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 碳的化學性質章 節: 第五章第二節教 材: 九年級化學(上冊) — 最新修訂版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 \ 廣東教育出版社授課教師: 福州市江南水都中學 李珊指導教師:陳龍朱授課班級:初三(4)班授課時間: 2016年12月8日(周四)上午第三節【三維目標】1. 知識與技能:(1)了解碳的化學性質和用途,知道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2)知道碳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并能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3)能正確書寫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質。2. 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習碳的化學性質,感受反應物的量在化學變化中的意義。(2)通過分析、歸納信息,總結出重要知識。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建立“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觀點。(2)通過對“碳的可燃性”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教學重點】(1)知道碳的化學性質,會正確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教學難點】碳的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碳及其氧化物的相關轉化關系。【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引課 介紹“鉆石失蹤案”在鉆石失蹤案中,為什么金剛石會不翼而飛呢? 思考回答 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討論 引導學生分析可能的原因 思考、回答過渡 錢南破案引導學生在學案上寫出成功破案的方程式 思考在學案上完成方程式的書寫 進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板書 碳的化學性質:、1.可燃性:回憶碳燃燒的實驗現象 請同學描述碳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思考回答: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回顧知識互動 引導學生思考利用碳的可燃性,在生活中可能有哪些用途 取暖 讓學生學以致用觀看煤氣中毒視頻 引導學生思考,在取暖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引出碳的不完全燃燒 思考,回答 讓學生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板書講授 分析碳的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的不同,在產物和熱值上的差異 體會,明白盡量讓碳完全燃燒 體會碳的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展示材料 引導學生思考CO可能具有哪些性質 思考回答 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板書 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2CO+O22CO2 記憶講授 分析煤爐內的幾個化學反應 思考、回答 學會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板書 2、還原性 C+CO2 2CO 記憶探究活動 引導學生畫出碳三角的關系圖 完成學案 培養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過渡 引導學生思考,鉆石失蹤案為什么會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思考、回答 引起學生的興趣探究單質碳在常溫下具有穩定性的原因 出示討論提綱:1)構成金剛石和石墨的微粒是哪種微粒?(2)畫出碳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有怎樣的特點?(4)由此推測單質碳在常溫下具有什么樣的性質? 完成學案 通過學案,讓學生明白金剛石在常溫下具有穩定性的原因。歸納總結、板書 3.穩定性(常溫) 做筆記、記憶談收獲 引導學生從鉆石失蹤案中,可以學到哪些知識 歸納、總結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板書設計】§5.2 碳的化學性質1、碳的化學性質1、可燃性:(O2充足)(完全燃燒)(O2不充足)(不完全燃燒)2、還原性: C+CO2 2CO3、穩定性(常溫)二、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2CO+O22CO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