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三 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第七課《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復習導學案一、熟記單元、課、框標題(1)第三單元單元標題《全面依法治國》;(2)第七課課標題《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框標題《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第二框框標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3)第八課課標題《法治中國建設》、第一框框標題《法治國家》、第二框框標題《法治政府》、第三框框標題《法治社會》;(4)第九課課標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第一框框標題《科學立法》、第二框框標題《嚴格執法》、第三框框標題《公正司法》、第四框框標題《全民守法》;二、第七課知識必備1.法律的產生、本質、作用?法律在人類社會不同階段的特點?我國古代法治主要發展歷程? P74--752.中華法系的含義、形成、意義 P753.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基本觀點:法的產生、本質、決定因素、法的類型、法的特征、法的職能?P75--774.我國當代的法的性質?P775.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P77--79 四點6.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原因、總目標、內容? p80--817.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五大原則、原因及要求 p81--838.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性? p81、79三、習題精練1.下列關于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①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②堅持黨的領導是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④依法治國要求黨必須堅持依法行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中就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十六字要求,即“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下列對此要求理解正確的是( )①領導立法——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和法律②保證執法——黨與執法機關以憲法和法律作為行為準則,共同行使行政執法權③支持司法——黨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健全司法權力的制度安排④帶頭守法——黨引導公民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增強法律意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最新修訂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改條文34條,其中最低刑責年齡由14歲下調至12歲,這一調整是為了預防和治理近年來時常發生的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現象,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多名委員認為,近些年來,很多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有強奸、兇殺等惡性案件,所以應該降低刑責年齡。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應該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與時俱進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同樣的犯罪都要受到同樣的制裁③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行使了國家立法權④與會人員就修訂草案發表相關看法,表明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法者,治之端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全社會都要樹立法治思想。下列表述符合法治思想的是( )①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③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④治國之道,唯在舉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實施綱要》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社會領域法律制度,完善多層次多領域社會規范,強化道德規范建設,深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以良法促進社會建設、保障社會善治。《實施綱要》的印發和實施( )①旨在推進依法治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②推動法治與德治的內在融合,開拓良法善治新境界③是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④彰顯了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在法治理論和法治實踐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成就集中表現為( )①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不斷發展②建立了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③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④全面實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馬克思曾說:“在民主的國家里,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在民主制國家實行法治,在專制制國家實行人治②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但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③法制是民主制國家所特有,專制制國家沒有法制都是人治④法律是民主制國家人民意志的體現,專制制國家法律體現的是君主的意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于2020年11月30日在北京舉行2020年全國“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中宣部副部長表示,要大力組織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使憲法法律融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推動在全社會形成憲法學習宣傳的熱潮。推動在全社會形成憲法學習宣傳的熱潮( )①有利于鞏固憲法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思想地位②契合了公民的根本行為準則的要求,有助于推動法治精神落地生根③有利于人民群眾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推動社會善治④有利于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體制機制,彰顯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9.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對這段話認識正確的是( )A.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各種社會規范B.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C.法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生產方式是其決定因素D.社會主義法比資本主義法更能適應經濟基礎10.人類法律文明的進步促進了法學思想的創新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譜寫了人類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下列屬于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有( )①任何國家法律都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②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法律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③法是國家和個人共同制定的規則,并不具有普遍的約束力④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管理社會的職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1.近日播出的電視劇《因法之名》通過來自生活的非常典型的錯判案例的平反,真實生動又令人信服的揭示了我國從有罪推定到疑罪從無這樣一個司法實踐的巨大進步。電視劇《因法之名》通過三個錯案的平反,來描寫年輕一代司法工作者探尋真相的決心,既繼承了老一輩又超越了老一輩,從而展現了司法理念和司法實踐的巨大轉折和進步。材料說明( )A.我國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B.我國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C.我國司法機關更加注重事實依據,利于維護司法權威D.保證了司法機關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12.2021年年初我國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鄉村振興的重點走向了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當下,要進一步健全黨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各方協同,推動鄉村振興的全面發展。這要求( )①發揮德治對法治的保障作用,推動鄉村治理的現代化②探索“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的民主監督途徑③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④深入推進黨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這一最廣泛的民主實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近年來,刑事責任年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對社會關注的低齡未成年人刑責范圍進行了重大修改。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負刑事責任。這表明( )①公平性是社會主義法律基本屬性和法治建設基本要求②人大積極回應社會關注,通過立法遏制未成年人犯罪③法律內容應反映公民意愿和價值取向,堅持民主立法④國家不斷推進法治建設,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變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隨著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的持續深度融合,某些APP過度收集用戶信息、“大數據殺熟”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等問題凸顯。2021年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該法為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行為上了“緊箍咒”。這表明( )①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②科學立法要符合實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③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法律的效力④堅持依法治國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強化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觀念,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這表明( )①黨依法統一行使國家權力,貫徹了依法治國方略②遵守憲法是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活動準則③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高執法的公信力④黨的領導是推進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聯系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簡要分析在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應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建設法治中國是系統性工程,既需要黨和國家的統籌與規劃,更需要公民和全社會的參與推動,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必須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國家不僅要有法制體系和法治實踐,更要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都必須嚴格按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運用政治與法治有關知識,分析說明材料體現的我國全面依法治國應堅持的原則并簡要說明原因。第七課《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復習導學案參考答案1---5 CABBC 6---10 DACCD 11---15 CDCCC16.答案:①中國共產黨是我國執政黨和領導核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要堅持依法執政。②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國人大要依法行使權力,科學立法,加強監督。③政府是國家行政機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自覺接受監督。④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⑤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司法機關。司法機關要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公民的政治參與、依法行政、中國共產黨的地位、依法執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有關知識點的掌握,屬于措施類的解答題。解答本題需要考生吃透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發揮黨領導核心作用,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自覺接受監督;“推進科學立法”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人大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公正司法”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司法機關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公民依法行使權利,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17.【答案】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②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③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④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全面依法治國考點考查:政治與法治有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