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方程式教學設計課題 化學方程式第二課時 課型 新授課 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 法 學 法 二次備課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反應的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初步了解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并會從兩個方面讀化學方程式2.初步掌握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最小公倍數法。 認定目標自主學習 出示目標1.通過對具體反應的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初步了解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并會從兩個方面讀化學方程式2.初步掌握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最小公倍數法。出示自學指導一1.學生繼續練習書寫常見的化學方程式2.閱讀課本交流共享下列哪些信息是化學方程提供的?你還能從一個化學方程式中獲得哪些更多的信息化學方程式除了同學們所總結的知識點外還有其他的意義出示自學指導二閱讀課本112頁據碳在氧氣燃燒的方程式總結化學方程式的表示意義有哪些 學生齊讀目標教師指出指出重難點小組內討論總結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學生閱讀課本教學重點 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初步了解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并會從兩個方面讀化學方程式教學難點 掌握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最小公倍數法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 法 學 法 二次備課導入新課 化學方程式可以告訴我們那些信息那?今天我們來學習。 聽課、思考預習展示 默寫1、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2、鐵在氧氣中燃燒3、通電分解水4、碳在空氣中燃燒 組內交換檢查,小組競賽得分。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 法 學 法 二次備課 作業設計 同步訓練9—13完成課時作業合作探究當 堂達標 教師總結化學方程的表示意義有三個方面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即質量比)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粒子數關系(粒子個數比)出示自學指導三閱讀課本112頁據碳在氧氣燃燒的方程式總結化學方程式的讀法;碳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每12份質量的碳與32份的氧氣生成44份的二氧化碳每1個碳原子于一個氧分子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寫出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并說出其表示的意義及讀法 學生總結教師引導學生找出錯誤課本例子從三個方面說出碳在氧氣中燃燒方程式的表示意義口答板書設計 化學方程式化學方程式1)表示的意義2)讀法授課時間: 年 月 日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