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水的凈化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別;2.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3.會做沉淀、過濾實驗,培養實驗能力。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內各成員的分工合作,運用觀察、實驗、討論等方法了解水凈化的幾種方法;創造條件,增加學生動手練習的機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的積極作用,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實踐的精神,增加飲水衛生和珍惜水資源的意識。重 點 自來水的凈化過程、過濾操作的原理及實驗、硬水及其軟化和區別。難 點 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及實驗操作。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式、討論法。儀器、藥品 鐵架臺、燒杯、漏斗、玻璃棒、濾紙、試管、簡易水過濾器、明礬、河水等。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導入:展示謎語,猜一生活中物質。 學生猜:水 從熟悉的事物入手,激發學習興趣。講解:水是生命之源,甜美的孕育著萬物,但是自然界的水中含有許多雜質,不能直接飲用,因此我們要對飲用水的水源進行凈化。板書:課題2 水的凈化投影:學習目標:1、2、3、 自主先學:學案上1-----7題設問:如果你是自來水廠的技術員,怎樣把自然界的水凈化成自來水?投影:凈水過程示意圖并歸納凈水方法板書:沉淀、過濾、吸附、消毒、 回答。從生活走向化學。學生讀,了解學習目標。同位檢查,小組討論疑難問題。小組討論:凈水方法 為學生提供從身邊事物中學習化學知識的意境。過渡: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逐一認識這 些凈水方法。設問:我們如何把河水中的不溶性雜質沉降下來呢?(引出探究)板書:靜置沉淀設問:如何再讓懸浮的小顆粒沉降? 引導:得讓小顆粒形成大顆粒。板書:吸附沉淀小結:沉淀方式:靜置沉淀、吸附沉淀。 小組合作:探究實驗一沉淀 1觀察已經靜置一會的含泥沙的水,現象。 2把上層液體慢慢倒一半到另一個燒杯中,加入明礬溶液,攪拌靜置,觀察現象,討論明礬的作用。 培養用實驗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培養表達能力。設問:沉淀的雜質怎樣與水分離呢? 出示濾紙 指導并檢查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投影:過濾操作示意圖。投影:交流展示: 1談談你對過濾的初步認識。 2過濾中注意的事項及后果。 3玻璃棒的作用。 學生回答:學生展示收集生活中的濾網小組合作:探究實驗二:過濾各組成員根據生活經驗設計過濾裝置,分工合作進行過濾操作。根據實驗成敗,討論總結過濾實驗需要注意的事項。思考、討論 通過實驗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投影:質疑拓展:實驗中,如果濾液出現渾濁,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活中哪些物質可以做濾網?能不能過濾掉水中的不溶物? 小組討論左面問題 使化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設問:沉淀、過濾這兩種方法主要除去什么樣的雜質?小結:不溶性雜質 概括討論、小結。 培養比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設問:一些可溶性的雜質如何除去呢?多媒體展示活性炭凈水器示意圖; 小組合作:探究活性炭的吸附性 學以致用,知道市場出售凈水器原理,把知識應用到生活。設問:現在我們得到的是自來水嗎?缺少什么操作? 用活性炭得到的水,沒有消毒。設問:常用于水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討論回答設問:家中的水壺長時間燒水后,內壁有什么現象?解釋:這是因為水中含有較多可溶性鈣和鎂的化合物,這樣的水叫硬水,在加熱或長久放置時,這些化合物會生成白色沉淀(水垢)。板書:硬水和軟水投影:硬水的危害 回答。 引出硬水和軟水的概念。鼓勵學生互相學習、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設問:如何檢驗某水樣是硬水還是軟水?板書:肥皂水 小組合作:探究硬水、軟水的區別: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別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軟水、硬水的試管中,振蕩,觀察兩試管中產生泡沫的情況。根據現象總結方法 學生利用簡單的方法檢驗硬水、軟水。設問:怎樣使硬水軟化?板書:煮沸、蒸餾 思考并回答。設問:玻璃蓋內表面的蒸餾水是經歷了哪些過程得到的?投影:制取蒸餾水裝置 學生討論:水的變化過程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總結反思:通過本節課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困惑? 交流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檢測反饋:投影1、2、3、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水的凈化方法,硬水與軟水的鑒別方法等,通過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及分組實驗,學生逐步掌握了凈水常見的方法,較好的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有些小組合作的不融洽,分工不明確,以致實驗時個別學生手忙腳亂。在以后的學生小組實驗中要明確每個學生任務,做到每人都有事情可做。提高每個學生的參與度,增加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