;(3)從表中可知,溫度在60~70℃之間的某一點時兩者的溶解度相等,相應的W值數值最小范圍是125~136g;在0~100℃之間任意兩個相鄰的溫度下,硝酸鉀飽和的溶解度之差都比相應的硝酸鈉的溶解度之差要大,也就是在該溫度范圍內將溶劑質量相同的硝酸鉀和硝酸鈉的飽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溫度后硝酸鉀析出的晶體都比硝酸鈉多,故填:125~136,C.第5講 溶液與溶解度-課后練習1. 【解答】解: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質在另一種物質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會形成溶液。A、食鹽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B、粉筆灰,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硫酸鈣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夠形成溶液。故選項正確。C、植物油不溶于水,但是能夠溶解于有機溶劑汽油,能夠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B。2. 【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時,溶液溫度變化不大。B、硝酸銨晶體,溶于水時吸收熱量,使溶液的溫度下降,不能使石蠟融化。C、食鹽溶于水時,溶液溫度變化不大。D、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出熱量,能使石蠟融化。故選:D。3. 【解答】解:溶劑水的質量是:20g-4g=16g。故選:D。4. 【解答】解:由題中信息可知,碘在酒精中可溶,在汽油和苯中易溶,但汽油和苯對人健康不利,故應該選擇酒精來洗凈衣服上的碘。故選:B。5. 【解答】解:A、根據有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將溶液加熱,不一定有晶體析出,所以不能用檢驗某溫度下某種溶液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故A錯誤;B、根據有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將溶液冷卻,不一定有晶體析出,所以不能用檢驗某溫度下某種溶液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故B錯誤;C、再添加一些溶質,不溶解的是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是不飽和溶液,故C正確;D、再添加一些溶劑,無論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都沒有明顯的變化,故D錯誤。故選:C。6. 【解答】解:A、溶解度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溶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溶質質量,溶解度不受溶劑質量、溶液質量多少的影響,故選項錯誤。B、溶解度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溶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溶質質量,與是否充分攪拌無關,故選項錯誤。C、恒溫蒸發水,由于溫度沒有改變,則溶解度不變,故選項錯誤。D、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升高溫度,能改變硝酸鉀溶解度,故選項正確。故選:D。7. 【答案】C【詳解】A、剛開始溶液的質量不為0,質量不是一直增大,故錯誤;B、剛開始溶液的質量不為0,故錯誤;C、剛開始是不飽和氯化鈉溶液,質星大于0;當不斷加入氯化鈉固體時,溶液的質量在不斷增加;當氯化鈉不再溶解時,溶液飽和,溶質不變,溶液的質量也恒定不變,故正確;D、因為未飽和,還能繼續溶解氯化鈉固體,溶液的質量是有變化的,故錯誤。8. 【解答】解:A.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例如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質量分數也是很小的。錯誤;B.飽和溶液只是對于某一溶質來說的,可以溶解其它溶質,錯誤;C.析出晶體后的溶液說明有不溶解的溶質了,所以是飽和溶液,正確;D.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溫才能使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故錯誤。故選:C。9. 【解答】解: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魚呼吸需要氧氣,魚死亡的原因應與氧氣在水中的含量有關。解:A、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煮沸后剛冷卻的水中溶解的氧氣減少了,故選項錯誤。B、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煮沸后剛冷卻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減少了,故選項錯誤。C、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水中溶解的氧氣在煮沸的過程中逸出而減少,魚因為缺氧而死亡,故選項正確。D、水中的細菌在煮沸的過程中被殺死與魚死亡無關,故選項錯誤。故選:C。10. 【解答】解:A、由實驗情況記錄表可知,20℃,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而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則20℃,硝酸鉀的溶解能力一定小于氯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B、40℃,100g水中加入36g氯化鈉全部溶解,加入31.6g硝酸鉀也全部溶解,但由于不知溶液是否飽和,無法比較氯化鈉與硝酸鉀的溶解度大小,故選項說法錯誤。C、20℃,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而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即20℃,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的溶解度,則將實驗3所得溶液分別降溫至20℃后,兩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氯化鈉>硝酸鉀,故選項說法錯誤。D、80℃100g水中最多溶解38.4g氯化鈉,最多溶解169g硝酸鉀;實驗2所得溶液即40℃100g水中加入36g氯化鈉全部溶解、加入31.6g硝酸鉀全部溶解形成的溶液,將實驗2所得溶液分別升溫至80℃后,由于溶液的組成未發生改變,則溶液的濃度氯化鈉>硝酸鉀,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11. 【答案】D【解答】A、由圖可知, b時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時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10g溶劑后得到c時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6g-1g=5g,如a時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則恒溫蒸發10g溶劑后析出晶體的質量是5g而不是1g,所以a時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選項錯誤;B、由圖可知,恒溫蒸發溶劑后的b、c、d時的溶液均為20°C時的飽和溶液,它們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而a時得到溶液是20°C時的不飽和溶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b、c、d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選項錯誤;C、由圖可知,飽和溶液恒溫蒸發10g溶劑后析出晶體的質量為5g , b時的溶液恒溫蒸發10g溶劑后會結晶析出5g晶體,此時溶液底音部的晶體的質量=6g+5g=11g,即即n的值為11,選項錯誤;D、由圖可知,20°C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10g溶劑后析出的晶體的質量為5g,即20C時10g溶劑與5g甲物質混合后形成飽和溶液,則20°℃甲在水中的的溶解度為50克,選項正確。故選:D.12. 【解答】(1)溶質是液體,溶劑是水:酒精溶液等。(2)溶質是固體,溶劑是水:糖水等。(3)溶質是固體,溶劑是酒精:碘酒等。(4)溶質是氣體,溶劑是液體:汽水等。故答案為:(1)酒精溶液;(2)糖水;(3)碘酒;(4)汽水。13. 【解答】解:設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x,x=40g設溶質質量為yy=60g所以水的質量為:210g-60g=150.故答案為:40,60,150.14. 【解答】解:A試管中得到的是乳濁液,B試管中得到的是懸濁液,C試管中得到的是溶液.乳濁液和懸濁液都不穩定,A試管中小液滴和水分層,B試管中懸浮在水面上固體沉淀下來,溶液具有穩定性,C試管中無變化.三種液體中,最穩定的是C中的液體,三種液體的共同點是都是混合物.故填:乳濁;懸濁;溶.小液滴和水分層;B試管中懸浮在水面上固體沉淀下來;無變化.C中的液體;都是混合物.15. 【解答】解:(1)由曲線圖中查出20℃時,M的溶解度為35g,大于10g,屬易溶。(2)20℃時,M、N的溶解度曲線相交,說明它們的溶解度相等。(3)由曲線圖看出,30℃時,M溶液要變成飽和,需要再加入30gM,或將溫度降低到10℃。故答案為:(1)易溶。(2)溶解度。(3)AB。1.下列四個家庭實驗,不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A. B. C. D.2.小琪同學往右圖所示的燒杯中加入一種固體物質,攪拌后,發現溫度升高、石蠟熔化、塑料片掉了下來。該同學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蔗糖 硝酸銨 氯化鈉 氫氧化鈉3.把20克食鹽水放在蒸發皿內,加熱蒸干后,得到食鹽4克,則其溶劑水的質量是( )A.24克 B.4克 C.20克 D.16克4.衣服上沾有碘很難洗凈,碘在下列四種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質 碘溶劑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斷,能最快洗凈衣服上的碘污漬且對人體無害的是(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5.下列幾種方法可用來檢驗某溫度下某種溶液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的是( )A.將溶液加熱 B.將溶液冷卻 C.再添加一些溶質 D.再添加一些溶劑6.現有一杯20℃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能改變硝酸鉀溶解度的操作是( )A.加硝酸鉀 B.充分攪拌 C.恒溫蒸發水 D.升高溫度7.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鈉不飽和溶液中不斷加入氯化鈉固體,并攪拌。在此過程溶液中溶液的質量(b)與加入氯化鈉質量(a)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B. C. D.8.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C.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D.升溫可使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9.小華用煮沸后剛冷卻的水養魚,不久魚兒就死了.下列能合理地解釋此現象的敘述是( )A.煮沸后剛冷卻的水中溶入更多的氧氣 B.煮沸后剛冷卻的水中溶入更多的二氧化碳C.水中溶解的氧氣在煮沸過程中逸出而減少 D.水中細菌在煮沸的過程中被殺死10.在不同溫度下,將一定量的氯化鈉和硝酸鉀分別加入100g水中,實驗情況記錄于下表中,有關結論正確的是( )序號 溫度 溶解情況實驗1 20℃ 最多溶解36g 氯化鈉 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實驗2 40℃ 加入36g 氯化鈉全部溶解 加入31.6g 硝酸鉀全部溶解實驗3 80℃ 最多溶解38.4g 氯化鈉 最多溶解169g 硝酸鉀A.硝酸鉀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氯化鈉B.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一定大于硝酸鉀的溶解度C.將實驗3所得溶液分別降溫至20℃后,兩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氯化鈉<硝酸鉀D.將實驗2所得溶液分別升溫至80℃后,溶液的濃度:氯化鈉>硝酸鉀11.如圖是對20℃一定質量的甲的溶液進行恒溫蒸發的結晶實驗過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a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B. C.“n”的值是6C. B.d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a、b、c溶液D. 20℃甲在水中的的溶解度為50克12.按下列要求各舉出一個實例。(1)溶質是液體,溶劑是水:______等。(2)溶質是固體,溶劑是水:______等。(3)溶質是固體,溶劑是酒精:______等。(4)溶質是氣體,溶劑是液體:______等。13.t℃將12克某物質溶于30克水中,恰好配制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則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克;現有該溫度下該物質的飽和溶液210克,則含溶質______克,溶劑______克.14.在盛有等體積水的A、B、C三支試管里,分別加入甲、乙、丙三種物質,充分振蕩后,看到A試管的液體里分散著小液滴,B試管中分散著固體小顆粒,只有C試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質,但試管內透明液體呈黃色.則A試管中得到的是______液,B試管中得到的是______液,C試管中得到的是______液.如果外界條件不變,三支試管靜置片刻后可以看到:A試管中_______,B試管中____________,C試管中______.三種液體中,最穩定的是______,三種液體的共同點是______.15.固體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解度之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20℃時溶解度/g >10 10-1 1-0.01 <0.01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M、N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試完成下列問題:(1)M物質的溶解性屬于______。(2)在20℃時,M、N兩種物質的______相等。(3)在30℃時,將20gM物質(不含結晶水)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若要將其轉化成飽和溶液,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______。A.再加入30gM物質B.將溫度降低到10℃.倒掉溶液30g。1.掌握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的組成,能區分溶液、懸濁液、乳濁液;2.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含義,學習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3.理解溶解度的含義,了解影響溶解度的因素,能利用溶解度進行簡單計算;4.了解溶解度曲線及其意義。1.溶液:(1)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 (如水、酒精等物質)。(2)被溶解的物質叫 ;(3)溶液:由溶質溶解于溶劑后形成的 、 混合物。2.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比較: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形成過程 固、液、氣溶解在液體里 懸浮在液體里 分散在液體里穩定性 不穩定長期放置 均一、穩定 分層舉例 糖水、汽水、飲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3.混合物:由 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溶液、懸濁液、乳濁液都屬于混合物。4.常用的溶劑:水、酒精、汽油、丙酮等。5.固體藥品的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夾,粉末狀或細晶體用 取,必要時可用紙槽取。液體藥品的取用:瓶塞倒放,試劑瓶的標簽 ,瓶口緊挨試管口,倒完后蓋緊瓶塞,將試劑瓶放回原處。我們熟悉的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漿 C.冰水 D.糖水溶液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 B.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C.面粉與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D.溶液的上層濃度小,下層濃度大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1)生理鹽水中中,溶質是______,溶劑是______。(2)醫用酒精溶液中,溶質是______,溶劑是______。(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體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質是______,溶劑是______。取用液體藥品時,正確的操作是( )A.手拿試劑瓶,標簽向外 B.試劑瓶口不要緊貼試管口,以防污染C.手持試管,應垂直拿穩 D.取完藥品蓋好瓶蓋,放回原處,標簽向外給下列混合物歸類:①食鹽水,②鋇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溶于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屬于溶液的是______,屬于乳濁液的是______。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根據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點來推理,蔗糖溶液應該是( )A.無色透明 B.上層溶液與下層溶液一樣甜C.混合物 D.水分、溫度不變時,蔗糖與水不分離取用固體藥品的操作正確的是( ) A.氫氧化鈉固體 B.鋅粒 C.氯化鉀顆粒 D.二氧化錳粉末病人在醫院接受靜脈注射或滴注時,常用到生理鹽水即氯化鈉注射液。圖中是某藥業公司生產的氯化鈉注射液包裝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請回答:(1)該注射液里的溶質是______。(2)常溫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鈉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后,是否會出現渾濁現象?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一定條件下,物質能夠溶解的數量是有限的。2.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 、 、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在 下,在 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注意:(1)兩個前提條件: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否則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就沒有確定的意義;(2)飽和溶液是對一定的溶質而言的。如某溫度下的蔗糖飽和溶液是對蔗糖飽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質(如食鹽),仍可溶解。4.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大多數物質適用)飽和溶液 ① ② 不飽和溶液② ③5.濃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較多溶質的溶液叫做 ;溶有較少溶質的溶液叫做 。注意: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某“天氣瓶”通過樟腦在酒精溶液中的結晶情況反映氣溫變化。如圖為該“天氣瓶”在三種不同氣溫下的狀況,則瓶內溶液一定為相應氣溫下樟腦飽和溶液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一般情況下,在做溶解實驗時,若要加快某固體物質的溶解速度而不影響實驗效果,則下列方法不適宜的是( )A.不斷攪拌 B.加熱 C.將固體粉碎 D.加溶劑下列關于物質溶解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不同的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B.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C.同一種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能力與溫度有關 D.物質的溶解性與使用的溶質和溶劑的質量都有關系下列關于飽和溶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在溫度不變時,KNO3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在溫度升高時,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能繼續溶解該物質C.室溫下,與固體溶質共存的溶液一定是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D.改變條件可以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在溫度保持t℃不變時,某物質M的溶液經過如下變化,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M溶液 M1溶液 M2溶液.A.M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M1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M1溶液、M2溶液都一定是飽和溶液C.M溶液、M1溶液、M2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D.M1可能是飽和溶液,M2一定是飽和溶液已知: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稀溶液,濃溶液之間的關系如圖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A處的含義飽和的稀溶液B.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一定不飽和C.在一定的溫度下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鉀晶體,晶體不再溶解D.同一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能比較出室溫下白糖和食鹽溶解性大小的一組實驗是( )A. B. C. D.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 )A.濃溶液 B.稀溶液C.含100克水的溶液 D.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要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小明選擇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①加入水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溫度 ④降低溫度。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周末,感到有點餓的甲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現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下列操作或現象能說明糖水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時進行了充分攪拌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C.涼的糖水底部都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質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為濃溶液、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質的量較多的是______,含溶質的質量較少的是______。①對于同一種溶質來說,在相同溫度時,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______(填“濃”或“稀”)。②判斷: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______;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______。1.溶解度: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注意:(1)四個關鍵詞: , , , ;(2)溶解度就是一定溫度下,100g溶劑中所能溶解的溶質的最大質量;(3)溶解度單位為克;(4)公式:S=×100(克)2.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 而明顯增大,如 ;(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 ,如 ;(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如 。3.物質的溶解性等級(以20℃的溶解度為標準):溶解性等級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溶解度/g >10 1~10 0.01~1 <0.01舉例 食鹽 氯酸鉀 氫氧化鈣 碳酸鈣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表示方法①溶解度表(會查看);②溶解度曲線:以溫度為橫坐標,溶解度為縱坐標,形象地描繪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的曲線。(2)變化規律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陡升型),代表物質是 ;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小(平緩型),代表物質是氯化鈉(NaCl);③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下降型),代表物質是 ;④氣體的溶解度一般隨壓強的增大而 ,隨溫度的升高而 。20℃時,取下表中的四種物質各10克,分別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體剩余的是( )常見物質的溶解度(20℃)物質名稱 氯酸鉀 硝酸鉀 氯化鈉 蔗糖溶解度/克 7.4 31.6 36.0 203.9A.氯酸鉀 B.硝酸鉀 C.氯化鈉 D.蔗糖下列對“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的解釋正確的是( )A.20℃時,31.6g硝酸鉀溶解在水中B.20℃時,100g飽和溶液中含31.6g硝酸鉀C.31.6g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D.20℃時,31.6g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在20℃時,將18.6克A物質放入50克水中充分攪拌,有1.6克A物質未溶解.則20℃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 )A.37.2克 B.18.6克 C.34 D.34克例3-4. 2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20克,3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為30 克,則兩種物質的溶解度(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無法比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使硝酸鉀的溶解度增大,應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加入溶質 D.加入溶劑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30℃時,50g水最多可以溶解25g甲物質B.升溫能使乙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C.20℃時,將甲和乙的飽和溶液中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后,析出晶體較多的是甲物質D.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0℃,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甲<乙下表是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回答下列問題。溫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1)20℃時,在裝有5g KNO3晶體的試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蕩,此時所得溶液為______(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2)將該試管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使試管內溶液溫度升至40℃,此時試管內的溶液中溶劑與溶質的質量比為______。(3)60℃時,100gKNO3飽和溶液,恒溫蒸發10g水后,可析出KNO3的質量為______g。下列關于溶解度說法正確的是( )A. 在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氯化銨50克,因此,氯化銨的溶解度為50克B. 20℃時,100克硫酸鈉溶液里含有20克硫酸鈉,所以20℃時,硫酸鈉的溶解度為20克C. 10℃時,100克水里溶解20克硝酸鉀,所以硝酸鉀在10℃時的溶解度為20克D. 60℃時,5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55克硝酸鉀,因此,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ll0克20℃時,將36gNaCl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飽和溶液。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B.該溶液的質量為100克C.向該溶液中再加入2g固體NaCl,則溶液質量為138gD.向該溶液中加入10g水,則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t℃時,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燒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蕩后靜置,燒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t℃時,熟石灰的溶解度為0.3 g B.降低溫度后,未溶解的白色固體會增加C.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小于50.15 g D.升高溫度后,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在t℃時,某物質A的溶液,如果恒溫蒸發10克水,析出2克無水晶體;如果恒溫蒸發20克水,析出5克無水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20克 B. t℃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25克C. t℃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30克 D. t℃時,原溶液是飽和溶液20℃時,在兩只各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30克氯化鈉和蔗糖固體,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燒杯中的溶液質量相等 B.20℃時兩者的溶解度相等C.氯化鈉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1)P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2)t2℃時3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能形成80g溶液嗎?______(填寫“能”或“不能”)。(3)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______(填寫物質序號)。(4)將t1℃時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溫度升高到t2℃時,能形成飽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寫物質序號)硝酸鉀和硝酸鈉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 硝酸鉀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硝酸鈉 73 80 87 95 103 114 125 136 150 163 170(1)20℃時,向100g水中加入35g硝酸鉀,要使其完全溶解,應______溶液溫度;(2)現有80℃的硝酸鈉飽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體70g,應降溫至______℃;(3)硝酸鉀和硝酸鈉在t℃時的溶解度均為W,分析上表可推知,W的數值所在的最小范圍是_______;將溶劑質量相同的硝酸鉀和硝酸鈉的飽和溶液從t1℃降溫至t2℃,前者析出的晶體比后者多,則t1、t2的取值范圍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A.僅0≤t2<t1≤t B.僅t≤t2<t1≤100 C.0≤t2<t1≤1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5講-溶液與溶解度(講義).docx 第5講-課后練習.docx 第5講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