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能夠認識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會運用相關的知識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于通過實驗得出事實進行分析而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等綜合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究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和愛國意識,科學的認識滅火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學情分析學生對生活中燃燒的現象都較熟悉,對著火點,可燃物的概念較模糊,知道滅火的方法,但對滅火原理要理解.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教學難點:對著火點的理解,由燃燒的條件推理得出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實際應用。教學過程活動1【教師活動】引入新課 觀看圖片,引出燃燒的現象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人類已有幾十萬年的利用燃燒反應的歷史。日常生活中燃燒現象也屢見不鮮,那么什么是燃燒呢 學生回答:燃燒的定義。板書:一、燃燒1、燃燒的定義:燃燒時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1)發光、放熱的都是燃燒嗎(2)鐵生銹需要氧氣,是嗎活動22、燃燒的條件 1、教師演示實驗 (1)用鑷子分別夾取一蘸水的棉花球和一蘸酒精的棉花球,在酒精燈上點燃,觀察實驗現象。說明1、有可燃物學生回答:生活中什么是可燃物,什么是不可燃物?活動32、教師播放演示實驗: (1)在燒杯中注入熱水,并放入一小塊白磷。在燒杯上蓋一個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 表面上水的白磷,觀察現象。 (2)、用裝有氧氣的試管對準上述燒杯中的白磷,觀察現象。討論與交流下列問題: (1) 上述實驗中,為什么薄銅片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 (2) 為什么銅片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3) 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為什么在與氧氣接觸后卻燃燒了 再次說明 (4) 綜上所述,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活動4交流與討論通過上述實驗,你能得出物質燃燒與哪些因素有關 板書:2、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時所需要的最 低溫度(也叫著火點)二.滅火的原理燃燒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可是善用為福,不善用為禍,為了更好的控制燃燒,為人類造福,我們除了了解燃燒的條件外,還應該知道一些滅火常識。 二、滅火的原理活動51、教師展示火災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一旦遇到火災,我們如何來滅火呢 2、同學們開動腦筋,用盡可能多的方法將點燃的蠟燭熄滅,并說說滅火原理。分別用三種不同方法來滅火,并且思考,是破壞了燃燒的哪個條件 第一次蠟燭上扣一只燒杯,觀察蠟燭燃燒情況第二次燃的蠟燭用嘴吹滅。觀察現象并分析原因。嘴吹粥第三次點燃的蠟燭截去蠟心,觀察現象并分析原因。通過小組實驗,讓學生總結滅火的原理及方法。板書,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的條件板書,滅火的方法1、清除或隔離可燃物2、隔絕氧氣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易錯:著火點,物質的屬性,降低或升高著火點,錯誤 水降低了物質的著火點【練習】書上129頁,討論(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如何處理 為什么 (2)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了,如何處理 為什么 (3)撲滅森林火災時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 為什么 【講授】滅火器的種類及使用方法活動6觀看幻燈片動畫資料并思考面對火災時如何進行滅火或逃生蹲下跑活動7Pk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