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 目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目標分析(結合課程標準說明本節課學習完成后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一、知識與技能l、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和能力。2、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二、過程和方法1、通過假設實驗驗證法的探究過程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探究學習的一種方法,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2、引導學生經歷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過程,初步培養學生定量研究問題的能力。3、了解質量守恒定律在具體問題情景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激發學生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2、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教學重點:1、知識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2、能力重點:對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和學生的假設與驗證。教學難點:1、知識難點: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能力難點:對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和學生的假設與驗證。【教學方法】指導發現法—假設實驗驗證法教學模式【教學用品】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學習者特征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心理特征、知識結構等方面進行描述):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他們好動、好勝,他們渴望成功、思維比較活躍,在平時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訓練的基礎上,具有了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及合作意識;他們有參與實際問題活動的積極性,但技能與方法有待提高;學生已經對守恒的概念并不陌生,在物理學科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能量守恒。在前四個單元的學習中,對分子、原子等微觀知識的學習,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微觀想象的能力,為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并且要讓學生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實際生活、生產中的具體問題,同時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學過程(按照教學步驟和相應的活動序列進行描述,要注意說明各教學活動中所需要的具體資源及環境): 一、復習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多媒體展示,學生思考,并回答。二、新課引入由學生熟悉的化學反應如:煤炭燃燒、蠟燭燃燒、木炭的燃燒、鐵在氧氣中的燃燒等,它們在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發生了改變?同學們要想知道這個問題,請認真學習今天的內容:質量守恒定律三、進行新課:學生閱讀P書92頁(1—2段)思考: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物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的新物質,如鎂條燃燒生成氧化鎂,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那么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究竟存在著有什么關系呢?(多媒體展示)老師講解:1774年,拉瓦錫用精確的定量實驗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應中各物質質量之間的變化關系。他將45.0份質量的氧化汞加熱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質量的汞和3.5份質量的氧氣,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沒有改變。這難道是巧合嗎?(多媒體展示)老師提出問題: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否會發生變化呢?(多媒體展示)學生思考并回答:針對這一問題可作出哪些猜想與假設?老師據學生回答情況作出點評: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2)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3)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多媒體展示) 老師說下面我們一起通過2個具體的實驗來驗證同學們所提出的的假設,看誰的假設正確。學生閱讀P書92頁方案一,并完成學案中該實驗的一些步驟。老師展示實驗步驟:紅磷燃燒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多媒體展示)步驟:在底部鋪有細沙的錐形瓶中,放入適量的紅磷,在錐形瓶口的橡膠塞上安裝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系牢一個_小氣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與紅磷接觸.然后將該錐形瓶放在托盤天平上用砝碼平衡,__記錄所稱質量。取下錐形瓶,在酒精燈上加熱玻璃管至紅熱,引燃紅磷。待錐形瓶冷卻后,重新放到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質量老師播放紅磷燃燒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視頻 學生看、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問并完成學案相應內容:該實驗產生的現象有哪些 老師據學生回答情況作出點評:產生大量白煙,放熱,氣球先膨脹后收縮(紅磷燃燒放出大量的_熱__,使錐形瓶中氣體體積增大,于是氣球膨脹,待冷卻到室溫時,氣體體積縮小,同時紅磷消耗了錐形瓶中的_氧氣_,錐形瓶中氣體壓強減小,于是氣球縮小。) ,天平保持平衡(多媒體展示)師生共同分析:反應前各物質(錐形瓶+沙子+玻璃棒和氣球+紅磷+空氣(參加反應的氧氣+剩余的空氣)的總質量;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錐形瓶+沙子+玻璃棒和氣球+剩余的空氣+五氧化二磷)的總質量。(多媒體展示)學生得出結論:參白 參氧 生五的 加磷 加氣 氧 反的 + 反的 = 成化質 應質 應質 二 的量 的量 的磷量老師多媒體展示:學生得出結論: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4P+5O2==2P2O5老師多媒體展示:學生閱讀P書93頁方案二,并完成學案中該實驗的一些步驟。老師展示實驗步驟: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的質量測定的實驗(多媒體展示) 步驟:①將8顆鐵釘與燒杯中的硫酸銅溶液共同稱量,調節天平至平衡 ②將8顆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靜置1-2分鐘,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老師播放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的質量測定的實驗的視頻 學生看、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問并完成學案相應內容:該實驗產生的現象有哪些 老師據學生回答情況作出點評:產生的現象:鐵釘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天平保持平衡(多媒體展示)學生得出結論: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多媒體展示)化學反應符號表達式:Fe+CuSO4=Cu+FeSO4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出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多媒體展示)老師點評關于質量守恒定律的幾點說明:(多媒體展示) 幾點說明:①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__化學變化________,不適用于_物理變化_________; 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__生成物____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_參加反應__或物質(如氣體)_有無遺漏_________。四:知識鞏固與拓展:多媒體展示 學生練習布置作業: P書98 2、(3)、3、4教學反思:由于用紅磷燃燒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現象不明顯,實驗效果不很好,所以我改用播放這兩個實驗的視頻,我覺得教學效果還比較好。但缺乏直觀性,對學生的視覺沖擊力不強。本節課中還存在老師講的多,我個人認為可以通過學生的語言,教師講得少一點,學生講和練的多一點,這樣符合新課程理念,同時學生也容易接受。點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