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總結提升 要點一 孫中山的革命活動革命歷程 主要事件構想共和 成立興中會、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浴血共和 辛亥革命締造共和 建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維護共和 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啟示:應緊跟時代步伐,樹立勇于開拓創新和與時俱進的精神;培養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等等 要點二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的比較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護國戰爭原因 清朝的腐朽統治 袁世凱專權 袁世凱復辟帝制時間 1911年 1913年 1915—1916年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革命派直接結果 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 被袁世凱鎮壓 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最終結果 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都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認識 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1.(2021廣東中山一模)1896—1897年,孫中山在英國目睹了工業國家日漸增長的社會改革與革命趨勢,想令中國在未來免于類似的罷工與勞資糾紛問題,因而進一步完善自己的革命理論。這主要是指 (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自由主義2.(2021玉林中考)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萍瀏醴起義、鎮南關起義、黃花崗起義等10多次起義。這些起義 ( )A.宣告清朝專制統治結束 B.結束了軍閥割據混戰局面C.推翻了袁世凱獨裁統治 D.推動了革命形勢日益成熟3.(2021宜昌中考)“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這是蔡元培先生為孫中山先生書寫的挽聯中的上聯,其中“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是指 ( )A.結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B.結束了民族民主革命C.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4.(2021泰安中考)右側欄目是某班同學排演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 ( )A.師夷長技 B.國家統一C.軍閥割據 D.走向共和5.(2021吉林長春模擬)觀察示意圖,回答問題。(1)寫一篇歷史小短文,題目自擬。要求:至少結合以上6項信息點反映的史實及其歷史作用進行敘述。史實準確,邏輯清晰,字數300字左右。(2)如果讓你沿著示意圖思路續寫,你將補充哪些史實 答案單元總結提升【優選拔高】1.C2.D 結合所學可知,萍瀏醴起義、鎮南關起義、黃花崗起義等10多次起義推動了當時革命形勢的發展,故選D;這些起義并沒有結束清朝的專制統治,排除A;此時尚未出現軍閥割據混戰和袁世凱獨裁統治,排除B、C。3.D 根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D “武昌起義、清朝告終、民國建立、約法頒布”都屬于中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向共和過程中的重要史實,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走向共和。5.(1)題目: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論述:1894年,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提出多項改革建議,但遭到拒絕。同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同黃興、宋教仁等在日本東京組建了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后來孫中山在《民報》上將這一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孫中山發動多次武裝起義,如廣西起義、黃花崗起義,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2)發動二次革命、發動護法運動。(符合史實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