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學情分析1.知識基礎學生在第二單元課題3《制取氧氣》中已對氣體的制取原理和裝置有初步了解。這些知識為本課學習奠定基礎。2.能力基礎初三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學習,常見的化學實驗儀器及其操作方法不夠熟悉。3.初中學生以形象思維、宏觀思維為主,喜歡動手實踐,組織體驗式的學習活動可使他們更易接受新知識,更深理解新知識。★教學法設計1.實驗教學提供各種化學實驗儀器,引導學生根據實驗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通過對比實驗,直觀呈現不同裝置的優點。2.對比遷移以教材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為示范,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各種儀器的作用。3.合作學習探究過程中,學生分組,每組學生通過討論、合作的形式來組裝多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在組內、組間進行交流、評價不同裝置的優缺點。★三維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學會選擇儀器并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2)通過體驗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熟悉基本的實驗技能,并初步學會評價和改進化學實驗儀器裝置。2.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的反思,學會對比分析的思維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參與實驗探究,培養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實驗室二氧化碳制取裝置的設計和組裝。難點:實驗室二氧化碳制取裝置的評價和改進。★教學流程圖教師行為 學生活動★教學過程環節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了解學習任務 【目標呈現】根據上節課學習的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來學習選擇儀器并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同時還要初步學會評價裝置的優點和缺點,并進行合理的改進 【回憶、聯想】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 目標激勵復習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 【新課導入】(演示課件、展示氣體制取裝置圖片)先請同學們回憶:設計氣體的發生裝置需要考慮哪些因素?設計氣體的收集裝置需要考慮哪些因素?【補充】還要考慮氣體是否有毒、是否有污染,以及能否與水反應。【問題思考】根據提供的有關裝置,回答問題:這些裝置哪些屬于發生裝置,哪些屬于收集裝置?如選用AD組合裝置制取氧氣應選取哪些藥品呢?若用H2O2和MnO2制氧氣,又該選擇哪個發生裝置呢?選擇E裝置和D裝置收集氧氣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回憶、回答】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回憶、回答】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思考、回答】AB;CDE;KClO3;B;氧氣不易溶于不;氧氣密度大于空氣。 促進學生再現舊知識。引導學生在問題中理解實驗裝置的選取,鞏固原有舊知識,為學習本課時新知識夯實基礎。分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見裝置中各儀器的作用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提問】請根據上一節課的知識,實驗室用哪些物質來制取二氧化碳呢?【追問】根據這些物質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制取二氧化碳應該選取哪個發生裝置呢?而收集裝置又選哪個呢?(從以上裝置中選擇回答)【提問】該套裝置由哪些儀器組成?錐形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哪些儀器可代替錐形瓶?長頸漏斗的作用是什么?哪些儀器可代替長頸漏斗?【介紹】注射器可以通過控制加注液體的量,達到控制反應速率的目的;分液漏斗與長頸漏斗的不同之處是在球形下端有個可以控制液體流速的開關,通過控制液體的流速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探究活動】(展示實驗的實物儀器的圖片)根據提供的實驗儀器,首先請你判斷這些儀器,哪些可作反應容器?哪些可作收集容器?哪些可作連接儀器?然后請你設計幾套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看誰設計的又多又好!【反饋】(展示學生實物裝置和裝置圖,并指出其中的錯漏并進行改進)【展示】(圖片)【拓展】請思考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可以替代實驗儀器呢? 【回憶、回答】大理石和稀鹽酸。【思考、回答】發生裝置選B,收集裝置選C。【思考、回答】錐形瓶的主要作用作為反應容器。......長頸漏斗的作用是添加液體......【思考、探究】選擇儀器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聆聽、思考】【思考、回答】按單孔膠塞和雙孔膠塞來分......【聯想、思考】欽料瓶、吸管...... 引導學生把實驗室制取氧氣有關知識遷移到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中來。提供示范,為發散學生思維提供基點,使學生盡快從簡單模仿提高到有目的地選擇。引導學生了解儀器的作用,為學生遷移知識,自行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作裝備。引導學生了解儀器的特別作用,為評價和改進裝置提供參考。引導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對比歸納的思維方法。培養綠色化學觀念。練習 【基礎訓練】完成課堂練習第1題、第2題評價各種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探究活動】對比A、B兩套裝置,你更喜歡利用哪套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什么? 裝置A 裝置B【歸納】分析它們各自有的優點:裝置B裝置比較簡單;裝置B增加了長頸漏斗,能隨時添加液體。裝置C【介紹】該裝置能控制反應的開始和停止,打開彈簧夾,反應開始;關閉彈簧夾,反應停止。【分析】由于夾上彈簧夾后容器內氣體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回長頸漏斗中,與固體分離,所以反應就停止。 【思考、回答】【思考、想象】【思考、理解】 引導學生評價裝置的優缺點。引導學生分析原理,認清本質,促進遷移。實驗 【實驗】利用下面的裝置圖,制取二氧化碳。參照課本P115檢驗二氧化碳并驗滿。【總結】1、檢驗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驗滿。3、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 【學習、實驗】 學生實驗,鞏固知識。練習 【遷移訓練】完成課堂練習第3題。 【思考、回答】 引導學生鞏固、消化。總結 【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兩個方面的知識:如何設計、組裝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我們應該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兩個方面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密度、溶解性兩個方面選擇收集裝置,并要選擇恰當的膠塞連接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如何評價裝置。我們應該從裝置是否簡便、能否方便添加藥品、能否控制反應速率或反應的發生與停止等方面進行評價。 【聆聽、回憶】 引導學生梳理知識,及時總結,構建知識系統。呈現學習目標呈現學習目標,聯想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復習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常見裝置回憶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再現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利用儀器或畫圖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組織學生展示探究成果,交流和評價,分析其中存在不足對組裝的裝置進行展示交流,分析評價其中是否存在不足并改進通過探究實驗,引導學生評價裝置的優缺點通過探究實驗,分析、對比。對裝置的優缺點進行評價組織學生表達交流、反思應用和總結梳理梳理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的設計思路,評價裝置優缺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