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通過實驗探究達到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1) 通過探究燃燒的條件,理解對比的學習方法。(2)在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體會了解自然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形成科學自然觀。(2)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珍愛生命,加深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對多種燃燒現(xiàn)象的分析與綜合,認識燃燒的條件。教學難點:(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教學策略】本節(jié)課選自人教2012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 燃燒與滅火》第一課時。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物質的燃燒比如燃氣燃燒;并且已經(jīng)在第二單元接觸了一些物質的燃燒現(xiàn)象,并初步了解了氧化反應的概念;在剛結束的第六單元學習中了解到二氧化碳可以滅火。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供了感性材料以及知識基礎。在這一課題中學生對燃燒將進行理論層面的認識,并為在下一課時對氧化反應類型(緩慢氧化和劇烈氧化)的梳理打下基礎。【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情境引入】圖片展示 觀看圖片。 體會燃燒與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實驗探究燃燒條件 【提問】何為燃燒? 學生思考 燃燒大家不陌生,但是真要給“燃燒”下個定義,似乎并不簡單。【回憶】通過回憶木炭、鐵絲、鎂條燃燒的現(xiàn)象,從中找出燃燒現(xiàn)象的共同點 學生回憶后回答并歸納。 通過大家熟悉的燃燒現(xiàn)象來歸納“燃燒”的定義。【過渡】燃燒是任何物質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發(fā)生的嗎? 顯然不是【猜想】燃燒條件 作出猜想:可能需要達到燃點、需要氧氣、需要可燃的物質等 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作出合理的猜想。【演示實驗】燃燒的條件 觀察實驗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1)請描述實驗現(xiàn)象。(2)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3)能否讓銅片上的紅磷燃燒(4)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5)能否讓水中的白磷燃燒?(6)請你分析出燃燒的條件有哪些? 學生描述實驗現(xiàn)象。討論。學生解答問題。 通過探究燃燒的條件,理解對比的學習方法。反思時間 【反思】(1)反思本探究實驗的設計,其中用到了科學探究過程中哪種重要方法?(2)反思本探究實驗的設計,其中有無不完善之處? 學生討論后回答。 有意識的歸納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以及科學探究中嚴謹?shù)乃季S能力。【改進實驗】 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來設計出更加環(huán)保更加安全的實驗裝置,如左圖所示。 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設計實驗裝置的能力。【設計實驗】如何利用控制變量的思想,分別設計實驗證明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呢? 學生討論實驗方案,兩位同學在講臺演示實驗,描述實驗現(xiàn)象并總結由此實驗得出的結論 應用學習的燃燒條件,用給出的實驗用品自主設計實驗并驗證燃燒條件。滅火的原理 【過渡】火給人類帶來熟食與溫暖,但火一旦失控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總結】根據(jù)燃燒條件歸納滅火的原理 學生根據(jù)燃燒條件歸納滅火的原理 由此及彼,學生能想到滅火就是要破壞燃燒的條件。【學生實驗】你能讓燃燒的蠟燭熄滅嗎? 學生利用各種方法將燃燒的蠟燭熄滅。 學生各顯神通滅火并分析滅火的原理。【不可不知】發(fā)生火災時怎么辦?假設現(xiàn)在這里發(fā)生火災,我已經(jīng)撥通了119電話,你怎么溝通? 學生模擬報火警 讓學生清楚,一旦發(fā)生火災報警電話應該包括以下重要內(nèi)容: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報警人電話等【提出問題】油鍋著火、電器著火、液化氣罐著火,怎么滅火? 學生回答。 對前面學習的滅火知識進行一個小檢測。 【拓寬視野】為什么燃燒的蠟燭一吹就滅,而煤爐火用扇子扇,卻扇越旺? 學生討論分析解答。 學以致用本堂小結 【學生歸納】實驗探究燃燒條件并推理出滅火原理【老師補充】火給人們帶來便利,但一旦用不好會帶來危險,因此實際生活中要善用火。反饋練習 反饋練習【板書設計】課題一 燃燒與滅火一、燃燒二、燃燒的條件: 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 和與氧氣接觸三、滅火的原理: 隔離可燃物降溫至著火點一下 或隔絕氧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