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導學案-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導學案-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

資源簡介

高二政治 導學案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一、教學目標
課標要求 1.知道判斷的基本特征
2.了解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
3.學會正確運用判斷;結合具體的判斷活動,區分判斷的不同類型。
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 公共參與
正確認識判斷的含義、邏輯特征、分類,理解性質判斷的含義、結構、種類,理解關系判斷的含義、種類。正確理解復合判斷的含義、組成、形式,正確認識聯言判斷的含義、構成、性質,學會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理解選言判斷的含義、構成、種類,理解假言判斷的含義、結構、種類、性質 根據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自覺進行性質判斷;根據準確運用性質判斷的要求,形成正確的性質判斷。理解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明確運用選言判斷注意的問題,正確進行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
二、教學重難點
1、判斷的基本特征和類型 2、正確運用簡單和復合判斷
三、知識梳理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考點一 判斷的概述
(一)判斷及其基本特征
1.判斷的含義: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2.判斷的基本特征
(1)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2)判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
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是假的。
(3)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的。
[點撥提示】概念和判斷的關系 概念和判斷都是思維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判斷是對事物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概念是構成判斷的基本單位,給概念下定義用的也是判斷。
(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
1.判斷的表達
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表達形式。但是,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語言的具體情況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
2.判斷的類型
(1)簡單判斷: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
(2)復合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
典例1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學。甲說:“我班同學都是團員。”乙說:“丁不是團員。”丙說:“我班有人不是團員。”丁說:“乙也不是團員。”已知只有一個人說假話,則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項為
A.說假話的是甲,乙不是團員 B.說假話的是乙,丙不是團員
C.說假話的是丁,乙不是團員 D.說假話的是甲,丙不是團員
解析行本題考判斷的基本特。甲說我班同學都是團員,而丙說我班有人不是團員,二者之間存在矛盾;由于只有一假,可知乙、丁為真,所以乙和丁都不是團員;由此可推出有人不是團員為真,即丙為真;所以可知甲說假話。選A。
考點二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
(一)、正確運用性質判斷
1.性質判斷的含義
性質判斷: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這種斷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所以,性質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
2.性質判斷的構成: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項、謂項組成。
(1)量項:表示主項被斷定范圍。
(2)主項:表示斷定對象,主項經常用大寫字母“S”"表示。
(3)聯項:起著聯結主項和謂項的作用,聯項經常用“是“”或“不是”來表示。
(4)謂項:表示斷定對象性質,謂項經常用大寫字母“P"表示。
3.性質判斷的種類
(1)依據判斷的質(判斷所用的斷定方式是肯定還是否定)劃分
分為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
(2)依據判斷的量(判斷所斷定的對象的范圍)劃分
①全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全部全②特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其類事物的部分。
③單稱判斷:判斷主項反映的是單個對象。
(3)從質與量的結合上劃分,性質判斷有六種基本的判斷形式: 教材34相關鏈接
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
單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
4.運用性質判斷的注意事項
(1)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否則判斷就不完整。
(2)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否則不能如實地反映事物狀況,容易造成誤解。
(3)要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項,以保證判斷的“質”和“量”都準確無誤。
(二)、正確運用關系判斷
1.關系判斷的含義
關系判斷: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
2.關系判斷的構成
關系判斷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
(1)關系者項:表示關系承擔者。(出現順序—第一、第二、第三關系者……)
(2)關系項:表示關系者之間的關系。
(3)量項:表示關系者項范圍。
(關系判斷“有的原告反控某些被告”教材35頁圖示)
3.恰當運用簡單判斷的意義
(1)認識事物,只有既弄清對象的性質,又了解對象之間的關系,才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
(2)在社會生活中,弄清不同對象之間的關系,對我們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角色,明確自己的職責,更好地履行應盡的義務、維護合法的權利,具有重要的意義。
命題角度1性質判斷 【典例3】下列判斷屬于性質判斷分類中同一類型的是 ①有些人不愿意和他交往 ②那個人不是中學生 ③所有樹苗都被狂風連根拔起 ④的任務都不是由他完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是特稱否定判斷;②是單稱否定判斷;③是全稱肯定判斷;④是特稱否定判斷。團此,①④屬于同一類型,B項入選。[答案]B
考點三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一)復合判斷及其種類
1.復合判斷的含義
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
2.復合判斷的構成 :復合判斷一般由聯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
(1)聯結詞聯結支判斷的詞項。
(2)支判斷:組成復合判斷的判斷,統稱為支判斷,用英文小寫字母p、q、r…表示
3.復合判斷的種類
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
(二)、正確運用聯言判斷
1.聯言判斷的含義
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2.聯言判斷的構成
聯言判斷由聯言支和聯結項構成。
(1)聯言支: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
(2)聯結項: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是常 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
3.聯言判斷的規則
(1)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
(2)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
(三)、正確運用選言判斷
1.選言判斷的含義
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
2.選言判斷的構成
選言判斷由選言支和聯結項組成。
(1)選言支: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
(2)聯結項: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是常常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
3.選言判斷的種類
依據選言判斷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劃分
(1)相容選言支: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可以同時并存。在日常語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 來表達相容選言判斷。
(2)不相容選言支: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 。在日常語言中,“要么……..要么……”可以用來表達不相容選言判斷。
4.相容選言判斷的規則
(1)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2)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5.不相容選言判斷的規則
(1)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
(2)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6.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注意
(1)要根據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
(2)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
(四)、正確運用假言判斷
1.假言判斷的含義
假言判斷又稱條件判斷,是指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
2.假言判斷的構成
假言判斷由前件、后件和聯結項構成。
(1)前件:表示條件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前件,一般用字母p表示。
(2)后件:表示依賴這一條件而成立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后件,一般用字母q表示 (3)聯結項:聯結前件和后件的詞項。“如果…….那么……”“只有…才”“…當且僅當…”等,是常用來聯結前件與后件的詞項。
3.假言判斷的種類
根據假言判斷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的三種條件關系,可將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
所謂充分條件是指:設有事物情況和事物情況q,如果p存在,q就必然存在;而P不存在,q不一定不存在(即可能有q,也可能沒有q)。在這種情況下,P就是q的充分條件。例如:如果他是盜竊犯,那么他到過作案現場。
(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
所謂必要條件是指:設有事物情況p和事物情況q,如果沒有p,q就必然不存在;而有p,卻未必有q(即可能有q,也可能沒有q)。在這種情況下,p就是q的必要條件。例如:只有年滿18周歲,才具有選舉權。
(3)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
所謂充分必要條件是指:設有事物情況p和事物情況q,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沒有P,則必然沒有q。在這種情況下,p就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
例如:當且僅當一個數是偶數,則其能被2整除。
四、課堂練習---知識辨析: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的的畫“×”
1.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肯定的思維形式
2.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是真判斷。 3對認識對象的斷定方式包括肯定和否定。
4判斷是通過語詞來表達的。
5.依據判斷本身的性質,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
6.“老王與老李是戰友”屬于性質判斷。()
7.“小張是一名中學生”屬于特稱判斷。()
8.反映事物的性質判斷是“質”與“量”的統一。
9.特稱判斷不需要量項。
10.在關系判斷“小王比小李歲數大”中,小王和小李都是第一關系者項。
11.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
12.“小劉和小趙是球迷”是一個簡單判斷。
13相容選言判斷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可以同時存在。
14.某國領導人在講話中說:“世界各國,不支持銷毀核武器,就是想發展核武器。”這是一個準確的不相容選言判斷。
15.假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五、課后作業
1.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的斷定的思維形式。“判斷”的這一定義( )
A.錯誤,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
B.錯誤,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
C.正確,符合定義的“種差加屬概念”的方法
D.正確,符合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的規則
2.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紐斯有一句名言: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下列屬于判斷的基本特征的有()
①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
②來源于社會實踐
③判斷有真假之分
④對認識對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下列語句屬于真判斷的是( )
①飛流直下三千尺
②草色遙看近卻無
③誰家新燕啄春泥
④每逢佳節倍思親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下列有關判斷與語句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任何判斷都是用語句來表達的
②任何語句都表達判斷
③只有與客觀相符合的有所斷定的語句才是判斷
④只有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語句才是判斷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B2B3D4C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乐都县| 磴口县| 玉环县| 疏附县| 衡阳县| 马关县| 雷山县| 禄丰县| 安陆市| 北海市| 河池市| 中牟县| 响水县| 甘孜| 惠州市| 禹城市| 平遥县| 施秉县| 浮山县| 南溪县| 承德县| 北票市| 西林县| 都匀市| 革吉县| 文化| 涡阳县| 汝州市| 三明市| 建阳市| 松江区| 扎赉特旗| 明水县| 新疆| 云梦县| 长垣县| 天全县| 广西| 石楼县|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