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年山東考試說明高考大綱理綜(化學)?Ⅰ.命題指導思想?一、命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布《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準實驗2013年版)》和《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書。?二、命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著重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學素養。?三、命題保持相對穩定,體現新課程理念。?四、命題力求科學、準確、公平、規范,試卷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Ⅱ.考試內容及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科課程標準<實驗>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準實驗2012年版)》,結合山東省的實際情況,確定理科綜合科目考試范圍如下:?A.必考內容?化學:化學1、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B.選考內容?化學:化學與技術、有機化學基礎、物質結構與性質?二、化學?(一)能力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1)能夠對中學化學基礎知識融會貫通,有正確復述、再現、辨認的能力。?(2)能夠通過對實際事物、實驗現象、實物、模型、圖形、圖表的觀察,以及對自然界、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觀察,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儲的能力。?(3)能夠從試題提供的新信息中,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并經與已有知識塊整合,重組為新知識塊的能力。?2.分析問題和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1)能夠將實際問題分解,通過運用相關知識,采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解決簡單化學問題的能力。?(2)能夠將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成果用正確的化學術語及文字、圖表、模型、圖形等表達,并作出解釋的能力。?3.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實踐化學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在解決簡單化學問題的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學變化規律,并對化學現象提出科學合理的解釋。?(二)考試內容及要求??為了便于考查,將高考化學命題對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為了解、理解(掌握)、綜合應用三個層次,高層次的要求包含低層次的要求。其含義分別為:了解:對所學化學知識有初步認識,能夠正確復述、再現、辨認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領會所學化學知識的含義及其適用條件,能夠正確判斷、解釋和說明有關化學現象和問題,即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綜合應用:在理解所學各部分化學知識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類推或計算,解釋、論證一些具體化學問題。??(一)必考內容范圍及要求?1.化學科學特點?(1)了解化學的主要特點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認識物質。了解化學可以識別、改變和創造分子。?(2)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如化學與生活、材料、能源、環境、生命過程、信息技術的關系等)?(3)了解在化工生產中遵循“綠色化學”思想的重要性。?2.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學發展為一門科學的重要標志,掌握化學常用計量方法。?a.了解物質的量的含義,并能用于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b.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c.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d.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并能進行有關計算。?e.能運用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進行有關計算?(2)認識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了解有關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理解化學實驗在化學研究研究中的重要應用,綜合應用化學實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決一些化學問題。?a.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b.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志,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c.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時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和手機方法)?d.能對常見的物質進行檢驗、分離和提純,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能根據要求配制溶液(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溶液)。e.能根據實驗試題要求,做到:?①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②了解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③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合理結論;?④繪制和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3)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并運用以實驗和推理為基礎的科學探究方法解決有關問題?(4)認識化學用語是化學研究中重要的表征手段,熟練運用化學用語進行表達。?a.熟記并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以及常見物質的名稱、化學式。?b.熟悉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根據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或根據化學式判斷化合價。?c.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的表示方法?d.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以及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方程式。?2.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1)物質的分類?①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②理解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系。?③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④了解濁液、溶液和膠體都是常見的分散系。?a.了解溶液的含義,了解溶解度、飽和溶液的概念。?b.了解溶液的組成。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并能進行有關計算。?c.了解膠體的性質(如丁達爾效應、聚沉以及電泳等),并能利用膠體的性質解釋一些與膠體有關的簡單問題(不要求識記膠體粒子的帶電情況)?(2)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義。?②了解原子構成。了解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原子、離子等概念的含義?③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了解元素周期表(長式)的結構(周期、族)及其應用。?⑤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⑥以ⅠA和Ⅶ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⑦了解金屬、非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遞變的規律。?⑧了解化學鍵的定義。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⑨了解分子的含義。了解原子團的含義⑩了解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關系?(3)物質的變化和能量轉換?①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與聯系?②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生的的條件?③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與有關概念及其本質。了解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④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⑤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以及能量變化的規律,能說出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了解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了解化學在解決能源危機中的重要作用。?⑥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反應熱等概念。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能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⑦了解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見化學電源的種類及其工作原理。?⑧理解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的原因,金屬腐蝕的危害,防止金屬腐蝕的措施。?(4)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①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②了解催化劑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③了解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律。?④理解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能夠利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簡單的計算。?⑤了解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5)電解質溶液?①了解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②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③了解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④了解溶液pH的定義。了解測定溶液pH的方法,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⑤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⑥了解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轉化的本質。?(6)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3.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1)常見金屬元素(如Na、Al、Fe、Cu等)?①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②了解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應用。?(2)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O、Si、S、Cl等)?①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②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境質量的影響。?(3)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4.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1)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象?(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性質。?(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乙醇、乙酸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5)了解上述有機化合物所發生反應的類型?(6)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7)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應及重要應用。?(8)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二)選考內容內容及要求??化學與技術?1.化學與資源開發利用?(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綜合利用的意義。?(2)了解我國無機化工的生產資源和產品的主要種類。?(3)了解海水的綜合利用。了解化學科學發展對自然資源利用的作用。?(4)了解化學對廢舊物資再生與綜合利用的作用。?2.化學與材料的制造和應用?(1)了解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對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學對材料科學發展的促進作用。?(2)了解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復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點,了解有關的生產原理。?(3)了解用化學方法進行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原理。?(4)了解我國現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業的發展情況。了解新材料的發展方向。?3.化學與工農業生產?(1)了解化學在水處理中的應用。?(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設備、流程和意義,認識催化劑的研制對促進化學工業發展的重大意義。?(3)了解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特點、精細化工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4)了解化學肥料、農藥等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物質結構與性質?1.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2)了解元素電離能的含義,并能用以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3)了解原子核外電子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躍遷,了解其簡單應用。?(4)了解電負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質與電負性的關系?2.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1)理解離子鍵的形成,能根據離子化合物的結構特征解釋其物理性質。?(2)了解共價鍵的主要類型σ鍵和π鍵,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說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3)了解簡單配合物的成鍵情況。?(4)了解原子晶體的特征,能描述金剛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5)理解金屬鍵的含義,能用金屬鍵理論解釋金屬的一些物理性質。?(6)了解雜化軌道理論及常見的雜化軌道類型(sp,sp2,sp3),能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或者雜化軌道理論推測常見的簡單分子或者離子的空間結構。?3.分子間作用力與物質的性質?(1)了解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區別。?(2)了解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能列舉含有氫鍵的物質。?(3)了解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的結構微粒、微粒間作用力的區別。?有機化學基礎?1.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1)能根據有機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對分子質量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2)了解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結構。了解有機物分子中的官能團,能正確表示它們的結構。(3)了解確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化學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4)了解有機化合物存在異構現象,能判斷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不包括手性異構體)。?(5)能根據有機化合物命名規則命名簡單的有機化合物。?(6)能列舉事實說明有機分子中基團之間存在相互影響。?2.烴及其衍生物的性質與應用?(1)以烷、烯、炔和芳香烴的代表物為例,比較它們在組成、結構、性質上的差異。?(2)了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應用。?(3)舉例說明烴類物質在有機合成和有機化工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以及它們的相互聯系。?(5)了解加成反應、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6)結合實際了解某些有機化合物對環境和健康可能產生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3.糖類、氨基酸和蛋白質?(1)了解糖類的組成和性質特點,能舉例說明糖類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質能源開發上的應用。?(2)了解氨基酸的組成、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氨基酸與人體健康的關系。?(3)了解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4)了解化學科學在生命科學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組成與結構特點,能依據簡單合成高分子的結構分析其鏈節和單體。?(2)了解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特點。?(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術領域中的應用。?(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發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貢獻。Ⅲ、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考試形式: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鐘。?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240分,?第Ⅰ卷為必做題,全部為選擇題。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化學、物理各7個題,生物8個題,共2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88分。其中化學、生物題為單選題,物理題為不定項選擇題。第Ⅱ卷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全部為非選擇題。必做題部分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共120分;選做題部分針對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共8個模塊,對應命制8道題,每題8分。考生從中選2個物理、1個化學、1個生物題目作答,共計32分。?理科綜合試卷的基本結構?必做題?(120分)?物理1、物理2、物理選修3-1、物理選修3-2?化學1、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生物1、生物2、生物3?物理題7題28分?化學題7題28分?生物題8題32分?第Ⅰ卷?(選擇題,必做)?(共88分)?(非選擇題)?(共152分)?第Ⅱ卷?物理3題45分?化學3題42分?生物2題33分?選做題8選4(32分)?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物理選修3-3?物理選修3-4?物理選修3-5?分別針對物理學科供理科傾向學生選修的3個模塊,命制3個主觀性題目,學生可從中選出2個題目作答。?物理題?化學題?生物題?分別針對化學學科供理科傾向學生選修的3個模塊,命制3個主觀性題目,學生可從中選出1個題目作答。?分別針對生物學科供理科傾向學生選修的2個模塊,命制2個主觀性題目,學生可從中選出1個題目作答。?生物選修1?生物選修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