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和滅火》案例1、教學背景分析本節(jié)課以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燃燒和滅火”的課題為中心,引導學生從生產(chǎn)、生活的實際現(xiàn)象(老師展示的辨論題)入手,由學生提出探究目的、方案,并用查資料、討論和實驗驗證,得出了燃燒與燃燒的條件,進而遷移到探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2、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②初步學會滅火器的選擇和使用;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實驗認識探究問題方法;②利用實驗學習對比在化學學習中作用;③通過活動和探究,體會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認識燃燒實質及其對生活產(chǎn)生重大影響;②了解火災危害與防護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教學重點】 燃燒條件 滅火原理【教學難點】 利用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解釋一些日常現(xiàn)象。【教學方法】 實驗法、綜合啟發(fā)法。【教學用具】 白磷、紅磷、氧氣、開水、導管、燒杯、鋁板、儲氣膽、酒精燈、火柴、濾紙。【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課題提出問題 【ppt】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人類可能已有幾十萬的利用燃燒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那么物質燃燒到底要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呢? 【思考】聯(lián)想生活中有關的燃燒現(xiàn)象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開門見山,引入新課。實驗探究 討論交流 【演示實驗】在1000ml的燒杯中注入熱水,并放入一小塊白磷。在燒杯上蓋上一個薄鋁片,鋁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水的白磷,在熱水中放一小塊白磷。【啟發(fā)】引導學生對燃燒的條件進行討論交流。 【猜測】哪塊磷會燃燒?【觀察】實驗現(xiàn)象【討論】1、為什么薄鋁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2、為什么鋁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分析實驗中的燃燒現(xiàn)象,綜合認識燃燒的條件,培養(yǎng)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得出結論應用知識 【板書】一、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時所需要的最底溫度(也叫著火點)【演示】白磷在水下燃燒。 【記錄】理解記憶【觀察】滿足燃燒條件,白磷可以在水下燃燒。 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和嚴謹?shù)乃季S方式,了解對比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提出新問題 【ppt】火災圖片【提問】如何滅火?引導學生分析、理解燃燒與滅火的關系,從而得出滅火的原理或方法。【板書】二、滅火的方法【ppt】實際生活中采取的一些滅火措施與原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如何熄滅酒精燈?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了,如何處理?為什么?撲滅森林火災時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為什么? 【觀看】火災危害很大。【回答】滅火的方法。【記錄】理解記憶【回答】滅火的原理。 通過討論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滅火措施,理論聯(lián)系實際。 聯(lián)系實際 【ppt】學習常見消防安全標志。學習火場逃生方法。 【觀看】學習消防安全標志和火場逃生方法。 樹立防火安全意識,培養(yǎng)關注社會的意識。課后拓展 滅火器的調查 課外討論,查閱資料,寫出調查報告。 【板書設計】課題1 燃燒和滅火一、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時所需要的最底溫度(也叫著火點)二、滅火的方法1、清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活動與作業(yè)】1.燃燒需同時具備的三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滅火三原理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二者的關系可理解為滅火原理是破壞燃燒的外在條件之一。2.動手做:同時點燃三根火柴,一根火焰朝上、一根朝下、一根平放,三根火柴燒盡所需時間的不同,說明燃燒與什么因素有關? 。3.下列各物質,在指定的條件下能燃燒的是( )A.將鐵銹放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加熱B.將紅磷放入常溫下的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C.將硫粉與高錳酸鉀混合加熱D.將白磷放在沸水中4.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節(jié)約能源的重要措施。試從燃料的充分燃燒和熱量的有效利用等多角度分析,用煤作燃料的鍋爐,可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提高煤的利用率? 【課外閱讀】一旦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中應如何更好地逃生?請看:火場逃生九訣 第一訣:熟悉環(huán)境,臨危不亂。每個人對自己工作、學習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平日就要做到了然于胸;而當身處陌生環(huán)境,如入住酒店、商場購物、進入娛樂場所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樓梯方位等,以便在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火場。 第二訣:保持鎮(zhèn)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突遇火災時,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zhèn)靜,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沖亂撞。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等通往室外逃生。 第三訣:不入險地,不貪財物。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最重要,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服或尋找、搬運貴重物品上。已逃離火場的人,千萬不要重返險地。 第四訣:簡易防護,掩鼻匍匐。火場逃生時,經(jīng)過充滿煙霧的路線,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離,以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另外,也可以采取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后,再沖出去。 第五訣:善用通道,莫入電梯。規(guī)范標準的建筑物,都會有兩條以上的逃生樓梯、通道或安全出口。發(fā)生火災時,要根據(jù)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為安全的樓梯通道。除可利用樓梯外,還可利用建筑物的陽臺、窗臺、屋頂?shù)扰实街車陌踩攸c;沿著下水管、避雷線等建筑上的凸出物,也可滑下樓脫險。千萬要記住,高層樓著火時,不要乘普通電梯。 第六訣: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此時一旦開門,火焰與濃煙勢必迎面撲來。此時,首先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濕布等塞住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間,防止煙火滲入,固守房間,等待救援人員達到。 第七訣:傳送信號,尋救援助。被煙火圍困時,盡量呆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fā)現(xiàn)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動鮮艷的衣物等;在晚上,可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敲擊東西,及時發(fā)出有效求救信號。在被煙氣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時,應努力滾到墻邊或門邊,既便于消防人員尋找、營救,也可防止房屋塌落時砸傷自己。 第八訣:火已及身,切勿驚跑。火場上如果發(fā)現(xiàn)身上著了火,驚跑和用手拍打,只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補充,促旺火勢。正確的做法是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能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就更有效。 第九訣: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多層建筑發(fā)生火災后,可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后,從窗臺或陽臺沿繩滑到下面的樓層或地面逃生。即使跳樓也要跳在消防隊員準備好的救生氣墊或4層以下才可考慮采取跳樓的方式,還要注意選擇有水池、軟雨蓬、草地等方面跳。如有可能,要盡量抱些棉被、沙發(fā)墊等松軟物品或打開大雨傘跳下。跳樓雖可求生,但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