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科學社會主義課標要求:概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軌跡;闡明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正確看待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發展,明確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堅定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科學精神:分析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運動。思維導圖核心考點一 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1.人類社會演進的根本動力——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及其運動(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內涵及構成(2)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及決定因素(3)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正是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決定著社會形態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2.影響社會形態更替的因素(1)判斷標準: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2)其他因素:地理環境、文化傳統和外部影響等。(3)結論: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的。[提醒] ①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人類社會形態的更替有其內在規律性,任何國家的發展都必須尊重客觀規律。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具有統一性。②國家的發展是地理環境、文化傳統、外部影響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各國、各民族的發展道路有著不同的表現,世界各地歷史發展有著不同的軌跡。考向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典例 馬克思指出,人們永遠不會放棄他們已經獲得的東西,然而這并不是說,他們永遠不會放棄他們在其中獲得一定生產力的那種社會形式。恰恰相反,為了不致喪失已經取得的成果,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實,人們在他們的交往方式不再適合于既得的生產力時,就不得不改變他們繼承下來的一切社會形式。“不得不改變”的根源在于( )A.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B.生產力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C.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答案 D解析 A不符合題意,題意強調的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必須要適應生產力的變化發展,而不是在講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B錯誤,生產關系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C錯誤,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并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D正確,依據題意, “不得不改變”的根源在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變式 馬克思把人類社會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第一階段)。五種社會形態(社會形態是指生產力在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體)劃分的依據是( )A.人的發展狀況 B.地理環境的狀況C.生產力的水平 D.生產關系的性質答案 D解析 人的發展狀況不是社會形態劃分的依據,排除A。地理環境是純自然的東西,也不是劃分社會形態的依據,排除B。生產力決定社會形態的更替,但不是社會形態劃分的依據,排除C。社會形態劃分的依據是生產關系的性質,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易錯點 誤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決定提醒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訓練 “從一定意義上講,石器決定原始社會形態,青銅器決定奴隸社會形態,鐵器決定封建社會形態,蒸汽機和電力決定工業資本主義社會形態。”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在于指出了( )①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②生產工具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決定作用③有怎樣的生產力最終就會有怎樣的生產關系④社會形態的更替受制于生產關系的變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②錯誤,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志,勞動者在生產力中具有主導作用;④錯誤,社會形態的更替受制于生產力的變化。核心考點二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1.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1)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思想來源 空想社 會主義 地位: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評價:①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 ②他們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歷史前提 資本主 義的發 展和工 人運動 的興起 表現: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意義: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地位: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2)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理 論 基 石 內容 ①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 ②馬克思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意義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誕 生 標 志 《共產 黨宣 言》 發表 ①《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 ②《共產黨宣言》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③《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拓展提升] 科學社會主義為什么科學①用科學的實踐概念對人的本質問題做了解答。實踐概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②用唯物史觀具體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發現了剩余價值,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從而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科學結論。③用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和其存在、發展、滅亡的規律。④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既從不同角度,又相互聯系,完成了對社會主義的科學論證。2.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1)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生產關 系確立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生產關 系特點 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十月革 命意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2)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發展飛躍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曲折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趨勢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從社會主義的實踐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拓展提升] (1)科學社會主義的三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 飛躍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第二次 飛躍 以十月革命后在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為標志,形成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第三次 飛躍 通過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探索各具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當代的應用和發展,是當代中國化的科學社會主義(2)正確看待社會主義運動發展中出現的嚴重曲折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之一。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過程中遇到曲折、面臨挑戰,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命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越來越不適應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終究被社會主義社會所取代。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和取得的世人矚目的成就,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時政熱詞] “中國版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源”與“流”的關系,離開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考向一 空想社會主義典例1 空想社會主義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而產生和發展的,十九世紀初,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下列對空想社會主義歷史功績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對資本主義進行了揭露和批判②作為社會主義思潮的源頭,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一個理論基石③表達了早期無產階級迫切要求改造資本主義社會,建立理想社會的愿望④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取代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②錯誤,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④不符合題意,科學社會主義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矛盾尖銳化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取代。變式1 圣西門說,社會所需求的改革,當用和平方式實現;傅立葉拒絕采用革命手段,他認為革命是“最大的社會災難”;歐文認為,盡管工人對資本家的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間地獄”變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憤怒,不能靠階級斗爭,而只能靠宣傳、示范從而爭取輿論。由此可見,空想社會主義者( )①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②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③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掩飾資本主義的弊端④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①不符合題意,題干中空想社會主義者都反對階級斗爭,沒有正確揭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③不符合題意,題干中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弊端。考向二 科學社會主義典例2 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出版。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指導思想,100多年來,閃耀著真理光輝的《共產黨宣言》一直在照亮我們的奮斗之路,一直支撐著我們不懈奮斗。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對中國的影響是( )①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②第一次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③實現了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④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指明了中國革命的方向和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②不符合題意,俄國十月革命第一次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③不符合題意,題意強調的是《共產黨宣言》對中國的影響,而不是強調對世界的影響。四個“一”識記《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一個標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一個事件:人類思想史上。一個首次:完善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一部經典著作: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變式2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了以英、法為代表的近代西歐空想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創立的嶄新的無產階級理論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近代西歐的空想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過程。這表明( )A.空想社會主義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B.科學社會主義是人類優秀思想文化的結晶C.科學社會主義只是空想社會主義的補充D.空想社會主義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答案 B解析 A錯誤,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C錯誤,科學社會主義是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而不是補充;D錯誤,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考向三 社會主義在曲折中發展典例3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波瀾壯闊的偉大斗爭,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取得了非凡的發展成就,世界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 )①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道路看,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②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③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④從社會發展的階段看,我國仍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B變式3 從1848年科學社會主義正式誕生開始,社會主義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但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有若干國家出現從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的演變和倒退。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暫時的過程②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會遭遇挫折,充滿了挑戰③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④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借鑒其他國家歷史經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易錯點一 混淆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歷史前提、理論基石提醒 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是空想社會主義,歷史前提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訓練1 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性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圍繞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某班同學搜集了一些資料,你認為表述準確的是( )①其創立的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空想社會主義②其產生的歷史前提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③其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④其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消滅資本主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①錯誤;科學社會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④錯誤。易錯點二 混淆科學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和由理論變為現實提醒 科學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的標志是《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由理論變為現實是十月革命的勝利。訓練2 從1944年到1949年,歐洲和亞洲有十多個國家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取得重大發展的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領土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這一時期的社會主義成就的突出表現是( )A.社會主義從實踐到理論B.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C.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現實D.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答案 D主觀題熱考點 對“判斷社會形態進步與倒退的標準”的考查熱點緣由: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材始終,即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這一規律決定著社會形態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學生要明確人類社會形態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最后到社會主義社會依次更替的發展歷程。運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分析說明 結合材料,分析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是歷史進步的理由評析(辨析) 有人認為,新社會形態里照樣存在殘酷剝削,與舊社會形態相比并沒有什么進步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某校高一(1)班的學生針對“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這一課題,展開討論。學生甲:原始社會是無階級剝削的社會,在絕大部分時間里,沒有生產資料私有制,沒有私有觀念,人們過著財產共有、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生活。①在奴隸社會,奴隸主根本不把奴隸當人看待。在奴隸主心目中,奴隸只是“會說話的工具”,他們是主人的財產和商品,沒有任何權利,連子女也屬于主人。奴隸不受法律保護,奴隸主可以任意宰殺自己的奴隸。奴隸戴著腳鐐做各種苦役,稍有疏忽,就會受到懲罰。所以,奴隸社會比原始社會更野蠻落后。學生乙:在原始社會,人們生活在愚昧、野蠻和困苦之中,穿的是樹葉、獸皮,住的是山洞、窩棚;疾病、自然災害和戰爭使人的壽命相當短,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貧乏。②在奴隸社會,人們創造了文字,制定了歷法,建立了數學、醫學等學科。所以,存在剝削的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你認為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請結合材料,運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知識判斷并說明理由。解題流程獲取信息 調用知識審 設 問 知識限定: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準,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設問指向: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設問類型:評析類審 材 料 信息點①:奴隸主和奴隸的關系 奴隸主占有大量的生產資料和奴隸,就有可能組織較大規模的生產協作,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這都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促進社會進步信息點②:奴隸社會的進步性 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寫 答 案 (1)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 (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準,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 (3)在奴隸制度下,戰俘不再像原始社會那樣被殺死,而是變成奴隸被強制從事生產勞動,這就保存了大量的勞動力。奴隸主占有大量的生產資料和奴隸,就有可能組織較大規模的生產協作,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這都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4)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和應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這是歷史的進步。判斷社會形態是進步還是倒退的方法(1)闡明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2)明確判斷歷史進步與倒退的標準——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3)闡述新的社會形態比舊的社會形態的進步性體現在哪里或者是新的生產關系是如何適應并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是歷史的進步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地主階級依靠其占有的土地剝削農民,農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從于地主階級的奴役。在我國的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戰亂頻繁,很多農民被豪強地主控制,繳地租服勞役,戰亂時則被武裝為私兵,他們沒有自己的戶口,只能附于主家戶籍,世代相襲,非自贖或主人赦免不得脫籍。有人認為,封建社會里照樣存在殘酷剝削,與奴隸社會相比并沒有什么進步。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答案 (1)在奴隸社會,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奴隸勞動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通過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收取地租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可見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剝削方式上發生了變化。(2)當奴隸制日漸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時,就被封建制所代替,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所以在封建社會也依然存在階級剝削和壓迫。(3)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還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這樣,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所以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是社會歷史的進步。(4)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準,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對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社會形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阻礙生產關系發展②只要不斷調整生產關系,社會形態就不會滅亡③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④社會形態的產生、發展具有客觀必然性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 D解析 ①②錯誤,馬克思的論述說明了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生產力,只有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社會形態才能順利發展,如果生產關系嚴重地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形態就會走向衰落甚至滅亡,但決不是只要不斷調整生產關系,社會形態就不會滅亡。③④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兩個決不會強調了社會形態的產生、發展具有客觀必然性。2.社會形態運動經歷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人類的總體歷史過程表現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推動社會形態由低級向高級運動的決定力量是( )A.上層建筑 B.勞動者C.經濟基礎 D.生產力答案 D3.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這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是因為無產階級( )①揭示了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②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③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④斗爭矛頭指向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的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③④符合題意。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①錯誤。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不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排除②。4.毛澤東讀它不下百遍,鄧小平把它當成“入門老師”,江澤民在上海交大就讀時晚上打著手電筒也要讀它,胡錦濤和習近平兩位總書記多次將它推薦給黨員領導干部閱讀,它就是《共產黨宣言》。這本書之所以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格外重視,是因為它( )①提供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現成的道路②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③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④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5.《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著作,是恩格斯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淵源、形成機制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原因及實現途徑的經典文獻。它指出,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思想來源;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兩大理論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導致社會主義的必然出現。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是因為( )①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②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③認為經濟斗爭是政治斗爭的最高方式④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6.19世紀初三個偉大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把空想社會主義推向了思想的高峰,從公平、正義的理性原則出發批判資本主義,希望建立“理性和永恒正義的王國”,同時把希望寄托于某些偶然出現的“天才人物”。下列對空想社會主義者認識正確的是( )①他們深刻批判了資本主義,并對未來社會提出設想②他們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③他們沒有找到實現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④他們科學地闡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①③正確,空想社會主義者深刻批判了資本主義,并對未來社會提出設想,但沒有找到實現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②④錯誤,空想社會主義者并沒有揭示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也沒有闡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7.2020年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恩格斯誕辰200年。恩格斯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他們在深入研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基礎上,一起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締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開創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現實。這表明( )①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②科學社會主義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③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④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①②正確,材料表明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科學社會主義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③錯誤,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奠定了理論基礎。④錯誤,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8.社會主義制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過去革命的目的是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而現在要消滅剝削制度,解放生產力,實現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 )①是以巴黎公社建立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為標志的②以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為標志③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④敲響了資本主義的喪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B解析 ①不符合題意,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并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②③符合題意,社會主義制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以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為標志,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④不符合題意,《共產黨宣言》敲響了資本主義的喪鐘。9.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于馬克思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這表明( )①科學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真理②科學社會主義依然具有真理的光芒和改造現實的力量③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從一國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終極真理”說法錯誤,①排除。材料沒有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從一國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③與題意無關。二、非選擇題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是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100周年。《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翻譯和出版,對此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革命、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意義重大。某班同學以“重溫《共產黨宣言》時代價值”為議題,進行探究學習。下面是同學們收集《共產黨宣言》的部分論述:“正像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決定了它最終必定被更高的社會形態所取代一樣,資本主義社會自身發展中也必然產生出能夠創造更高社會形態的新的社會力量,那就是無產階級,資本主義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共產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結合材料,運用所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闡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重溫《共產黨宣言》的時代價值。答案 (1)《共產黨宣言》分析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有利于中國共產黨人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2)《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秉持人民立場,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行動指南。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有利于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地增進人民福祉,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3)《共產黨宣言》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為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有利于永葆中國共產黨人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水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