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燃燒和滅火(第一課時)一、教學內容分析《燃燒與滅火》是本章節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課題。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或多或少的接觸到燃燒現象,在之前氧氣的學習中又觀察了木炭、硫、紅磷、鐵絲等物質的燃燒,所以學生已經對燃燒的定義有了模糊的印象,只是沒有進行系統的認識和歸納。在前幾單元的學習中,學生也對化學的學習方法——科學探究、討論、歸納總結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基礎,那么在本節課中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生生之間的討論互動,應該來說不難完成對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歸納和總結。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認識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2)了解生活中常用的滅火的方法和常見的幾種滅火器的使用;(3)會運用相關的知識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2.能力目標;(1)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學習能力;(2)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及討論交流的能力;(3)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2)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的責任感;(3)樹立安全意識。三、教學重點及難點(一)教學重點1.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探究;2. 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基本思路。(二)教學難點1.實驗探究中討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歸納總結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趣味實驗,引出課題】觀看視頻化學趣味實驗《燒不壞的手帕》問: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燃燒?燃燒需要?如何滅火?并引出課題。【板書】課題1 燃燒和滅火 觀看視頻,結合視頻進行思考,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提出問題:什么是燃燒?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如何進行滅火? 通過觀看視頻,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提出問題,以此引出課題,提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新課】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燃燒的現象,我們也學習過一些物質的燃燒及其化學方程式,那么我們來回顧一下。課件展示鎂條、木炭、鐵絲和硫燃燒的圖片,請學生進行討論并總結歸納,完成課件表格。請學生讀出四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通過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回顧,引出本節課第一個內容——燃燒的條件。【板書】一、燃燒的條件2.引導學生歸納出燃燒的定義。3.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結合課本128頁,實驗7-1,觀察現象并分析討論:①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什么問題?②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又說明什么問題?③能否讓水里的白磷燃燒呢?該怎么做?小結:通過上述實驗,我們知道了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呢?通過學生討論交流的結果,得出關鍵詞:溫度、氧氣。并進一步對二者進行解釋,介紹著火點這一新概念。思考:在我們生活中,汽油,稻草等物質容易燃燒,而石頭為什么不能燃燒呢?總結燃燒的條件,進行相應的練習——找出常見的可燃物。提問:這三個條件是否缺一不可,還是滿足一個就可以?【板書】一、燃燒的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燃燒需要條件。那么,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應該如何滅火呢?引出本節課第二個內容——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板書】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實驗探究——滅火的原理結合課本130頁探究部分的內容,分析討論:①三只蠟燭燃燒的現象有什么不同?小結: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以總結出滅火的原理。【板書】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滅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絕氧氣;③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2.【比一比】來一次滅火比賽!(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如何處理?為什么?(2)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了,如何處理?為什么?(3)撲滅森林火災時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為什么?請你結合生活經驗,再列舉一些常見的滅火方法,并指出其所根據的滅火原理。【板書】2、滅火的方法3.【想一想】生活中有很多場所都有滅火器,請你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選擇合適的藥品和儀器,自己設計一個滅火器。給出化學方程式,請學生找錯并改正。【實踐應用,我能行】1、熄滅酒精燈火焰的科學方法( ),其原理是( )。 2(化學與軍事)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的軍隊點燃戰船,熊熊燃燒的戰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后燃起大火。根據燃燒的條件填寫: 1)曹軍的木船是 2)木船燃燒的條件是 3(化學與語文)下列成語與我們所學的化學知識有關,簡述其中的化學原理。 A 釜底抽薪 B 杯水車薪【課堂小結】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作業】課后調查:1)學校什么地方放了哪些滅火器 2)調查家庭、學校、大型商場有哪些滅火措施?3)在商場等公共場所遇到火災應如何自救 學生回答:認真觀察圖片,思考并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最終得出結論:1. 事例觀察到的現象鎂條的燃燒發出白光、放熱、有白色物質生成。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火星四射,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硫在氧氣中的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特征發光、放熱、化學反應2.燃燒: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3.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提出意見。①銅片上的白磷達到燃燒所需溫度,而紅磷達不到燃燒所需溫度。②熱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空氣接觸)③能。給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最終總結歸納出兩個關鍵詞:溫度、氧氣。物質必須具有可燃性。練習。三者缺一不可。筆記記錄。1.小組討論交流,得出:①I中蠟燭熄滅,II中蠟燭正常燃燒至蠟燭耗完而熄滅,III中蠟燭熄滅。小結:滅火就是要破壞燃燒的條件。筆記記錄。2.討論后學生發言表達想法。學生進行討論并發言,可能會有這樣一些方法:用水澆滅、吹滅、用濕布蓋滅、用沙撲滅、使用滅火器等等。3.說出所選用的儀器和藥品,并說明反應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正確的化學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認真審題并作答。學生發言,總結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如:我學到了……我懂得了……認真完成課后作業。 通過實驗探究,討論分析,培養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在參與課堂的過程中把本節課知識點一點一點自己總結歸納出來,留下深刻印象。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和實驗設計能力,并再次鞏固前邊所學的重要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五、板書設計 課題1 燃燒和滅火一、燃燒的條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著火點。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1、滅火的原理(三者取其一)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絕氧氣;③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2、滅火的方法六、教學反思本課題的特點是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對現象、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認識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滅火的常用設施。在和老師一起探究的過程中,將對燃燒與滅火有進一步的認識。但本節課內容有點多,且問題討論部分比較多,所以應該注重時間的分配及重點難點的講解,在學生全程參與課堂的過程中,注意掌握課堂節奏和氛圍,強調重難點。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