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原子的構成教學目標⒈知識與技能:⑴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掌握三種粒子的數量關系;⑵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并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⒉過程與方法⑴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結合分子模型圖,化抽象為直觀。采用自學,學生教學生,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把課堂主動權歸還給學生,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通過學案導學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類比、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⑵通過討論與交流,激發學生的思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學習方法。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⑴激發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探究欲望和學習化學的興趣;⑵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重點和難點重點:原子的構成及構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間的數量關系。難點:相對原子質量概念的形成。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設計教學設計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從3.11日本9.0級大地震事件引發的問題引出核能,從核能引入課題。 互動回答問題 聯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了解學習目標[板書]課題1、原子的構成 閱讀學習目標 明確學習的方向,理清思路溫故知新引導學生回憶已學過的分子、原子的相關知識。 回顧、回答、展示。 承上啟下學習新知引導學生根據學案提示閱讀課本70-71頁,解決目標⑴,完成學案提出的問題。 閱讀課本,尋找答案。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分組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做適當的指導和簡要點評。 分小組展示答案 加強互動,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學習的積極性。練一練⑴ 原子核 ( ) A、由電子和質子構成 B、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C、由電子和中子構成 D、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⑵、在原子里,質子數等于 ( ) A、中子數B、電子數C、中子數和電子數 D、中子數和電子數之差⑶、有一個原子核內有8個中子和8個質子,另一個原子核內有10個中子,8個電子,則它們不同的是 ( )A、核電荷數 B、核外電子數 C、質子數 D、核內中子數⑷、某原子質子數為26,中子數比質子數多4,則該原子所含微粒總數為 ( ) A、26 B、56 C、82 D、86 完成練習,分組展示答案。 當堂訓練,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閱讀課本71頁第二部分內容,解決目標⑵,完成學案對應問題。 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一練⑴、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12g B、12 C、1.66×10-27kg D、1/12g⑵、從附錄Ⅱ中查出氮、氯、鈉、鐵的相對原子質量(取四位有效數字)。⑶、現在有相同質量的鈉、鎂、鋁三塊金屬,哪一種金屬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種含的原子最少?為什么?⑷、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和放射物泄漏,其主要輻射物為碘-131,已知碘-131的質子數為53,它的中子數為 。 完成練習,分組展示答案。 當堂訓練,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指導。小結:我們的收獲 總結收獲 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隨堂檢測題 做練習 當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附:小結部分板書(每個 帶一個單位負電荷)1、原子 (每個 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不顯電性)2、在原子中:原子的 數= 數= 數3、以一種 原子質量的 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 ,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4、相對原子質量≈ +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