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氣的成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一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操作、觀察、分析,了解空氣的組成;
2.通過對空氣、氧氣等幾種常見物質的比較,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人類對事物的曲折的認識過程,認識科學發現的艱巨性,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培養從前人經驗中獲得知識、方法和經驗教訓的興趣和愿望,體會科學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空氣的主要成分及其體積分數,混合物和純凈物。
教學難點
1. 探究空氣成分的實驗設計和實驗過程。
2. 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及其運用。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實驗法、科學探究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器材
儀器:燃燒匙、橡膠塞、止水夾、火柴、塑料瓶、導管、試管、燒杯、集氣瓶、鑷子、水杯、
氣球、火柴、藥匙等。
藥品:紅磷、硫磺、木炭、鐵絲、鎂條、蠟燭、氫氧化鈉溶液等。
教學過程
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知識回顧 【趣味提問】“云長靜臥水晶宮,拂面清風在其中,忽然一陣大火起,燒得云長變包公”.1.該情景使你想到了哪一種化學變化?2.寫出上述變化的文字表達式。 【回答】1.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新物質氧化銅(黑色)2.銅+氧氣氧化銅 對重要知識的回顧,不僅可以更好地掌握重要知識點,還可以為本課的學習作好知識準備。
過 渡新課引入 【設疑】①出示一個空杯子,問:杯內有沒有物質,如果有,是什么 【講解】空氣是一種既看不見蹤影,又聞不到氣味的物質,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由一種物質還是多種物質組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空氣的成分。<板書課題> 聆聽、思考、回答問題,醞釀化學思維,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開始新課 引導學生帶著下列問題閱讀課本P28----P30的相關內容: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嗎?它主要由那些物質組成呢?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相關內容。 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自學能力。
演示實驗 (演示)“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介紹儀器名稱,實驗步驟,注意事項,提示學生重點觀察: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和水面變化情況(強調煙和霧的區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bimg./photo/JMIR6gEFWabQNXaauznnIQ==/3982589445479935097.jpg" \* MERGEFORMAT 觀察、思考、完成下列問題:紅磷燃燒時產生大量________,待裝置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上升了約______體積。用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火焰_______。2.了解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通過演示,指導學生觀察,明確本次實驗的目的及實驗原理。
分析討論 紅磷燃燒是紅磷與哪種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另一種物質來自哪里?紅磷為什么要過量?剩余的紅磷為什么不燃燒?燒杯中的水為什么倒吸入集氣瓶?為什么水面只上升1/5而不是全部 推測剩下的氣體具有什么性質?由此你能得出那些結論 分析、思考、討論、歸納、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中不斷向學生質疑,設置懸念讓學生思考或提出假設,體驗化學學習是以實驗為基礎,由現象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
分組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老師引導學生了解儀器名稱、實驗步驟、注意事項。 學生自選組裝下列裝置: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思維的意識。
關注生活 【快速搶答】下列生活現象說明空氣中有什么成分?新買的餅干一段后變軟了?一只小白鼠在充滿空氣的密閉容器中能存活一段時間,但不會長期活下去。化肥廠以空氣為原料制氮氣。燈泡廠從空氣中提取某些氣體制成五顏六色的霓虹燈。 學生搶答 用生活中的現象認識空氣成分。
歸納小結 ﹤板書﹥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 學生背誦,記憶,做到當場消化知識。 通過圖示總結,增強學生的直觀感覺。
拓展延伸 【提問】實驗結果小于1/5的原因?實驗中藥品的選擇有什么要求?能否選用硫磺、鐵絲、鎂條、蠟燭?【改進裝置】 分析討論,從現象到本質的剖析問題,拓展思維,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解決、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細致認真的科學態度。
知識視窗 【投影】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的裝置 閱讀課本P32【知識視窗】,了解空氣的發現史。 通過介紹人類對空氣認識的歷史,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屏幕展示 【展示氮氣和稀有氣體的用途】 觀察、思考、討論、歸納。 培養學生善于歸納、勤于總結的學習習慣。
對比分析 【思考】舉出下列物質:空氣、食鹽水、糖水、礦泉水、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物質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他們的不同。從而引出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和圖示的啟發下,歸納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通過比較清晰地掌握概念。
學以致用 教師通過屏幕展示練習題(題略),檢測學習效果。 積極參與,認真作答。 鞏固知識,應用知識。
交流共享 空氣的成分。混合物和純凈物。 反思總結,交流共享,提升知識。 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知識體系。
板書設計: 空氣的成分
一、空氣的組成(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現象: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 b、水倒流入廣口瓶占瓶體積的五分之一 結論:氧氣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2)空氣的組成(體積分數) 氮氣 78% 氧氣21% 稀有氣體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 0.03% 二、混合物和純凈物1.混合物(舉例)空氣、糖水、食鹽水、礦泉水等。2.純凈物(舉例)氧氣、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 ( http: / / youer. / list-63-1.htm" \t "_blank )設計力求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要,積極構建教學情境,在師生互動中生成教學過程、教學內容,促進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技能,獲得有關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問題驅動“生成教學過程”,在教師引導、學生主動中“生成教學內容”,而學生提出的有效問題,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實驗形式引導學生發現和探究知識。讓學生在多元互動中生成多樣化的學業成就,如對實驗的描述、分析、方案的設計和評價等,學會合作和關愛別人,積極規劃學習的能力,體驗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等。
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