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高銜接】2022新高一思想政治預習案版本:統編版 范圍: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課題:第一課第二框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預習目標1.了解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理解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2.了解十九世紀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明確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重大歷史意義。3.了解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創立的歷史背景,明確這兩大理論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4.查閱十月革命的歷史資料,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到實踐的意義。5.閱讀《共產黨宣言》原著中的名言名句,知道其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產生過程中的意義。6.正確認識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對社會主義發展的影響,了解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解科學社會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和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二、預習填空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1.空想社會主義(1)形成:在資本主義到來之時,一些先進分子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紛紛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從而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2)地位:空想社會主義是 的思想來源。(3)不足: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看不到 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 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 的正確途徑。【拓展】空想社會主義的“過渡”理論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未來理想社會的經濟問題做了不少設想:從現存社會進入未來理想社會,要經過過渡時期。在過渡時期要解決兩大經濟任務:一是根據合作原則組織生產,二是根據勞動公平交換原則組織市場。恩格斯提出,歐文的組織生產和組織流通都是“向完全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過渡的措施”。2.工人運動(1)標志: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 開始作為獨立的 登上歷史舞臺。(2)地位: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 產生的歷史前提。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1.兩大理論發現理論 唯物史觀 剩余價值學說源泉 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 的合理成分 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意義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 ,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 的基礎上 從 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 ,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 ,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拓展】剩余價值生產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個是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是指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工作日長度和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另一個是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剩余價值。2.《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地位: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 的誕生。(2)重要內容和意義:內容 意義分析了資本主義 的內在矛盾與 的發展規律 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 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 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 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這一理想目標所蘊含的強大動力,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實現 而奮斗【拓展】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的政治代表,是以爭取、維護無產階級利益,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的政治組織。 它是在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斗爭的一定階段上出現的,是科學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1.社會主義生產關系(1)建立: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 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2)特點:勞動者 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 。2.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1)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 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 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 。3.不可改變的趨勢(1)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 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2)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 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3)只要把目光投向 的偉大實踐,就不難看到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了何等強大的生命力。三、名師點撥1.認識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性與進步性2.通過“理論超越”區分空想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只是從道德原則出發,做理性的而非現實的批判,對無產階級只是從人道原則出發,表示同情而非依靠;對現存統治秩序,只是從改良原則出發,主張漸變而非革命。因而,他們沒能揭示資本主義滅亡的經濟根源。由于有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馬克思和恩格斯解決了資本主義滅亡的歷史根據、社會力量以及現實道路這三大理論難題。同時,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其所激化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相互斗爭的分析,指明了“兩個必然”與“兩個絕不會”的統一。這些理論上的創新,使變革資本主義有了科學的指南,從而從根本上超越社會主義的空想。3.“中國版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當前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結晶。(2)“中國特色”,不是就本質層次說的,而是就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實現形式而言的。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源”與“流”的關系,離開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創立以來的歷史證明,它的理論是正確的,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同時,它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它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接受實踐的檢驗,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擴展、不斷深化、不斷豐富、不斷完善。四、框題小結五、鞏固練習1.1824年,歐文在美國購買了一塊移民區,建立了許多公社,實行人人勞動、按需分配制度。然而,這些公社不久就瓦解了。歐文的理論主張屬于 ( )A.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B.資產階級革命理論C.空想社會主義理論 D.歷史唯物主義理論2.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實現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的事件是 ( )A.巴黎公社 B.歐洲三大工人運動C.十月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3.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說明社會主義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 ②社會主義社會并不能代替資本主義社會 ③這一曲折不能逆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趨勢 ④在實際的斗爭中仍需追尋新的理論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有其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已占統治地位,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高漲。馬克思和恩格斯參加了當時階級斗爭的實踐,在此基礎上周密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的思想成果。材料二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創立了唯物史觀,馬克思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1867年發表的《資本論》和1875年撰寫的《哥達綱領批判》,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原理進行了深刻的論證。(1)結合材料,說明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原因。(2)對比空想社會主義理論,你能說明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嗎 參考答案與解析二、預習填空 略(自行查閱課本)五、鞏固練習1.C 解析:歐文的理論主張屬于空想社會主義理論,C項正確;A、B、D三項皆與題意不符。2.C 解析: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C項正確;巴黎公社并沒有真正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A項不正確;B項屬于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之一,不選;D項屬于科學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與題意不符。3.C 解析: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表明了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性,但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①③正確,②說法錯誤;科學社會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其基本理論是科學的,④錯誤。故選C項。4.解析:第(1)問考查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原因,可以從其思想來源、產生的歷史前提和理論基石方面進行回答。第(2)問考查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的表現,應該從其兩大理論基石的主要內容方面去分析說明。答案:(1)①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②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史觀和馬克思創立的剩余價值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兩大理論基礎。(2)空想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科學社會主義實現由空想到科學的飛躍就在于:①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②剩余價值學說則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③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