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與滅火》教學設計一、學習內容分析在課程與教材中的地位 在生活中,同學們對燃燒還是比較熟悉。本課題重在探究燃燒的條件和認識滅火的原理,并將理論用于實際生活之中。 2. 知識內容結構 本課題內容包括物質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識等內容,分兩課時完成。因為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與方法是相互聯系的,所以我把燃燒定義,物質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做為第一課時;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識等內容作為第二課時。 3. 核心知識的功能價值 通過認識燃燒與滅火,從生活融入到化學學科知識,再利用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點突出了化學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二、學習者特征分析知識與能力基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燃燒現象,也通過各種渠道見識過火災,對于燃燒與滅火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 通過前面木炭、硫、鐵絲、蠟燭等物質燃燒的學習,學生對于燃燒的定義和基本特征有一定的認識。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可以了解燃燒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并且能夠較易猜出燃燒需要哪些條件。 2. 學生認識發展點及障礙點 (1)學生不能準確地認識燃燒、著火點等重要概念。 (2)學生缺乏科學地設計實驗,運用控制變量法探究燃燒的條件等能力。 (3)學生還缺乏較強的化學素養,尤其是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和學科觀。三、學習目標分析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知道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用化學知識解釋與解決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燒的現象及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科學探究,控制變量的幾組對比實驗探討燃燒的條件。 (2)通過利用滅火原理,親自動手實驗:熄滅蠟燭,歸納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3)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燃燒條件、滅火原理等內容的探究,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2)感受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四、教學設計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 一: 創設 情景, 激發 興趣 【引入】魔術:水火相容。 【展示】提出問題:燃燒需要什么條件?進行猜想: 資料:1、熊熊燃燒的木材下面,泥土卻不為火所動。2、在帶有火星的木材周圍用扇子輕輕扇動,木材更易燃起來。3、點燃木材一般要用紙張進行引燃。 觀看 實驗 思考、 猜想 “水火相容”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環節 二: 方法 指引、直擊 重點 【展示】老師設計的實驗裝置圖: 請你分析:這個實驗想要探究燃燒的哪個條件?采用了什么方法? 【小結】方法指導:在設計實驗時,注意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 【活動2】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根據提供的藥品和儀器,如何設計實驗探究燃燒的其他兩個條件? 提供的藥品和儀器:白磷、熱水、石頭、木條、紙張,煤塊。打火機,酒精燈,鑷子。大燒杯(250mL)、5%雙氧水、二氧化錳、一套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鼓風機。 小組探究實驗:根據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 提示:明確小組分工,操作員、記錄員、發言人等。 【匯報】通過照片展示學生的實驗情況,并請同學匯報實驗方案(包括操作、現象和結論)。 【小結】一、燃燒需要的條件: 物質可燃 與氧氣(空氣)接觸 溫度達到著火點 注意: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討論】請分析教材 P129實驗7-1,如何證明燃燒的條件? 交流、 討論、 匯報 思考、 分析 探究、 實驗 分工 合作 匯報 展示 歸納 總結 教師提供實驗裝置圖讓學生分析,一則是給予學生設計實驗的方法指引:控制變量法。二則通過學生設計方案、實施實驗、匯報展示,突破本節課的重點:燃燒的條件,同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充分獲取學習的成就感。環節 三: 合作 探究,培養 能力 【展示】生活中的燃燒現象 【歸納】燃燒的定義:狹義上: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學以致用】解密“水火相容”。 【過渡】火善用之為福,不善用之為禍。 【展示】視頻: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特大火災爆炸事故。 【活動3】1、小組討論:根據提供的藥品、儀器,嘗試盡可能的多地提出熄滅蠟燭的方法,并討論利用了什么原理。 熄滅蠟燭的方法滅火原理提供的物品:打火機、剪刀、大燒杯1個、小燒杯1個(裝少量水,貼上標簽)、稀鹽酸、碳酸鈉粉末、細沙、蠟燭3支(其中兩支分別固定在兩個大燒杯內)。 2、親自動手做實驗:熄滅蠟燭 【匯報】根據圖片,介紹滅火的方法和原理。 【提問】滅火的原理和燃燒的條件有什么關系? 【小結】滅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空氣) (3)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觀看視頻,并思考 合作探究、挖掘內涵 動手實驗,歸納原理 讓學生先動手實驗、總結方法、歸納原理,真正體會“做中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動手實驗、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意識。環節 四: 學以 致用,感受 價值 學以致用: 練習1:下面是一些生活中滅火的實例,請分析其滅火的原理: 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2.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時,可用水撲滅; 3.撲滅森林火災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 提升素養: 練習2:“水能生火”的奧秘是什么? 思考,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 利用所學的燃燒與滅火的相關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化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意義。環節 五: 自我 反思,發展 素養 【反饋】請學生談這一節課的收獲和 疑惑,老師加以點評和總結。 【課后活動】查閱相關資料,收集更多有關“燃燒和滅火”的知識。 如:有關滅火器的相關知識; 如何在火災現場逃生? 有關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等等。 自我反思、自我歸納 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分享收獲,提出疑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