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和滅火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②初步學會滅火器的選擇和使用;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實驗認識探究問題方法;②利用實驗學習對比在化學學習中的作用;③通過活動和探究,體會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①認識燃燒實質及其對生活產生重大影響;②了解火災危害與防護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二、教學重點 燃燒條件 滅火原理三、教學難點 利用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解釋一些日常現象。四、教學方法 利用活動元教學原理,設計一些活動,以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人類已有幾十萬年的利用燃燒反應的歷史。日常生活中燃燒現象也屢見不鮮,那么物質燃燒到底有什么現象呢? 學生活動;聯想生活中的有關燃燒現象并思考老師的提問(燃燒的現象是什么?)。 活動與探究一: 分組實驗 實驗步驟: (1)用鑷子分別夾取一根小木條和玻璃棒,在酒精燈上點燃。(2)點燃兩支蠟燭,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 (3)分別在酒精燈上點燃木條和煤塊 2、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現象: (1)木條燃燒,玻璃棒不燃燒 (2)罩在玻璃杯下的蠟燭熄滅 (3)木條先燃燒,煤塊后燃燒 實驗結論 (1)燃燒需要可燃物(2)燃燒需要與空氣接觸(3)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3、交流與討論通過上述實驗,你能得出物質燃燒與哪些因素有關?4、活動小結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板書:一、燃燒的條件 1、燃燒的定義:燃燒時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2、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1)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2)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時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 板書: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活動與探究二 討論與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有過滅火的經驗嗎?談談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滅火措施。 創設場景 親身體驗 用多支燃燒的蠟燭模擬火災場面,并給出一些滅火的材料(水、細砂、濕抹布、扇子等),讓學生開動腦筋,展開豐富聯想。然后讓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的滅火方法,并說明自己的滅火原理。1、提問:你如何熄滅蠟燭? 2、交流與討論 (1)吹滅(2)煽滅(3)用水澆滅(4) 用大燒杯蓋滅 (5)用沙土蓋滅(6) 濕布撲滅 3、活動小結 (1)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2)隔絕氧氣 (3)隔離可燃物 板書:二、滅火的原理: 1、隔離(清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溫度降低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滅火與防火觀看幻燈片及Flash動畫資料并思考面對火災時如何進行滅火或逃生。板書:三、常見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提問 (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如何處理?為什么? (2)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了,如何處理?為什么?(3)撲滅森林火災時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為什么?(4)如何解釋“釜底抽薪”和“杯水車薪”這兩個成語? 教學拓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