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第2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初步了解化學方程式的定義和讀法。(2)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特別是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2.過程與方法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研究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比較文字表達式和化學方程式,感受化學方程式的簡約之美。(2)對學生進行尊重客觀事實、遵從客觀規律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教學重點】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教學難點】化學方程式表示的質量關系【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法、歸納法、講授法【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動畫演示]:電解水的微觀過程[復習提問]:1、請說出化學反應的實質,并從微觀上解釋質量守恒定律;2、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和化學符號表達式。[思考] 問題2中的表達式能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能體現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二、導入新課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既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又能反應質量守恒定律的特點?有,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另一種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化學方程式。[板書] 化學方程式三、出示:學習目標四、講授新課[設問] 什么叫化學方程式?(閱讀課本93頁,找出化學方程式的概念)[板書]: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如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 + O2 CO2你能說出這個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嗎?[討論]: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反應物、生成物間一定存在著質量關系,各物質間存在怎樣的質量關系呢?(提示:根據化學式可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引導]同學們,讓我們計算出下面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是多少? C + O2 CO212 : ( 16×2 ):( 12+16×2)12 : 32 : 44[講解]:通過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可以表示出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即各物質間的質量比。 [提問]:這正是一個化學方程式所能表示的意義,你能總結出化學方程式有哪些意義嗎?(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板書]:2、意義(學生歸納總結)(1)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2)表示化學反應中各物質間的粒子個數比。(3)表示化學反應中各物質間的質量比(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的乘積比)。[小測驗]:討論從物質種類、質量和反應條件等方面考慮,下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能提供給你哪些信息 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 S + O2 SO2[提問]:如何讀一個化學方程式呢?[講解]:“+” ,“=” 在化學方程式中的意義與數學上的含義區別開。例:S+O2 SO2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讀法:① ;② 。[板書]:3、讀法(1) 讀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2) 讀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練習]:討論從物質種類、質量和反應條件等方面考慮,下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能提供給你哪些信息 1、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Fe + CuSO4 ==== Cu + FeSO42、粗銅絲表面的氧化銅與氫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CuO+H2Cu+H2O[溫馨提示]:練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大顯身手]:⒈方程式2H2+O2 2H2O的正確讀法是( )A.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水B.氫氣加氧氣等于水C.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生成2個水分子D.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生成36份質量的水2、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 )A.該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 B.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C.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 D.化學反應的快慢3、已知反應A+B=C+D,且A與B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4:3,若反應后生成C和D共2.8克,且消耗的反應物B的質量為( )A.1.6克 B.1.2克 C.0.3克 D.0.9克[直擊中考]1、某物質A 在純氧中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斷該物質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2、在2Mg + O2 2MgO反應中,Mg、 O2、MgO的質量比為( )A、3:4:5 B、 3:2:5C、3:2:10 D、 3:4:103、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燃燒時主要反應為 5O2 + X 3CO2 + 4H2O由此可知X的化學式為( )A、CH4 B、C2H4C、C3H8 D、C3H8O五、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若讓你在文字表達式和化學方程式中選擇一個表示化學反應,你會選擇那一種?為什么?[學生搶答]:1、簡單便于書寫。2、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3、清楚地表示一個化學反應。4、表示各物質間的質量比。5、能體現質量守恒定律。..六.作業:做學案三七、板書設計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第2課時)二、化學方程式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2、意義:①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②表明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粒子個數比;③表示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表示了各物質間的質量比。3、讀法:①讀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②讀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