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元素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將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構成的認識統一起來。2.了解元素符號的意義,學會正確書寫元素符號,并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3. 了解地殼中、生物細胞中含量較大的幾種元素。(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比的方法了解元素的概念。2.通過微觀想象、分析、討論認識到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3.通過多種手段增強學生對元素符號的認識和記憶。(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進一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強物質的微觀構成和宏觀組成的認識。2.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元素概念、元素符號難點: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四、教學方法合作討論探究式,同時配以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五、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播放視頻,看圖片,從身邊事物引出 課題3 元素(二)合作探究【回憶】什么是相對原子質量?其中“一種碳原子”是指哪一種碳原子?【設問】有沒有別的碳原子呢?【投影】 介紹幾種原子質子數6,中子數6 質子數8,中子數8碳原子 質子數6,中子數7 氧原子 質子數8,中子數9質子數6,中子數8 質子數8,中子數10【提問】上述兩組原子在結構上有何共同點?【投影】在以上投影的基礎上,在兩組原子的右側分別打上“碳元素”、“氧元素”。質子數6,中子數6 質子數8,中子數8碳原子 質子數6,中子數7 碳元素 氧原子 質子數8,中子數9質子數6,中子數8 質子數8,中子數10【提問】根據以上內容,你們能試著說說什么叫元素嗎?讓學生朗讀教材第59頁課題3元素的定義。【投影】一、元素1.定義: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過渡】知識的掌握關鍵是應用,接下來我們利用所學的知識判斷以下兩個問題。【判斷正誤】1.二氧化硫是由一個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2.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構成。【過度】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會發生改變呢?請同學們看到課本第59頁討論的內容,并完成導學案。同學們通過觀察、討論,解釋下列變化過程:【結論】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原子和元素的種類都沒有發生變化。【動動腦】曾經有一位大師說,他可以把水變成汽油,你認為他可以做到嗎?為什么?(提示:汽油是由碳、氫等元素組成的)。【過渡】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目前已發現的元素種類只有—百多種,但這些元素組成的已知物質種類已有三千多萬種。那么我們身邊的這些物質中含有哪些元素呢?【投影】投影出身邊的一些常見物質,讓學生指出物質中所含的元素。【過渡】物質中各種元素的含量不一定相同,那么元素在地殼和生物細胞中是如何分布的呢?請同學們看到課本第60頁,觀察教材圖3—17,找出地殼中含量較大的幾種元素,閱讀課本P60資料,了解生物細胞中的元素分布狀況。【投影】2.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地殼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 硅 鋁 鐵 ( 養閨女貼心 )生物細胞含量前四位元素氧 碳 氫 氮 ( 氧探親帶雞蛋 )空氣中含量前兩位元素氮 氧【講解】元素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關元素和人體健康的知識我們在下冊課本中還將繼續學習。【過渡】我們知道,世界是多民族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中國人用中文給元素起名,老外不認識,怎么辦?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方便,需要采用國際統一的符號來表示各種元素。這種符號就是元素符號。【分析】 在國際上現在統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元素(如H、O),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例如用Na來表示鈉元素,Ne表示氖元素等。【引導】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2頁表3-4。如何正確書寫元素符號呢?【小結】元素符號是我們將來書寫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基礎,如同英文中的字母,不會寫字母就無法拼寫出正確的單詞。所以大家要熟記常用元素的符號。【師生活動】1.出示幾個書寫錯誤的元素符號,讓學生改正。2.配對活動。給出“N”與“A”開頭的字母以及“a、u、e、g、r”,要求大家連連看。3.卡片問答。請同學們根據老師手中提出的寫有元素名稱或元素符號的卡片,說出對應的元素符號或名稱,比一比,誰說得快?【提問】元素符號能表示什么意義呢?以具體符號為例,介紹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練習】說出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1)N (2)3C (3)nFe(三)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四)課堂練習(投影)(五)課后作業熟記常見元素的元素符號,交流記憶方法板書設計第四節 元素一、元素1. 定義: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二、元素符號1. 元素符號的讀法及寫法2. 元素符號的意義氧元素(S)點燃(SO2)硫 + 氧氣 二氧化硫(O2)(O2)(H2O2)(H2O)二氧化錳過氧化氫 水 + 氧氣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