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總結提升 要點一 西周分封制與西歐封君封臣制的異同西周分封制 西歐封君封臣制不 同 點 依據 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等級關系 等級嚴密,主從關系從最高級到最低級,天子為最高等級,層層分封 主從關系只存在于建立直接受封關系的領主和附庸之間權力關系 權力集中,被封者均對封主(周天子)效忠 權力相對分散,隔級之間無效忠關系影響 開發邊疆,鞏固統治 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度,但效忠關系十分松弛和自由相同點 都是通過分封土地得以實現;都規定了分封者與受封者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都促進了等級制度的形成;都形成了較為穩固的統治秩序 要點二 中世紀西歐城市與中國古代城市的比較中世紀西歐城市 中國古代城市不 同 點 規模 多自發聚集,規模很小,人口數量較少 政府組織營建,規模大,人口多經濟形式 工商業繁榮,產生資本主義萌芽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城市職能 最先是作為工商業中心發展起來的,而后才發展出政治、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職能 一般是作為政治中心出現的,而后才發展出了經濟職能相同點 都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城市發展風貌;都具有防御功能;都處于交通要道上或人口聚集的地方;城市依托農村,商業和手工業發達 要點三 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的改革大化改新 法蘭克王國的改革國家 日本 法蘭克王國時間 7世紀中期 8世紀前期內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 封君將土地賜給封臣的同時,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須保護封臣影響 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的封建等級制度形成 要點四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產生背景 種姓制度導致印度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 阿拉伯半島各部落之間戰爭不斷,人民渴望統一創立時間 公元前6世紀 1世紀 7世紀初創始人 喬達摩·悉達多 穆罕默德地點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地區 麥加教義 提出“眾生平等”,宣揚“忍耐順從” 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獨尊安拉的宗教思想1.(2021荊門中考)古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宗教”是指 ( )A.伊斯蘭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2.(2021南京中考)“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組成小群體,處于某個領主保護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紀鄉村的基本社會單位。”“基本社會單位”指的是 ( )A.基督教會 B.西歐莊園 C.自由城市 D.壟斷組織3.(2021新疆中考)右圖是西歐莊園中的勞動場景。圖中人物是 ( )A.莊園中的居民B.獨立的小生產者C.自營地的所有者D.莊園法庭的工作人員4.(2021廣東深圳龍華區模擬)1187年,位于今意大利的城市佛羅倫薩最終取得自治權,市民們自己選舉市長、市政官員,還設立城市法庭(右圖為中世紀佛羅倫薩的議政廳)。這說明中世紀后期,獲得自治權的歐洲城市在政治生活方面 ( )專制統治被強化 B.宗教信仰獲自由C.具有一定民主性 D.依然被領主控制5.(2021齊齊哈爾中考)中世紀的鼎盛時期,經濟的繁榮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保障。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西歐城市的復蘇 B.阿拉伯數字的傳播C.中國印刷術的普遍推廣 D.大學的興起6.(2021聊城中考)“所有19世紀和20世紀編撰的法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現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視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羅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們只是與新的時代相適應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語言學的外衣。”這段話講述的主要是羅馬法的 ( )A.內容 B.性質 C.影響 D.缺陷7.(2021宜昌中考)今日大部分歐洲國徽的雙頭鷹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國的國徽版本,如俄羅斯、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的國徽圖案與拜占庭帝國的徽章圖案有共同的元素——雙頭鷹標識(見下圖)。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對俄羅斯和東歐國家文化產生重大影響B.起源于俄羅斯和東歐文化C.孕育了阿拉伯文化D.為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精神營養8.(2021臨沂中考)下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 )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A.公民 B.國家 C.部民 D.貴族9.(2021張家界中考)把握關鍵詞,獲取重要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引擎搜索某一關鍵詞,得到“穆罕默德”“穆斯林”“麥加”“安拉”等信息,這一關鍵詞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10.(2021濰坊中考)一位同學整理了一組有關阿拉伯人的成就。這說明阿拉伯人 ( )1.阿拉伯數字2.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傳到歐洲3.把印度的棉花、食糖傳到歐洲4.把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譯成阿拉伯語A.開創了東西方貿易通道B.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C.推動了亞非人民友好往來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答案單元總結提升【優選拔高】1.B 2.B 3.A 封建莊園是西歐中世紀的基層經濟組織。莊園土地屬于封建領主,但除部分耕地由其直接經營之外,大部分耕地以份地形式分給佃戶使用。農奴是莊園里的佃戶,他們沒有人身自由,必須定期在領主的自營地上耕種,或把份地上的部分產品以實物或貨幣形式交給領主。據圖片名稱“勞動中的農奴”并結合所學可知,B、C、D三項均不符合史實,圖中人物是莊園中的居民,A項符合題意。4.C 5.D 6.C 題干關鍵信息為“現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視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羅馬法典的再次出版”,反映出羅馬法對近代西方各國的法律制定影響很大,C符合題意。題干信息沒有涉及羅馬法的內容、性質、缺陷,A、B、D不符合題意。7.A 8.B 9.D 10.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