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HS版八上§5.4人體內的排泄(2)課后練習
姓名
1、下列關于腎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形成尿液 B. 合成尿素 C. 排出代謝廢物 D. 過濾和重吸收
2、在尿的形成過程中,既能被濾出又能被全吸收的( )
A.水 B.無機鹽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
3、下列關于腎小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腎小球是由數十條毛細血管盤繞而成
B.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動脈
C.腎小球的作用主要是濾過并進行物質交換
D.腎小球只存在于腎皮質內
4、下列關于泌尿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腎小管對血液有過濾作用
C.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D. 尿酸、多余的水和無機鹽都通過腎臟排出體外
5、關于泌尿系統,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尿素是在血管中形成的
B. 腎臟是人體內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 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謝廢物可在腎臟處過濾并形成尿液
D. 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會在膀胱中被重吸收
6、血液進入腎臟后形成尿液的途徑是( )
A.血液→腎小囊→腎小球→腎小管→尿液
B. 血液→腎小管→腎小囊→腎小球→尿液
C. 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
D. 血液→腎小球→腎小管→腎小囊→尿液
7、下列關于血液流經腎臟后其成分發生變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水增加 B. 含氧量增加 C. 血細胞增加 D. 尿素減少
8、下列有關腎小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腎小球中的液體是原尿
B.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分別為小動脈和小靜脈
C.腎小球若發生病變,可能導致血尿
D.腎小球是由動脈血管纏繞而成的
9、如圖是人體泌尿系統組成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是腎,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B. ②是尿道,其主要功能是輸送尿液
C. ③是膀胱,能暫時儲存原尿 D.④是輸尿管,能排出尿液
(第9題圖) (第10題圖)
10、下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請回答:
(1)①內的液體是 ;④內的液體是 ;由⑤流出的液體與④內的液體相比較,主要的區別是前者不含有 。
(2)若驗尿發現其中有紅細胞、蛋白質等,估計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
A.腎小球 B.腎小體 C.腎小管 D.腎小囊
(3)患尿毒癥的病人要定期到醫院去做腎透析,目的是為了排出( )
A.二氧化碳 B.水 C.無機鹽 D.尿素
參考答案
1、A 2、D 3、C 4、C 5、C
6、C 7、D 8、C 9、A
10、(1)血液;原尿;葡萄糖 (2)A (3)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清風明月(共26張PPT)
華師大版 八上
§ 5. 4 人體內的排泄(2)
----尿液的形成
復 習:
1、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2、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和貯存尿液的器官分別是什么?
3、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么?構成怎樣?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組成。
形成尿液:腎臟 暫存尿液:膀胱
腎臟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
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構成;
腎小體又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
一、尿液的形成
1、尿液形成過程:
尿液的形成包括兩個重要的生理作用:
腎小體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腎小體的濾過作用:
腎小體分布在皮質內,是生成原尿的結構。
血管進入腎單位后,首先接觸的是腎小球。進入腎小球的血管稱為入球小動脈,出腎小球的血管稱為出球小動脈。血液中分子量較小的葡萄糖、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質、無機鹽、尿酸、尿素等物質能夠透過薄薄的腎小球管壁進入腎小囊,而大分子蛋白質等則不能透過腎小球的濾過膜。這個過程,稱為腎小體的濾過作用。濾過作用的產物是原尿。
注意:原尿還不是廢物。
原尿的量與成分:
正常人原尿中有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尿酸、尿素、小分子蛋白質等成分。
(點擊圖片可播放)
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約有150L-180L,而實際每天排出的終尿量只有1.5 L左右,并且在成分上也有變化。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思考與討論:
這主要與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關。原尿還不是廢物,葡萄糖是人體主要供能物質,氨基酸、水和無機鹽等物質是人體所需要的物質,所以原尿中的這些成分在流經腎小管時還會被吸收一部分。所以尿液會比原尿少很多。
3、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腎小管彎曲細長,分布在皮質和 髓質之中。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 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進入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回到血 液中。 在腎小管重吸收的同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所產生的物質,如氨,被分泌到腎 小管的管
腔中,與原尿中經重吸收后所剩下的廢物,如
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 等,一起逐漸流入腎
盂,形成尿。
(點擊圖片可播放)
4、血漿、原尿、尿液成分比較
在1 min中,通過腎臟的血液大約有1000 mL。人體的總血量為4 000~ 5 000 mL。因此,循環系統中的血液全部通過腎臟,一次只需4~5 min。
由于尿中存在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因此尿液呈現黃色。尿愈濃,顏色 愈深。
腎臟形成的尿,經過腎盂流入輸尿管,再由輸尿管流入膀胱。當尿液在膀胱 中積貯到一定量時,就要排尿。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膀胱收縮,尿道內的括約
肌舒張,尿液便經尿道排出體外。
5、尿液的排出
從血液流經腎臟到尿液排出體外的途徑:
血液→腎小球→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
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無機鹽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質,這些物質在人體積聚多了對人體會造成危害。
排尿不僅起到排除廢物的作用,而且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含量,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
6、排尿的意義
及時排尿利于身體健康。
長時間憋尿有可能對膀胱功能產生不利的影響,還有可能會誘發膀胱炎或者尿路感染。
二、排泄
1、排泄:
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泌尿只排泄的一種重要途徑。
2、排泄的途徑:
(1)泌尿系統(尿液形式):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酸、
尿素等物質;這是人體最主要的排泄途徑。
(2)皮膚(汗液形式):一部分水、少量無機鹽和尿素等物質;
(3)呼吸系統(氣體形式):二氧化碳和少量水等物質。
課堂小結
1、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而腎小體是形成尿液的結構;
2、尿液的形成主要有腎小體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等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
3、腎小體能濾過的有水分、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以及尿酸尿素等小分子物質;
4、腎小管能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一部分無機鹽等物質;
5、若腎小體或腎小球病變,尿液中可能出現大量蛋白質、血細胞等物質;若腎小管病變,則尿液中可能出現大量葡萄糖等成分。
課堂小練
1、與尿液形成無關的結構是( )
A.腎小球
B.腎小囊
C.腎小管
D.膀胱
D
2、腎小囊腔內的液體是( )
A.靜脈血
B.原尿
C.尿液
D.動脈血
B
課堂小練
2、下列有關腎小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入球小動脈與出球小動脈內流動的都是動脈血
B. 腎小球的作用是重吸收所有的葡萄糖
C. 入球小動脈內流動的是動脈血,出球小動脈內流動的是靜脈血
D. 腎小球中的液體是原尿
A
課堂小練
3、尿的形成是連續的,而尿的排出是間歇的,原因是( )A.腎小球的過濾
B.腎小管的重吸收
C.腎盂貯存尿液
D.膀胱貯存尿液
D
課堂小練
4、我們每天應喝適量的開水,這有利于( )
A.代謝廢物及時隨尿排出
B.對無機鹽的吸收
C.對葡萄糖的吸收
D.腎小管的重吸收
A
課堂小練
5、關于人體排尿的功能,敘述準確的是( )
A.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
B.排除廢物,調節體內無機鹽平衡,維持細胞正常功能
C.排除尿素
D.排除多于的無機鹽
B
課堂小練
6、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約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卻只有1.5升,其原因是( )
A.大部分水以水蒸氣形勢通過呼吸排出體外
B.大部分水通過汗液排出體外
C.大部分水隨糞便排出體外
D.大部分水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而回血液
D
課堂小練
7、下列關于腎單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腎小囊具有重吸收作用
B.腎小管重吸收的物質主要是尿素和部分無機鹽
C.腎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
D.腎小球具有濾過作用,形成尿液
C
課堂小練
8、某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數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可能發生病變結構可能是( )
A.腎小管
B.腎小球
C.腎動脈
D.腎小囊
A
課堂小練
9、如圖是血液透析原理圖,圖中的透析膜相當于( )
A.腎小球
B.腎小管
C.腎小囊
D.腎小體
A
10、如圖表示腎單位的部分細微結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1]為 ,[2]為 ,
[4]為 。
[1][2][4]組成的結構叫 。
(2)原尿形成的部位是[ ] 和[ ] 。
對原尿有重吸收作用的結構是[ ] 。
腎小球 腎小囊
腎小管
腎單位
1 腎小球 2 腎小囊
4 腎小管
課堂小練
下節精彩繼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HS版八上§5.4人體內的排泄(2)預學案
姓名
請您以教材為藍本,完成下列問題:
一、知識點預習:
1、 是生成尿液的器官,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2、腎單位由 和 構成;腎小體包括 和 兩部分;
3、生成原尿的是 ,它有 作用; 等物質能濾過進入腎小囊成為原尿;
4、形成真正尿液的部位是 ,它有 作用; 等物質重新進入血液中;
5、腎小球的血液中一部分物質進入腎小囊成為原尿和腎小管中一部分物質重新進入血液,這些物質轉移與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一樣,都是通過 實現的;
6、尿液的主要成分有 等;
7、尿液形成排排出體外的過程是:腎臟→ → → →體外;
8、排尿對人體的意義:排尿不僅起到排除 的作用,而且對調節體內 的含量,維持的 正常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
9、人體將 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人體的排泄途徑有三條:絕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尿素等通過 排出。還有一部分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 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則以氣體的形式通過 排出體外。
二、知識點運用:
1、尿液排出體外的正確途徑是( )
A.腎臟→膀胱→輸尿管→尿道→體外 B.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
C.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 D.輸尿管→尿道→膀胱→體外
2、人體排尿的意義在于( )
A.調節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平衡 B.排出廢物
C.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D.包括以上三項
3、下列現象不屬于排泄的是( )
A.通過肛門將糞便排出體外 B.通過尿道將尿液排出體外
C.通過汗腺將汗液排出體外 D.通過呼吸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4、我們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以保證體內水環境的穩定。下列關于尿的生成和排出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通過濾過作用形成原尿
B.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對人體有用的物質被全部吸收
C.重吸收后剩下的物質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D.腎形成的尿液,流入膀胱暫時貯存,達到一定量時,經尿道排出
5、如圖表示血液流經某器官后,一些成分的變化情況,據此推測該器官為( )
A.心臟 B.小腸 C.腎臟 D.肺
6、如圖曲線表示某人腎單位內的葡萄糖含量變化,A、B、C表示組成腎單位的結構,那么B內的液體和C的結構名稱分別是( )
A.原尿、腎小管 B.原尿、腎小球 C.血液、腎小球 D.尿液、腎小管
(第6題圖) (第7題圖)
7、如圖所示為人體血液流過腎臟后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葡萄糖 D.尿素和無機鹽
參考答案:
一、知識點部分:
1、腎臟 腎單位
2、 腎小體 腎小管 腎小球 腎小囊
3、腎小體(腎小球) 濾過 水、葡萄糖 無機鹽 尿酸 尿素
4、腎小管 重吸收 大部分水 一部分無機鹽 全部葡萄糖
5、擴散
6、水 尿酸 尿素 無機鹽 氨
7、輸尿管 膀胱 尿道
8、廢物 水和無機鹽 組織細胞
9、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 泌尿系統 皮膚 呼吸系統
二、知識運用部分:
1、C 2、D 3、A 4、B 5、C
6、A 7、A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