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地球和宇宙基礎知識匯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地球和宇宙基礎知識匯總

資源簡介

第四章 基礎知識匯總
第一節(jié):1.太陽(sun)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顆自己能發(fā)光和發(fā)熱的氣體星球。太陽的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表面溫度約為6000℃,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太陽的直徑:約140萬千米,為地球的110倍。太陽的質(zhì)量為地球的33萬倍,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太陽為地球表層和人類的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陽息息相關。
2.光每秒傳播 30萬千米,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約8.3分鐘。
3.植物的哪些形態(tài)特點與太陽光有密切的關系?
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的向光性與太陽光有密切的關系。
4、太陽是一個由熾熱氣體組成的球體,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是太陽的大氣層。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可分為3層,依次為光球?qū)印⑸驅(qū)雍腿彰釋印F綍r我們看到的只是光球?qū)印?br/>5、人們把太陽光球?qū)由系脑S多黑斑點稱為太陽黑子,其實它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低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太陽色球?qū)由嫌袝r會出現(xiàn)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塊,叫做耀斑。耀斑爆發(fā)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6、太陽活動:指太陽表面的變化。活動周期是11年。常見的太陽活動有:太陽黑子(在光球?qū)樱⒁摺⑷甄恚ㄔ谏驅(qū)樱⑻栵L(日冕層)等。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
7、太陽活動情況小結(jié):
外部大氣 太陽活動 表現(xiàn) 備注
光球?qū)?黑子 暗黑的斑點(比光球?qū)颖砻娴?500K左右) 周期11年;強弱標志。
色球?qū)?耀斑 突然增大增亮的現(xiàn)象。釋放巨大的能量。 周期11年;最激烈的顯示
日冕層 太陽風 距太陽距離遠至幾個太陽半徑處,引力束縛小,逸散向宇宙空間。
8、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1)太陽黑子增多時,會導致紫外線增強或氣候反常,傷害人類身體健康。
(2)耀斑增強時,可以影響地球上的短波通訊,甚至使各類無線電通訊發(fā)生短時間的中斷現(xiàn)象,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可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方向。(3)太陽風導致南北極極光的產(chǎn)生。
(4)影響地球上的氣候、水文、地質(zhì)及人類活動,甚至危及星際航行。在太陽活動增強時,人們要注意采取防嗮措施來避免太陽光中過強 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
9、觀察太陽黑子常使用加濾鏡的天文望遠鏡或涂黑的玻璃等。天文望遠鏡的使用:選擇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遠鏡,用尋星鏡對準目標星體,用主鏡觀測目標星體。
注意:絕對不能用雙筒望遠鏡或不加濾鏡的天文望遠鏡直接觀測太陽,否則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損傷。
10、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
11、月球的直徑約為3476千米,大約是地球的3/11,太陽的1/400。月球的體積很小,約為地球的1/49,質(zhì)量只有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月球和地球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萬平方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1/400。由于地月間的平均距離約日地距離的1/400,月球的直徑約為太陽直徑的1/400, 因此,人在地球上看月球時就感覺它和太陽的大小差不多。
12、月球本身不發(fā)光,我們看到的月球是太陽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明暗相間,亮區(qū)是高地,暗區(qū)是平原或盆地等地陷地帶,分別被稱為月陸和月海,平均高差為2——3千米。
13、月球上沒空氣和水,也沒有生命。月球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環(huán)形山,環(huán)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體撞擊月球的產(chǎn)物,也有些是由古老的火山爆發(fā)形成。
14、由于月球引力小,保留不住大氣,聲音也無法傳播,所以月球上是一個寂靜無聲、死氣沉沉的世界。月球上既然沒有大氣層,當然就沒有水汽,沒有風、云、雨、雪等天氣變化;晝夜溫度差別很大,白天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溫度可達127℃,夜晚則降到一183℃。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任何形態(tài)的水,因此也就沒有生命的存在。在月球表面物體會變得很輕。
15、引力只有地球的1/6,登上月球的宇航員,穿著沉重的宇航服,拿著探測儀器,在月面行走還是輕飄飄的。
16、月球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月球,實現(xiàn)人類登月壯舉,中國發(fā)射“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系列衛(wèi)星并致力于研究開發(fā)月球資源。
第二節(jié) 1.地球的自轉(zhuǎn):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zhuǎn)的運動。 2.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
(1)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2)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2、地球每自轉(zhuǎn)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時間約24小時,即通常所說的1天,有利于生命的發(fā)展。地球適宜的自轉(zhuǎn)周期,使地表日溫度變化平緩,白天溫度不會太高,晚上不會太低。為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個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適宜呼吸的大氣。
3、地球是不發(fā)光、不透明的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這一半就是白晝,稱為晝半球;而背著太陽的另一半則太陽找不到,是黑夜,稱為夜半球。從而出現(xiàn)晝夜現(xiàn)象。
4、地球不發(fā)光、不透明和地球的自轉(zhuǎn)從而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
5、地球自轉(zhuǎn)造成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地球晝夜更替,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變化,一天中桿影長度的變化、地方時的不同等現(xiàn)象
6、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叫做晨昏線(圈)。順著地球自轉(zhuǎn)方向,從黑夜過渡到白晝的是晨線,從白晝過渡到黑夜的是昏線。晨線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昏線是太陽落下的地方。
7、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1)太陽東升西落 (2)晝夜交替
第三節(jié)地球的繞日運動1、地球的公轉(zhuǎn):①方向:自西向東 ②公轉(zhuǎn)周期:一年365.2422天
③姿態(tài):公轉(zhuǎn)時,地軸是傾斜的,地軸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公轉(zhuǎn)軌道面(黃道面)與地軸成66.5度角,即黃道面與赤道面成23.5度角。
2、地球公轉(zhuǎn)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四季更替,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等。
3、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太陽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長。在一天內(nèi)太陽高度角是先變大后變小,正午時最大。一天中桿影最長是晨昏,最短是中午,即桿影的長度是先變短后變長。正午桿影朝正南或正北。
4、太陽高度與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有關。太陽直射點上是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即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桿影為零。太陽高度隨著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cè)遞減,影子也越來越長。所以,同一天里,緯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長度也不同。
5、太陽直射點每年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移動,南、北回歸線一年受太陽直射一次,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方一年受太陽直射兩次。一個地方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jié)變化,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夏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較大,夏至日最大,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冬至日最小。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太陽高度隨著向南北兩側(cè)遞減,影子向南北兩側(cè)越來越長。
6、有些地方有時太陽會整日不落,這種現(xiàn)象稱為極晝現(xiàn)象;有時太陽會整日不出,這種現(xiàn)象稱為極夜現(xiàn)象。
7、當某地所在緯度緯線處于晝半球的部分比處于夜半球的部分長時,該地就晝長于夜。反之,則夜長于晝。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長于夜,其中夏至日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極圈( 北緯66.5°)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其中冬至日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極圈及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赤道上全年晝夜等長。
8、(1)一天中太陽高度正午最大,桿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轉(zhuǎn))
(3)同一時間,太陽高度從直射點向兩側(cè)減小,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小。
(3)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為90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歸線 2、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太陽兩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3、回歸線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歸線 4、其他地區(qū)無直射
4.晝夜長短的變化:(1)赤道全年晝夜等長(2)北半球其他地區(qū):夏至日白天最長,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時,南半球冬至日。(3)夏季: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極晝,南極圈出現(xiàn)極夜。冬季: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極夜,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極晝。(緯度越高,晝夜變化越大)
9、五帶的劃分:(1)根據(jù)接受太陽輻射熱量多少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2) 熱帶:在南北緯23.5°之間,,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晝夜長短變化小,終年炎熱.
溫帶:在南北緯23.5°與南北緯66.5°之間,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分明。
寒帶:在南北緯66.5°到90°之間,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終年寒冷。
10、赤道全年晝夜等長,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晝夜等長。
節(jié)氣 日期 太陽照射點 北半球季節(jié) 南半球季節(jié)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季 秋季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歸線 夏季 冬季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季 春季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歸線 冬季 夏季
11、晝夜長短的變化越靠近極地,變化越大,越靠近赤道,變化越小,赤道上不變。對于南北極點而言,一年中半年為白晝,半年為黑夜。
第四節(jié) 月相1、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tài)。在地球上看月亮,有時全部黑暗,這叫新月(朔);有時像鐮刀,這叫蛾眉月;有時作半圓,這叫弦月;有時呈大半圓,這叫凸月;有時如一輪明鏡,銀光四射,這叫滿月(望)。月相的形成原因是:月球本身不發(fā)光,不透明,以及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guī)律地變動。
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月相變化的周期為29.53天,稱為朔望月。我國農(nóng)歷中的月份就是根據(jù)朔望月確定的,朔為農(nóng)歷初一,望為農(nóng)歷十五、十六。現(xiàn)在我們過的春節(jié)、端午、重陽和中秋等節(jié)日都是根據(jù)農(nóng)歷確定的節(jié)日。
2、根據(jù)月相的形狀可以大致判斷當天的農(nóng)歷時間。月相變化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天氣、潮汛、航空等有關。
3、新月(農(nóng)歷初一)、上弦月(農(nóng)歷初七、八)、滿月(農(nóng)歷十五、十六)、下弦月(農(nóng)歷二十二、二十三)。區(qū)別上弦月與下弦月的口訣: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現(xiàn)在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側(cè)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側(cè)半邊明亮),下下下東東(下弦月出現(xiàn)在下半月的下半夜的東側(cè)天空而且是月亮的東側(cè)半邊明亮)。月球始終以同一個面對著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的。因為月球的公轉(zhuǎn)周期與自轉(zhuǎn)周期是一樣的。
4、月相變化小結(jié):
月相 同太陽升落比較 月升 月落 夜晚見月情形
新月 同升同落 清晨 黃昏 徹夜不見
滿月 此升彼落 黃昏 清晨 通宵可見
*上弦月 遲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西天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東天
第五節(jié) 1、當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它擋住了太陽本來要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2、日食的類型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huán)食。在月球的本影處形成全日食,在半影中形成日偏食。在偽本影處形成日環(huán)食。日食發(fā)生的時間是農(nóng)歷初一。日食形成的過程是:日先虧損于西,復原于東。
3、當?shù)厍蛱幱谠虑蚝吞栔g,地球擋住了太陽本來要射到月球上的光,形成月食。
4、月食的類型有月全食、月偏食。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月食發(fā)生的時間是農(nóng)歷十五、十六。月食的過程是:月先虧損于東,復原于西。
5、月食和日食比較:
日地月三者位置關系 可見范圍 發(fā)生時間 持續(xù)時間 先虧方向 類型 看到的樣子
日食 日月地 部分地區(qū) 初一 幾分鐘 先虧西 三種 黑色旁邊有日冕
月食 日地月 半個地球以上 十五或十六 一個多小時 先虧東 兩種 暗弱古銅色
6、由于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平面和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平面有一個5°左右的夾角,因此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個月都會發(fā)生。
第六節(jié) 太陽系1、太陽系的構成:八大行星、衛(wèi)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公轉(zhuǎn)構成太陽系。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按與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八大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
3、八大行星的體積、質(zhì)量和外觀都有很大的差異。水星上沒有空氣,它的表面布滿環(huán)形山。金星、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火星的表面可能有大量的固態(tài)水存在,溫度與其他星球相比最接近地球,可能有生物生存。火星軌道以外的四個星球為氣體星球,表面溫度低。木星是太陽系體積和質(zhì)量最大的行星,它有66顆衛(wèi)星,其表面最大特征是大紅斑(高溫氣體的大漩渦)。土星有美麗的光環(huán),它有62顆衛(wèi)星,其最大衛(wèi)星“土衛(wèi)六”是太陽系中發(fā)現(xiàn)的第二顆存在液體的星球。
4、彗星的慧核是由巖石的碎片、固體微粒和水結(jié)冰組成的“大冰球”。它常常拖著長尾巴,俗稱“掃帚星”。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彗星,繞日公轉(zhuǎn)周期是76年。太陽系中還有流星現(xiàn)象,流星體降落到地球的表面叫隕星,主要由巖石構成的隕星叫隕石。鐵質(zhì)隕星叫做隕鐵。
第七節(jié) 探索宇宙1、星座是人們在認識星空和觀測星空的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一種辨認天體位置的方法。現(xiàn)代天文學家把天空劃分為88個星座。
2、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人們觀測到的星空是不一樣的。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見的最暗的星,太陽的亮度是-26.7星等。
3、銀河系是由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zhì)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tǒng)。它的直徑約10萬光年,銀河系內(nèi)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2000多億顆。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相距3萬光年。銀河系以外的天體系統(tǒng)被稱為河外星系。合起來叫做總星系。它是現(xiàn)在所知道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tǒng),也是目前人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部分。天體系統(tǒng)也有層次之分。
4、光年是天文學上計量距離的單位。
5、人類一直沒有停止探索宇宙的計劃,1990年,美國航天飛機把哈勃望遠鏡送入太空,使探測到的宇宙空間大為增大。目前,人類可觀察到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約130億光年。
6、 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一顆亮星,它正好處在地球北極指向太空。在北半球,北極星是指北最好的參照物。尋找北極星的步驟是:先找到北斗七星,再將北斗七星斗前的兩星連線,并朝斗口方向延伸5倍距離即可。
7、了解主要的星座和恒星: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鷹座、天琴座、獵戶座、天鵝座;北極星、織女星、牛郎星、天狼星。
8、北斗七星的斗柄朝向可作為我們判斷季節(jié)的依據(jù)。斗柄朝向東、南、西、北分別對春、夏、秋、冬。
第四章 基礎知識匯總
第一節(jié):1.太陽(sun)是離地球最近的 。它是一顆自己能發(fā)光和發(fā)熱的氣體星球。太陽的直徑約為 萬千米,表面溫度約為 ℃,中心溫度高達 萬℃。太陽的直徑:約 千米,為地球的 倍。太陽的質(zhì)量為地球的 倍,體積為地球的 倍,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 千米。太陽為地球表層和人類的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 ,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陽息息相關。
2.光每秒傳播 千米,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約 鐘。
3.植物的哪些形態(tài)特點與太陽光有密切的關系?
答: 。
4、太陽是一個由熾熱氣體組成的球體,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是太陽的大氣層。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可分為3層,依次為 、 和 。平時我們看到的只是 。
5、人們把太陽光球?qū)由系脑S多黑斑點稱為 ,其實它是太陽表面由于 斑塊。太陽黑子的 和 ,往往作為 的標志。太陽色球?qū)由嫌袝r會出現(xiàn)一些突然 ,叫做耀斑。耀斑爆發(fā)時會釋放出巨大的 。
6、太陽活動:指太陽表面的變化。活動周期是 年。常見的太陽活動有: (在光球?qū)樱? 、 (在色球?qū)樱? (日冕層)等。 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 。
7、太陽活動情況小結(jié):
外部大氣 太陽活動 表現(xiàn) 備注
光球?qū)? 暗黑的斑點(比光球?qū)颖砻娴?500K左右) 周期 年;強弱標志。
耀斑 突然增大增亮的現(xiàn)象。釋放巨大的能量。 周期 年;最激烈的顯示
日冕層 距太陽距離遠至幾個太陽半徑處,引力束縛小,逸散向宇宙空間。
8、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1) 。
(2)耀斑增強時, 。(3) 。
(4)影響地球上的氣候、水文、地質(zhì)及人類活動,甚至危及星際航行。在太陽活動增強時,人們要注意采取防嗮措施來避免太陽光中過強 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
9、觀察太陽黑子常使用加濾鏡的 或 等。天文望遠鏡的使用:選擇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遠鏡,用 對準 ,用主鏡觀測目標星體。
注意:絕對不能用雙筒望遠鏡或不加濾鏡的天文望遠鏡直接觀測太陽,否則會對 。
10、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
11、月球的直徑約為3476千米,大約是地球的3/11,太陽的 。月球的體積很小,約為地球的1/49,質(zhì)量只有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月球和地球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萬平方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 。由于地月間的平均距離約日地距離的 ,月球的直徑約為太陽直徑的 , 因此,人在地球上看月球時就感覺它和太陽的大小差不多。
12、月球本身 ,我們看到的月球是太陽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明暗相間,亮區(qū)是 ,暗區(qū)是 等地陷地帶,分別被稱為 和 ,平均高差為2——3千米。
13、月球上沒 ,也沒有 。月球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環(huán)形山主要是 、 。
14、由于月球引力小,保留不住大氣,聲音也無法傳播,所以月球上是一個寂靜無聲、死氣沉沉的世界。月球上既然沒有 ,當然就沒有水汽,沒有風、云、雨、雪等天氣變化;晝夜溫度差別很大,白天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溫度可達127℃,夜晚則降到一183℃。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任何形態(tài)的 ,因此也就沒有生命的存在。在月球表面物體會變得很 。
15、引力只有地球的1/6,登上月球的宇航員,穿著沉重的宇航服,拿著探測儀器,在月面行走還是輕飄飄的。
16、月球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 第一個踏上月球,實現(xiàn)人類登月壯舉,中國發(fā)射 系列飛船和 系列衛(wèi)星并致力于研究開發(fā)月球資源。
第二節(jié) 1.地球的自轉(zhuǎn):地球繞 不停地旋轉(zhuǎn)的運動。 2.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
(1)從 上空俯視,地球作 方向旋轉(zhuǎn)。 (2)從 上空俯視,地球作 方向旋轉(zhuǎn)。
地球每自轉(zhuǎn)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時間約 小時,即通常所說的 天,有利于生命的發(fā) 上生命的形成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個條件是 、
、 。3、地球是
從而出現(xiàn)晝夜現(xiàn)象。
4、地球 、 、 從而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
5、地球自轉(zhuǎn)造成 、 ,一天中 ,一天中 的變化、地方時的不同等現(xiàn)象
6、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叫做 (圈)。順著地球自轉(zhuǎn)方向,從 過渡到 的是晨線,從 過渡到 的是昏線。晨線是 的地方,昏線是 的地方。
7、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1)太陽 (2) (3)
第三節(jié)地球的繞日運動1、地球的公轉(zhuǎn):①方向: ②公轉(zhuǎn)周期: 年 ( 天)
③姿態(tài):公轉(zhuǎn)時, ,地軸北極始終指向 附近。公轉(zhuǎn)軌道面(黃道面)與地軸成 度角,即黃道面與赤道面成 度角。
2、地球公轉(zhuǎn)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 、 、 、五帶的形成等。
3、 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 。太陽高度角越 ,影子越 ;太陽高度角越 ,影子越 。在一天內(nèi)太陽高度角是 ,正午時最 。一天中桿影最長是 ,最短是中午,即桿影的長度是 。正午桿影朝 或 。
4、太陽高度與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有關。太陽直射點上是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即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桿影為 。太陽高度隨著太陽直射點 ,影子也越來越長。所以,同一天里,緯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長度也不同。
5、太陽直射點每年在 和 之間移動,南、北回歸線一年受太陽直射 次,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方一年受太陽直射 次。一個地方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jié)變化,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夏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較 , 日最大,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較 , 日最小。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 ;太陽高度隨著 ,影子 。
6、有些地方有時太陽會整日不落,這種現(xiàn)象稱為 現(xiàn)象;有時太陽會整日不出,這種現(xiàn)象稱 為 現(xiàn)象。
7、當某地所在緯度緯線處于晝半球的部分比處于夜半球的部分長時,該地就晝長于夜。反之,則夜長于晝。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 ,北半球各地 ,其中 日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極圈( 北緯66.5°)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 現(xiàn)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其中 日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極圈及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 現(xiàn)象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赤道上全年晝夜等長。
8、(1)一天中太陽高度 最大,桿影 。(由于地球自轉(zhuǎn))
(3)同一時間,太陽高度從直射點向兩側(cè) ,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小。
(3)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為 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 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 2、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太陽兩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 3、回歸線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 4、其他地區(qū)無直射
4.晝夜長短的變化:(1)赤道 (2)北半球其他地區(qū): 白天最長, 白天最短,北半球 日時,南半球 日。(3)夏季: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 ,南極圈出現(xiàn) 。冬季: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 ,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 。(緯度 ,晝夜變化越大)
9、五帶的劃分:(1)根據(jù)接受太陽輻射熱量多少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2) 熱帶:在南北緯23.5°之間,,有陽光 現(xiàn)象,晝夜長短變化 ,終年 .
溫帶:在南北緯23.5°與南北緯66.5°之間,既無 陽光,也無 現(xiàn)象, 。
寒帶:在南北緯66.5°到90°之間,有 現(xiàn)象,終年 。
10、赤道全年晝夜等長,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晝夜等長。
節(jié)氣 日期 太陽照射點 北半球季節(jié) 南半球季節(jié)
春分 前后 赤道 秋季
6月22日前后 夏季
秋分 前后 春季
12月22日前后 冬季
11、晝夜長短的變化越靠近極地,變化越 ,越靠近赤道,變化越 ,赤道上不變。對于南北極點而言,一年中 為白晝, 為黑夜。
第四節(jié) 月相1、月相是指月球的 形態(tài)。在地球上看月亮,有時全部黑暗,這叫 (朔);有時像鐮刀,這叫蛾眉月;有時作半圓,這叫弦月;有時呈大半圓,這叫凸月;有時如一輪明鏡,銀光四射,這叫 (望)。月相的形成原因是: 。
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月相變化的周期為 天,稱為 。我國農(nóng)歷中的月份就是根據(jù)朔望月確定的,朔為農(nóng)歷初一,望為農(nóng)歷十五、十六。現(xiàn)在我們過的春節(jié)、端午、重陽和中秋等節(jié)日都是根據(jù)農(nóng)歷確定的節(jié)日。
2、根據(jù)月相的形狀可以大致判斷當天的農(nóng)歷時間。月相變化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天氣、潮汛、航空等有關。
3、新月(農(nóng)歷 )、上弦月(農(nóng)歷 )、滿月(農(nóng)歷 )、下弦月(農(nóng)歷 )。區(qū)別上弦月與下弦月的口訣: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現(xiàn)在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側(cè)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側(cè)半邊明亮),下下下東東(下弦月出現(xiàn)在下半月的下半夜的東側(cè)天空而且是月亮的東側(cè)半邊明亮)。月球始終以同一個面對著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的。因為月球的公轉(zhuǎn)周期與自轉(zhuǎn)周期是一樣的。
4、月相變化小結(jié):
月相 同太陽升落比較 月升 月落 夜晚見月情形
新月 同升同落 清晨 黃昏 徹夜不見
滿月 此升彼落 黃昏 清晨 通宵可見
*上弦月 遲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第五節(jié) 1、當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 擋住了太陽本來要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2、日食的類型有 、 、 。在月球的本影處形成全日食,在半影中形成日偏食。在偽本影處形成日環(huán)食。日食發(fā)生的時間是農(nóng)歷 。日食形成的過程是:日先虧損于 ,復原于 。
3、當 處于月球和太陽之間,地球擋住了太陽本來要射到月球上的光,形成月食。
4、月食的類型有 、 。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月食發(fā)生的時間是農(nóng)歷 。月食的過程是:月先虧損于 ,復原于 。
5、月食和日食比較:
日地月三者位置關系 可見范圍 發(fā)生時間 持續(xù)時間 先虧方向 類型 看到的樣子
日食 部分地區(qū) 幾分鐘 三種 黑色旁邊有日冕
月食 半個地球以上 一個多小時 兩種
6、由于 ,因此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個月都會發(fā)生。
第六節(jié) 太陽系1、太陽系的構成: 等天體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公轉(zhuǎn)構成太陽系。 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按與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八大行星依次為 。小行星分布在 星和 星之間。
3、八大行星的體積、質(zhì)量和外觀都有很大的差異。水星上沒有空氣,它的表面布滿環(huán)形山。金星、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為 。火星的表面可能有大量的固態(tài)水存在,溫度與其他星球相比最接近地球,可能有生物生存。火星軌道以外的四個星球為氣體星球,表面溫度低。木星是太陽系體積和質(zhì)量最大的行星,它有66顆衛(wèi)星,其表面最大特征是大紅斑(高溫氣體的大漩渦)。土星有美麗的光環(huán),它有62顆衛(wèi)星,其最大衛(wèi)星“土衛(wèi)六”是太陽系中發(fā)現(xiàn)的第二顆存在液體的星球。
4、彗星的慧核是由 “大冰球”。它常常拖著長尾巴,俗稱“掃帚星”。 是著名的彗星,繞日公轉(zhuǎn)周期是 年。太陽系中還有流星現(xiàn)象,流星體降落到地球的表面叫 ,主要由巖石構成的隕星叫隕石。鐵質(zhì)隕星叫做隕鐵。
第七節(jié) 探索宇宙1、星座是人們在認識星空和觀測星空的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一種辨認天體位置的方法。現(xiàn)代天文學家把天空劃分為 個星座。
2、在不同的 、 ,人們觀測到的星空是不一樣的。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 星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見的最 的星,太陽的亮度是-26.7星等。
3、銀河系是由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zhì)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tǒng)。它的直徑約 光年,銀河系內(nèi)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 顆。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相距 光年。銀河系以外的天體系統(tǒng)被稱為河外星系。合起來叫做總星系。它是現(xiàn)在所知道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tǒng),也是目前人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部分。天體系統(tǒng)也有層次之分。
4、光年是天文學上計量 的單位。
5、人類一直沒有停止探索宇宙的計劃,1990年,美國航天飛機把 送入太空,使探測到的宇宙空間大為增大。目前,人類可觀察到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約 光年。
6、 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一顆亮星,它正好處在地球北極指向太空。在北半球, 是指北最好的參照物。尋找北極星的步驟是:先找到 ,再將 連線,并
朝 即可。
了解主要的星座和恒星:大熊座、小熊座、天鷹座、天琴座、獵戶座;分別對應的恒星是: 、
、 、 、 。
8、北斗七星的斗柄朝向可作為我們判斷季節(jié)的依據(jù)。斗柄朝向東、南、西、北分別對 、 、 、 。
太陽
太陽
太陽
宇宙
(總星系)
銀河系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及星際物質(zhì)
太陽系
地球
月亮
太陽
宇宙
(總星系)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及星際物質(zh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石狮市| 周至县| 通城县| 宜兰市| 铜鼓县| 苗栗县| 黎川县| 远安县| 龙泉市| 长岛县| 扎赉特旗| 会东县| 微山县| 齐河县| 廊坊市| 思南县| 岱山县| 普定县| 金乡县| 沭阳县| 道真| 枞阳县| 嘉鱼县| 通城县| 思茅市| 湘西| 汤原县| 罗城| 徐水县| 漠河县| 辛集市| 伊吾县| 曲靖市| 永川市| 濮阳县| 阿克陶县| 渑池县| 易门县| 鄯善县|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