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與生活(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有機物的定義,能從組成上區分有機物和無機物。(2)知道甲烷和乙醇的性質和應用。(3)知道人體必須的營養素有: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4)了解葡萄糖和淀粉的性質。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感受生活中有機物的重要性。(2)通過類比,感受區別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方法。(3)通過實驗,感受葡萄糖和淀粉的檢驗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有機物的認識,體驗知識與社會是緊緊相連的,提高關注社會問題的自覺性。(2)通過了解食物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的來源,形成平衡的膳食觀念,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有機物的概念。(2)甲烷、乙醇的性質。2、教學難點(1)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別。(2)甲烷、乙醇的性質及應用。教學內容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引入】同學們在課前完成物質分類圖和分類題時是不是發現甲烷和酒精無法歸類呢? 【講解】這是因為化合物其實可以分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而甲烷和酒精屬于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有機物最早是從動植物體里得到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吃、穿、住、行都離不開有機物。 【課前準備】完成物質分類圖及分類題。 鞏固物質分類,讓學生找出之前所學知識不完善的地方,進而引入新課。有機物定義 【提問】飯煮糊、面包、饅頭烤焦了,大家會看到什么現象?這說明這些物質都含有什么元素? 【歸納】有機物中都含有碳元素,通常我們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有機物。 【提問】那么含碳元素的物質是不是一定是有機物? 【歸納】特別指出,有些物質雖然也含碳元素,但他們不是有機物。比如單質中金剛石、石墨不是,氧化物中CO、CO2不是,以及含有碳酸根的化合物——碳酸及碳酸鹽都不是有機物。 【回答】食物發黑變焦,含有碳元素。 【回答】不是,如CO、CO2等。 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更容易分析得出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甲烷的性質及用途 【過渡】其實,有機化合物的組成非常復雜,接下來我們來認識在初中階段我們要熟知的兩個有機化合物,在上課一開始提到的甲烷和酒精——乙醇。 【講解】甲烷的化學式大家都會書寫—CH4,它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提到甲烷,大家會想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里有甲烷的存在?由此可以推導出甲烷的哪些性質呢? 【分析數據】 相對原子質量 C-12 H-1 空氣平均式量 29 氣體氧氣甲烷1體積水中所能溶解的體積數0.0310.033氣體空氣甲烷標況下密(g/L)1.290.72【總結】甲烷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有可燃性。 CH4+2O2CO2+2H2O 【觀看視頻】甲烷的燃燒。 【講解】其實除了天然氣中有甲烷以外,自然界中也有甲烷的存在。主要存在于:天然氣、沼氣、瓦斯。介紹西氣東輸和天然氣代替煤氣的主要原因。 【回答】家里用的天然氣。無色無味的氣體,有可燃性。 【分析】密度小于空氣,甲烷難溶于水。 【觀察】現象:發出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熱。 通過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分析甲烷的物理性質,讓學生有形象感。 用表格數據清晰明了地展示甲烷與其他氣體物理性質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幫助學生得出結論。 觀看視頻,通過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介紹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事例,感受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滲透化學教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乙醇的性質及用途 【過渡】在化學實驗中還有一種有機物我們也非常熟悉,酒精燈中所用的燃料是什么?酒精是它的俗稱,其實它的化學名稱叫乙醇。它也是一種有機物,所以大家知道,乙醇中必然含有什么元素? 【討論】生活中,哪些情況我們會接觸到酒精,有什么感受呢?其中能夠得到酒精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呢? 【提問】如何驗證酒精燃燒的產物? 【分組實驗】點燃酒精燈。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觀察現象并完成化學方程式。 C2H6O+3O22CO2+3H2O 【講解】只含有碳、氫、氧元素的有機物完全燃燒的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講解】酒精可以消毒,但是不是任意濃度的酒精都可以用來消毒。醫療上常用體積分數為70%-75%的酒精水溶液作消毒劑。當然酒精不是只有“利”,它也有“弊”,比如過量飲酒會引起酒精中毒。 【回答】酒精。 【回答】碳元素。 【回答】醫院用酒精、喝酒、固體酒精燃料、酒精燈等等。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易溶于水、可燃性。 【觀察并回答】現象:放出大量熱。 聯系生活,討論乙醇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歸納乙醇的性質,感受化學來源于生活。人體必須的六大營養素 【過渡】不僅甲烷和乙醇是有機物,其實之前提到的,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大部分也是有機物。在科學中,我們已經學過六大營養元素,請同學們回憶下是哪六個? 【介紹】其中除了水和無機鹽不是有機物外,其他都是有機物。其中糖類和脂肪是我們身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人體的肌肉、血管、皮膚和毛發等,主要由蛋白質構成。維生素和無機鹽是促進個體發育、調節身體機能的必需物質。每一種營養素都是人體必須的,我們每天都要適量攝入,平衡膳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回答】糖類、脂肪、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和水。 了解生活中的化學,體現化學來源于生活有服務于生活。了解食物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的來源,形成平衡的膳食觀念,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糖類的檢驗 【講解】接下來,我們簡單了解下糖類。常見的糖有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纖維素。既然糖類是有機物,那就一定含有碳元素,你們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我們以前做過的實驗證明糖中含有碳元素嗎? 【過渡】那么,生活中我們如何知道食物中含有葡萄糖和淀粉呢?其實不同的有機物可以有不同的檢驗方式。 【學生分組實驗】 葡萄糖的檢驗。觀察并記錄現象。 用碘水檢驗食物中的淀粉。觀察并記錄現象。請學生檢驗自己帶來的物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總結】葡萄糖的檢驗:用新制的Cu(OH)2來檢驗。淀粉的檢驗:遇碘水變藍色。 【回答】“黑面包”實驗。 【實驗】1、現象:產生磚紅色沉淀。 2、淀粉的檢驗:遇碘水變藍色。 將新舊知識建立起關系,同時聯系生活。 學生分組實驗,檢驗葡萄糖和淀粉的存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總結 【總結】今天我們認識的這幾種常見的有機物,其實只是有機物的冰山一角,未來我們將學習更多的有機物和無機物。 化學使人類安居樂業, 化學使人類豐衣足食, 化學使人類延年益壽, 化學使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姿。 【學生總結】 點出“化學使生活更美好”的學科理念。板書設計化學與生活一、有機物定義通常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有機物。(除C、CO、CO2、H2CO3、碳酸鹽)二、常見的有機物1、甲烷(CH4)是最簡單的有機物。(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2)化學性質:可燃性。CH4+2O2CO2+2H2O現象:發出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熱。主要存在于:天然氣、沼氣、瓦斯。2、乙醇(C2H6O) 俗稱:酒精(1)物理性質: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與水任意比互溶,作許多有機物的溶劑。(2)化學性質:可燃性。C2H6O+3O22CO2+3H2O現象:放出大量熱。3、糖類(1)葡萄糖的檢驗:用新制的Cu(OH)2檢驗。現象:產生磚紅色沉淀。(2)淀粉的檢驗:遇碘水變藍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