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2、初步掌握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初步掌握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3、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感受化學方程式的簡約美。教學重點:初步掌握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教學難點:初步掌握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教學準備:教學用品——酒精燈、鑷子、鎂、火柴等。基礎知識——1、書寫常見物質的化學式;2、分子、原子及多個分子和多個原子的表示方法。教學設計過程:[情景與問題][看一看]:媒體投影“戰爭電影片里發動總進攻發放信號彈”情景。[想一想]:問題“你知道這是什么物質在燃燒嗎” ?[做一做]:你也可以來做一做!學生分組實驗“鎂條燃燒”并觀察記錄現象。[想一想]:“提出問題“這個變化是一個物理變化還是一個化學變化”? (介紹生成白色成部分固體叫氧氣鎂)“如何來表達這個化學變化呢”?[活動與探究]活動一[試一試]:如何用我們最習慣的方式把這個反應表達出來?并把你表達的寫或畫出來![議一議]:(投影不同答案)你們認為哪種表達比較滿意?為什么?(注意對學生生成性知識與方法的評價)(選一位用文字表達式表達的同學答案投影——命名為某同學法)書寫的文字表達式正確嗎?表達出什么意思?你認為這種表示方法有什么不足或缺憾嗎?[說一說]:表達反應物與生成物及反應條件……不能表達反應物、生成物的組成等……活動二[試一試]:針對“表示物質不夠直觀”的缺憾(選擇的學生評價),你有什么新的解決方法嗎?請你“寫一寫”! (介紹氧化鎂的化學式為MgO)[議一議]:(再選一位用化學式表達式表達的同學答案投影——命名為某同學法)書寫的化學式表達式正確嗎?這個表達式表達出什么意思?你認為“還有”什么不足或缺憾嗎?(注意對學生生成性知識與方法的評價)[說一說]:表達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又表達反應物、生成物的組成但沒有反映質量守恒定律……活動三[試一試]:針對“不能夠反映質量守恒定律或原子個數不相等……”的缺憾(選擇的學生評價),你有什么新的解決方法嗎?請“我們一起來”再“寫一寫”?。ㄌ接懟瘜W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說一說]:(再選幾位同學的不同答案投影)請你談談自己寫出來的表示方法是基于什么設想?(注意對學生生成性知識與方法的評價)(可提示“表示分子、原子及多個分子和多個原子的方法”)[議一議]:你認為哪個表達方式最好?為什么?其它的表示方法有什么缺憾或不足?[說一說]:在鎂、氧氣鎂、氧氣和化學式前面填寫化學計量數,使氧原子和鎂原子個數在反應前后相等……(化學計量數表示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總結與歸納]活動一[練一練]:化學課上我們做過“水在通直流電的情況下生成氫氣與氧氣”、“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時生成氯化鉀和氧氣”、“用磷作燃料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等實驗,怎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這些反應?[評一評]:展示同學練習的答案,運用同學們探究的成果來評價正確與否?活動二[練一練]:如何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⑴ S+O2----SO2⑵ H2+Fe2O3----Fe + H2O ⑶ Al+O2----Al2O3[評一評]:展示同學練習的答案,運用同學們探究的成果來評價正確與否?活動三[練一練]:你能夠找出下列化學方程式中錯誤嗎?1、鈉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 + O2 = 2NaO2、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 K2MnO4 + O2↑+ H2O3、氧化汞加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2HgO = 2Hg + O2[評一評]:展示同學練習的答案,運用同學們探究的成果來評價正確與否?[反思與評價][想一想]:投影課題學習目標,結合課堂板書,你在本節課課到什么?哪些感覺到不足?怎么辦??。ㄕn后整理完整)[板書的設計]一、化學方程式 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2Mg+O2 2MgO 1、原則 a客觀事實 b質量守恒定律[議一議]: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遵循兩個原則,你認為應該遵守什么原則?(可以適時提示從活動一和活動二的評價中提煉?。?br/>[說一說]:一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寫出不存在的物質或化學反應);二是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兩邊各原子種類相同、數目相等)。活動二[議一議]:怎樣書寫化學方程式?(可以適時提示從活動二和活動三)[說一說]:書寫化學方程式還要注意什么?[講一講]:1、根據事實(文字表述)書寫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投影) 2、配平化學方程式……(觀察法、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數法)3、標明化學反應的條件及生成特的特殊狀態(氣體↑沉淀↓)(命名為“某90?班書寫化學方程式法”) [鞏固與應用]2KClO3 △2KCl+3O2 ↑ b配平化學方程式(觀察、最小公倍數) 4Al + 3O2 2Al2O3 2、方法 a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化學式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c注明反應條件及生成物特殊狀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