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課題2 元素(第二課時) 計劃課時 1授課人 授課班級 九(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元素周期表簡介三部分內容。本節知識是在學生已掌握分子、原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此時學生認識到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學生能夠應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用微觀領域的思維方法去認識物質的微觀世界。在原子的構成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了同種原子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而不同類原子的根本區別在于核內所含的質子數不同,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為“元素”的概念的建立進行了知識的鋪墊。元素符號的學習又是為了后面學習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奠定基礎,所以本課是將宏觀及微觀聯系起來的重要內容,是承上啟下的化學基礎概念。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內涵;2.熟記常見元素的符號;3.了解元素符號的意義。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比的方法了解元素的概念,以及元素與原子間的區別和聯系; 2.通過微觀想象、分析、討論認識到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3.通過趣味游戲增強學生對元素符號的認識和記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強物質的微觀構成和宏觀組成的認識;2. 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元素概念及其內涵、元素符號及其意義;教學難點:元素與原子間的區別和聯系。教具學具準備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多媒體影音播放設備、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思路(含教法設計、學法指導) 通過回憶舊知引出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并引導學生討論,微觀角度分析為什么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通過練習加深學生的理解。提出如何表示元素,中國可以用漢字表示,引導根據漢字結構將元素分類。創設外國人看不懂漢字的情景,介紹元素符號的由來。通過小游戲加深學生對元素符號的記憶。以氧元素的元素符號為例,討論元素符號的意義,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對元素符號意義的理解。指導學生閱讀元素周期表,認識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學會使用化學工具的方法。化學用語是初中化學的難點,學生不容易掌握,因此,要培養學生學習使用化學用語的興趣和習慣,加強學生記憶化學用語的方法。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復習創設情景新授交流討論達標檢測 一、復習提問二、元素符號1.元素符號的寫法、讀法2.元素符號的意義3.元素的分類三、元素周期表簡介 1.什么是元素?2水由什么組成?水由什么構成?而水分子由什么構成?師:通過上述學習我們對元素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們如何表示元素呢?師:在中國,我們可以用漢字來表示元素。(屏幕:常見元素的名稱)師:如果外國朋友來到我們的實驗室,就看不懂我們用漢字表示的物質了。(屏幕:外國人在中國實驗室看不懂用漢字表示的物質。)(屏幕:介紹元素符號確定的歷史及常見元素的名稱及元素符號。)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元素的表示方法,歸納元素符號的讀法和寫法。完成練習1、2。元素我們可以用元素符號來表示,那元素符號都能代表哪些意義呢?我們以氧的元素符號O為例來研究。(屏幕:O所標示的意義。)師:3Fe又有表示哪些意義?(屏幕:20所標示的意義。)師:他是否還能表示元素?為什么?師生共同歸納元素的意義。并舉例說明。指導學生完成練習3。指導學生再次閱讀常見元素名稱。符號,能不能將元素進行分類呢?說說你分類的標準。大屏幕展示元素分類方法。介紹俄國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指導學生閱讀元素周期表,你能從表中獲得那些信息?師生共同歸納元素周期表中獲取的信息。投影達標練習歸納總結本課新知。 學生回答。觀看大屏幕。分析水的組成;水的構成;及水分子的構成。學生閱讀課本75頁表4-3,讀寫記憶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歸納元素符號的寫法、讀法。思考回答:表示一個氧原子,表示氧元素思考回答:表示三個鐵原子。思考回答:不能,因為元素只論種類不論個數。學生完成練習。觀察,分析,歸納:根據名稱特點進行分類。學生閱讀元素周期表,同桌共同研究,分析研究成果。同桌為一組進行探究,學會使用元素周期表。 創設此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使學生認識物質、元素、分子、原子之間的關系。通過外國人看不懂中國字,引出元素符號,引起學生的好奇。通過小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學生愉悅的對元素符號進行記憶。通過討論氧元素符號“O”的意義,使學生了解元素符號的意義。并鞏固元素與原子的區別。通過介紹中國用漢字來表示元素,根據漢字組成特點,引導學生將元素進行分類。作業設計 識記常見元素名稱,符號,能說出它表示的意義。區別元素種類的依據是原子核內質子數。以選擇、填空形式的題型考查物質、元素、原子、分子幾個重要概念的區別與聯系。完成課本77頁習題1~4。板書設計 課題2 元素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 三、元素周期表簡介⒈元素符號的寫法⒉元素符號的讀法⒊元素符號的意義⒋元素的分類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