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和滅火一、教學目的要求基本知識和技能:認識燃燒發生的條件和知道滅火的簡單原理和方法。過程和方法:1.通過研究燃燒的條件,認識探究問題的方法;2.通過活動和探究,體會對獲得的事實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認識燃燒實質及其對生活產生重大影響。2.使學生體會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二、教學重點 :燃燒條件 滅火原理3、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小組合作交流討論。4、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幾張關于燃燒的圖片[教 師]火的使用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幾十萬年前,火就是人類最忠實的伙 伴。因為火可以幫助人類防御野獸、取暖照明、又可以煮熟食物。那么火為何物 呢?火是一種燃燒現象。燃燒與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節 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燃燒與滅火的知識。[情景過渡]假設極為小朋友外出冬游迷了路,這時天也黑了。大山里寒風刺骨,一片漆黑, 他們不得不在山里過一夜。那么請同學們幫他們想想辦法,為度過這漆黑而寒冷 的夜。小朋友們應該干嘛?[學 生]燒火照明取暖······[教 師]那么山里面哪些東西可以用來燒火呢?[學 生]干樹枝、干草、樹葉····[教 師]石頭可不可以 為什么?[學 生]不可以,因為石頭不可以燃燒。[教 師]那么在我們身邊哪些物質可以燃燒,哪些不可以燃燒呢 [學 生]紙、汽油、棉花、干樹枝、酒精······可以燃燒。石頭、玻璃、水······不可以燃燒[教 師]非常好,我們把像紙、汽油、棉花、酒精等這樣可以燃燒的物質叫做可燃物。[提問思考]現在請同學回想一下,前面我們學習了許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知識,它們都有 哪些特點?(燃燒是物質與什么反應?像鐵等燃燒現象是什么·······)[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與氧氣反應,發光放熱·····[教 師]根據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給燃燒下怎樣的一個定義呢 [教 師]學生回答后總結:綜合大家的意見梳理以后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定義。[板 書]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教 師]那么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呢 [實驗探究1]1.在兩個坩堝里分別放少許水和酒精;2.點燃,觀察、描述并分析現象。[現 象]酒精燃燒,水沒有燃燒。[分 析]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結 論]燃燒需要可燃物。[實驗探究2]1.點燃兩支蠟燭;2.用大燒杯罩住其中一支,與另外一支對比,觀察、描述并分析現象。[現 象]用燒杯罩住的蠟燭慢慢熄滅,另外一支正常燃燒。[分 析]物質燃燒實質是與氧氣反應,用燒杯罩住蠟燭,氧氣耗盡蠟燭就熄滅。[結 論]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實驗探究3]1.將木條和鐵絲置于酒精燈火焰上;2.觀察、描述并分析現象。[現 象]木條燃燒,鐵絲有燃燒。[分 析]木條燃燒所需要的溫度低,鐵絲燃燒需要的溫度高。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 我們把它叫做著火點。[結 論]溫度達到著火點。[總 結]燃燒需要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與氧氣接觸③溫度達到著火點[實驗探究4]燃燒三條件及其關系(水溫80度左右)[現 象]銅片上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通入氧氣后,水中白磷燃燒。[分 析]白磷著火點40度,紅磷著火點240度。所以銅片上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而水 中白磷雖然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水隔絕了氧氣,所以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總 結]燃燒三個條件需同時具備,缺一不可。[過 渡]燃燒可以造福人類,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根據燃燒三條件缺一不可的原則,我們可以得到怎的樣滅火原理呢?[思考得出]破壞燃燒的條件。[總 結]燃燒的條件是 滅火的原理1、可燃物 →1.清除(或隔絕)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 →2.隔絕氧氣(或空氣)3、溫度達到著火點 →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三個條件同時具備) (三個條件滿足其一即可)[課堂練習]以多媒體呈現。[課堂總結]叫學生回顧并歸納。[板書設計]第七單元 第1課時 燃燒與滅火1、相關定義1. 可燃物:可以燃燒的物質.2. 燃 燒: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2、燃燒的條件1. 可燃物2. 氧氣(或空氣)3. 溫度達到著火點 (三個條件同時具備)三、滅火的原理1. 清除(或隔絕)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三個條件滿足其一即可)4、 教學反思:化學源于生活,又要服務于生活.我充分利用這一觀點并貫穿于整節課之中,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學生感覺到化學知識就在他們身邊,同時培養他們大膽探究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的是由于班級人多,人多地少一部分學生還是沒參與到課堂中來.以后在設計時,會考慮到并設計適合他們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