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氣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身邊最常見的物質──空氣,并了解空氣的組成;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2.能從生活經驗出發,對空氣的成分進行合理的推測,并能利用教師提供的簡單儀器和藥品,對空氣的成分進行科學的探究。3.在探究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實驗設計、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并加以描述,對相關實驗現象能給出合理的解釋。4.培養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過程與方法】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方法,在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探究過程中,能提出問題,并設計簡單實驗解決問題;2.初步學會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并從實驗信息中得出科學的結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探究過程中,能主動與人交流、討論,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2.保持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索欲,進一步發展對化學學習的興趣;3.初步樹立科學的物質觀,科學的看待科學家的實驗過程及結論。二、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設計并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教學難點: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原理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小游戲:給學生玩吹肥皂泡游戲,并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了解空氣的存在 學生立即思維聯想到空氣上,并產生了探究空氣的興趣 利用小游戲,迅速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產生對化學的親近感。【展示目標】今天我們將一起探究空氣的成分,主要解決下列問題:空氣由什么物質組成?怎樣測定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 傾聽、思考 激發學生的探究欲【過渡】面對無處不在的空氣,你想過它有哪些物質組成嗎?【講述】兩百多年前,科學家就開始了探索空氣之旅。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26頁,了解科學家對空氣成分的研究過程。【思考問題】對于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實驗的過程,你有何感想?拉瓦錫通過這一實驗得出了什么結論?拉瓦錫得出的結論有無不足?【探究2】空氣中還有哪些成分?請同學們根據已有知識,聯系生活經驗,提出想法。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拉瓦錫探究空氣成分的實驗,回答問題:拉瓦錫在做研究時的科學態度讓人敬佩;拉瓦錫得出的結論是“空氣有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1/5”;空氣中除了氮氣和氧氣,還有其他物質。根據已有知識,聯系生活經驗,提出想法可能有:動植物呼吸,燃料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冰飲料瓶露至于空氣中,瓶壁有水珠;干脆餅干開口后不久,會受潮變軟,說明空氣中可能會有水蒸氣。 ……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使學生初步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告誡學生不迷信權威,樹立“學無止境”的思想。【過渡】目前,我們對于空氣的認識主要來自于生活經驗和常識,能不能用實驗的方式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教師引導實驗】展示上圖儀器,讓學生吸氣,觀察并分析實驗現象。演示上圖實驗,讓學生觀察并分析現象。【探究3】指導學生完成教材實驗2-1觀察現象并思考:為什么使用破損試管?為什么用白磷?熱水的作用是什么?改進實驗的優點是什么?【形成結論】a、由于過量的白磷燃燒時耗盡了破損試管內空氣中的氧氣,使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降低,燒杯中的水就會進入試管中。而且試管內氧氣被消耗多少,進入的水就有多少。因此,從燒杯中進入試管的水的體積就相當于原瓶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b、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C、試管內余下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它不能支持燃燒。【分析實驗失敗原因】做這個實驗時如果①裝置氣密性不好;②白磷不足,沒有把氧氣耗盡;③熱水溫度不夠,不能使白磷燃燒。 學生在老師引導下進行實驗,并解釋實驗原理。【學生思考】水為什么會進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取決于誰的體積?【學生思考】紅磷燃燒的現象?氣球變化的情況?如何解釋氣球的變化?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思考問題小組合作,實驗探究,并思考以下問題:該改進實驗的原理是什么?為什么使用破損試管?為什么用白磷?熱水的作用是什么?改進實驗的優點是什么?學生體會實驗原理并從中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 通過實驗增強感性認識,解決學生的疑惑,培養觀察能力及思考能力,為突破難點(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的原理)做鋪墊。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交流中取長補短【過渡】以上實驗只是粗略測定了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更精確的實驗表明,空氣中還含有氦氖氬氪氙五種氣體,五種氣體的總量只占到空氣總體積的0.94%,含量稀少,人們稱之為稀有氣體。【講述】現代,人們已能精確測定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講述】從空氣的組成我們可以看出,空氣并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而是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像空氣這樣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叫混合物,而空氣中的氮氣、氧氣等分別只是由一種物質組成,它們都是純凈物。 思考,傾聽。【小結】教師帶領學生小結本課。 歸納本節要點。 增強記憶。【課堂練習】1、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其含量最多的是( B )。A.氧氣 B.氮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2、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 )。A.礦泉水 B.清潔的空氣 C.冰水混合物 D.生理鹽水3.用來測定空氣成分方法很多,上圖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實驗過程是: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現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1/5。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有 的化學性質。(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下圖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點是: 。板書設計:一 、空氣的組成二、混合物和純凈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